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江 《物流科技》2008,31(6):55-57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推动下,现代物流业已经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近年来。深港两地经济合作进程进一步加快,物流产业是深圳和香港两地的支柱产业,实现深港两地物流一体化将有利于提升两地物流产业的竞争力以及两地的经济合作进程。但是,深圳与香港两地在物流合作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还需两地加强合作和管理,促进深港物流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以广州、深圳为中心城市的珠江三角洲向来就被视为一个经济共同体,随着粤港两地经济贸易联系的加强,在20世纪末期,我们又提出了一个包括香港在内“大珠三角”概念,希望能借着临近的地理位置,整合各地力量,实施优势互补。CEPA的正式实施,不仅给香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为粤深  相似文献   

3.
珠江三角洲区位优势变化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珠江三角洲企业经营成本、产业结构等的变化,以及珠江三角洲经济特点和国内其它经济区的崛起,介绍了珠江三角洲区位优势的变化,并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强与香港的合作,加大政府的协调力度和有效利用泛珠三角经济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4.
加强合作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谈京港经济合作孙晓圣,周立云北京和香港是中国两个具自特殊地位的城市,改革开放以来,两地之间的经贸合作有了很大发展。香港的回归,为拓展两地之间的经贸合作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列有利于发挥两地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特殊作用,前景非常...  相似文献   

5.
竞争与合作——成渝“哑铃共同体”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渝合作首先是成渝两地的合作。竞争是成渝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合作是成渝经济共同发展的最佳选择。根据竞争与合作这一特征和双核空间结构理论,成渝两地应建立并探索成渝哑铃共同体发展模式,哑铃共同体发展模式的关键在于加强各方的协调与合作,营造合力,错位发展。为此,成渝应加强规划协调;促进产业互补;推动产业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香港与内地之间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合作,是两地经济合作与优势互补的重点领域.顺应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从促进两地共同繁荣的最终目标出发,形成以优势互补和科技创新为支撑的经济合作新格局,将极大地提升香港与内地经贸合作的层次,推进两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国际竞争力的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香港一直是广西最大的境外投资来源地和重要的贸易伙伴,在广西经济发展和现代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内地与香港关于建设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以下简称“CEPA”)的签署和实施,有利于加强桂港合作,促进两地经济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CEPA对内地和香港经贸发展及相关行业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旨在加强内地与香港之间经贸联系的贸易协定——《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以下简称CEPA)及六个附件正式签署和具体内容一经公布,就引起了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不少香港学者指出,CEPA是两地经济全面合作的推动器和催化剂;是中国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一环;是两岸四地之间构建大中华经济圈的一个起点。吴仪副总理指出,CEPA是中央政府为支持港澳地区经济发展所采取的重大举措,必将对内地和港澳的经贸合作与经济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越南是近年来东盟各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国家,其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经济发展迅速,已逐渐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越南加入世贸组织,其经济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越南的经济与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存在差异,并且在产业结构,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方面都存在较强的互补性。如何结合越南经济的快速发展,合理调整泛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分工,促进对越南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发展,增加对越南的投资,并通过越南再加强与东盟其他国家的合作,将对泛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香港上海协作关系前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5年到 1998年 ,我在香港高级公务员中国课程班讲课时 ,学员质疑频率最高的问题是香港和上海的关系。几乎每堂课都有人提问 :上海发展了是不是会替代香港的功能 ?是不是意味香港的衰落 ?30年代 ,上海的经济实力确在香港之上。近年上海学界不少论著提出要重振 30年代上海作为东亚经济中心的雄风。这个观点的扩散 ,加深了香港学员的疑惑。对于新世纪港沪两市的关系 ,答案是明确的 :香港和上海各有相对优势 ,未来两地是互补关系 ,双赢关系。可以从四个方面说明这个观点。   一、30年代上海作为东亚经济中心的条件已经发生变化   30年代上…  相似文献   

11.
一、对内地经济增长的贡献将大大提高.十几年来,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增长速度大约是14%,这个数字支撑着10%的经济增长率。在十余年的进出口贸易中,平均有近40%要通过香港来实现。回归之后,香港在与内地的结构协调、制度安排等各方面,必然比过去更易衔接,吞吐更加流畅。二、回归对内地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纵深化。香港是一个“超级大市场”,在中国产业结构的梯度上,香港实际上是一个市场龙头,中国外向型经济结构的调整都是根据香港的市场信号、操作程序和制度方式进入的.回归之后,香港经济的放射力将超出珠江三角洲地区。三、香港…  相似文献   

