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集团企业盈余管理的分类集团企业盈余管理分为广义盈余管理和狭义盈余管理两类。狭义盈余管理是指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企业通过对外报告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及利用信息披露,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狭义盈余管理多以跨期会计盈余的形式体现,影响不同的会计期间,从企业运营来看,狭义盈余管理是会计复式记账、责权发生制的产物,是对  相似文献   

2.
会计盈余管理一直是国外经济学界和会计学界广泛研究的重要课题,是现代会计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首先对盈余管理进行了界定,并说明其存在的动机。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存在的一些漏洞,着重阐述了会计盈余管理的实施手段。并提出,为防范企业的会计盈余管理行为,应提高盈余信息质量,完善会计准则和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3.
会计盈余管理一直是国外经济学界和会计学界广泛研究的重要课题,是现代会计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首先对盈余管理进行了界定,并说明其存在的动机。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存在的一些漏洞,着重阐述了会计盈余管理的实施手段。并提出,为防范企业的会计盈余管理行为,应提高盈余信息质量,完善会计准则和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4.
周一虹 《商业时代》2002,(12):12-14
盈余管理是当代实证会计研究的重点之一.盈余管理不同于会计造假.盈余管理的产生主要是基于企业契约成本最小化、节税、政治成本、规避经营风险等因素.适度的盈余管理说明企业有关利益主体采用合法手段来追求自身利益的实现,而会计造假则是蓄意违法违规,是会计的劣行.应当在理论上厘清盈余管理与会计造假的界限,实践中探索对企业盈余管理和会计造假的管理制约制度.  相似文献   

5.
企业的会计盈余可以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经营成果,对管理层的薪资产生重大影响.由于我国特有的连续三年亏损,且之后一年未恢复盈利即退市制度的存在,亏损上市公司的会计盈余数据更显得格外重要,这也增加了亏损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本文将利用财务分析的手段,以A公司为案例,通过对其具体的财务报表数据与披露信息的分析,识别其盈余管理行为的手段,并对其盈余管理程度进行定量化分析,从财务分析的角度探究存在盈余管理行为的上市公司的识别与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
盈余管理是20世纪中后期逐渐兴起的会计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是企业管理层为了达到特定目的而进行的调节盈余的行为。盈余管理的存在有其特定的背景和条件。资本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和会计监管制度的不完备性给企业的会计盈余留下了可操纵的空间。根据“理性经济人”假设,企业  相似文献   

7.
新会计准则背景下企业盈余管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着盈余管理行为.盈余管理是会计理论的重要研究课题,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新会计准则的颁布,为我国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本文概述了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并提出了新会计准则背景下企业盈余管理措施,希望能为相关人员带来启发.  相似文献   

8.
张羽 《消费导刊》2014,(11):158-158
十几多年来,盈余管理一直是西方会计学界特别是实证会计学界探讨的问题之一。企业的经营业绩是通过盈余来综合体现的,其具有较强的信息导向性和敏感性,通过直接对股票价格产生影响从而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产生决定作用。同时,会计盈余也被作为证券市场管理机构及其他政府部门实施监管的重要参数之一。所以,上市公司出于对自身利益的需要的维护,才会有着比较强烈的盈余管理动机。上市公司利用现行的会计政策、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债务重组是当前许多亏损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并且在盈余管理中巧用会计政策留有的一些空间从而进行盈余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使盈余信息的可靠性降低了,使其无法公允、客观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本文主要采用定性的分析方法分析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利弊影响及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操纵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盈余管理是指当企业管理当局有选择会计政策的自由时,选择使其自身效用最大化或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行为.正因为盈余管理不同于会计造假,也不同于超出制度许可范围的盈余操纵,盈余管理问题已成为西方国家实证会计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试图对盈余管理存在的客观条件及动机作出解释,接着分析了盈余管理的常用手段,并提出了有效规制盈余管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或企业价值最大化,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采取多种手段人为影响会计数据尤其是会计盈余的行为.一方面,会计准则通过制定企业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规范,有力地约束了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但由于种种原因的存在,会计准则又无法完全消除盈余管理,甚至可能引发企业过度的盈余管理行为.本文借新企业会计准则颁发的契杌,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概念入手,指出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限制,并分析了基于新企业会计准则的盈余管理的新空间,以期对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
盈余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经营成果的表现形式,是企业向投资者传递的最重要信息之一。上市公司的年度会计盈余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相关指标信息在政策层面和市场层面上都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因此会计盈余信息具有明显的"经济后果",使上市公司具有强烈盈余管理乃至财务舞弊动机。本文从决策有用性出发,重点分析了盈余信息的特殊质量要求,认为盈余信息质量最重要之处是要有助于预测企业未来业绩,为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提供支持。而决定预测价值的主要特征是盈余的现金保障程度、持续性、结构性、平稳性和获利性。  相似文献   

12.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影响颇为广泛,本文立足新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从资产减值、存活、债务重组和公允价值等方面对企业利润调节的影响进行了详尽阐述.结论得出,新会计准则限定了企业进行盈余管理调节的空间范围,有力的规范会计工作秩序和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更能满足外部信息使用者,为提高我国财务信息透明度、可靠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会计政策选择与盈余管理对保证企业的经营效益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对会计政策选择与盈余管理概念及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企业实际经营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基于会计政策盈余管理的实施动机,并提出了会计政策的盈余管理方法。为了保证会计政策选择以及盈余管理工作的适度性,还提出了避免过度盈余管理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盈余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经营成果的表现形式.是企业向投资者传递的最重要信息之一。上市公司的年度会计盈余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相关指标信息在政策层面和市场层面上都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因此会计盈余信息具有明显的“经济后果”.使上市公司具有强烈盈余管理乃至财务舞弊动机。本文从决策有用