12.
香港作为亚太地区的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是改革开放中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为“走出去”的内地企业提供了融资、管理、信息等与国际接轨的渠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两地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尤其是CEPA实施后,进一步促进了香港和内地资本市场的相互开放和相互对接,进一步加强了香港作为内地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桥梁和通道作用。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经济的迅速发展,成熟的市场运行环境、完善的投资银行服务、健全的法律法规和市场监管体制给内地与香港的自由贸易和交流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内地和香港经济发展变得越来越紧密,融合度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3.
香港与深圳比邻而居、隔海相望,物流供应链的融合是两地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深港物流供应链的融合正是体现了香港作为世界区域物流中心的强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对金融市场政策的大力支持,我国的金融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根据当前的经济现状,我国政府全力维护上海与香港两地的互联互通,在政策为沪港两地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两地的金融行业带来一定的金融风险。本文以沪港通的政策分析为研究基点,论述沪港通对沪港两地市场所产生的影响,研究沪港通所带来的金融风险,并提出方法沪港通金融风险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5.
作为区域经济体,黄河三角洲的同类性或联系性是资源、地域和经济互补,在合作交流中的区位优势明显高于区外,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区域本质在于区域内在所有生产要素的连续性,地域上的国土规划无论从长江、珠江三角洲来看都无法适应信息经济发展和世界产业结构大转移的趋势,故而必须突破黄河三角洲国土规划的范畴,经济意义上的黄河三角洲还应包括潍坊、淄博,这无疑是对黄河三角洲经济发展的认识深化,本认为黄河三角洲应由四市构成。  相似文献   

16.
在21世纪的曙光到来之际,洗净百年殖民屈辱的香港,终于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香港回归是全中国人民值得自豪的一件大事,它在政治上、经济上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香港是当今亚洲“四小龙”之一,香港同胞所创造的经济奇迹令世人瞩目。目前香港经济繁荣活跃,金融商贸发达,交通信息便捷,以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信息中心著称。这不仅在亚洲,在整个世界都有重要的影响。香港可以说是中国人的骄傲。 重庆与香港远隔千里,但两地经济贸易往来和合作交流源远流长。抗战时期,重庆作为大后方,与香港建立了空中走廊,大量物资包括军需物品通过香港周转,两地人员交往十分频繁。新中国成立之初,许多身居海外的爱国民主人士,均通过香港回到祖国、回到重庆。可以说香港是连接重庆至海外的重要桥梁。改革开放以来,两地经济、贸易、教育、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合作不断发展。特别是九十年代,重庆加快开放步伐,与香港的经贸合作更是与日俱增,以’93重庆(香港)经贸招商会的圆满成功为新的起点,渝港合作关系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7.
崔晓如 《企业经济》2003,(10):75-76
一、珠江三角洲地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经济发展现状广东经济几年来持续增长,税收收入年年增加。2001年广东国税收入1546.58亿元人民币,比2000年增长8.7%,继续位居全国第一。全省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首次超过100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9.5%,高出全国平均2.2%,这是全省国税收入稳定增长的主要因素。2000年,广东外贸出口额920亿美元,约占全国40%左右,而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旗舰”,庞大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更是整个广东省的支柱。龙头城市广州,加上深圳、佛山、东莞、江门、中山、珠海、惠州、肇庆,整个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已经接近或基本达到现…  相似文献   

18.
一、两地间经贸合作新架构落地 2003年6月29日,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在经过一年半的磋商之后,正式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简称《安排》)。这是继香港回归之后,内地与香港关系中的一个重大事件,两地间由此形成的经贸合作新架构,将有助于香港摆脱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经济持续  相似文献   

19.
珠江三角洲地区民营企业在珠三角经济发展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在完成原始的资本积累以后,都在努力实现经济的第二次飞跃.但珠三角地区民营企业财会工作的现状确实令人担忧,亟待加强和提高.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形成了多中心竞逐发展模式.多中心竞逐模式在拉动珠三角经济迅速繁荣的同时,也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外部竞争挑战和内部恶性竞争导致的严重内耗.珠江三角洲城市群要继续发挥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必须加强区域内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走联动整合发展之路,以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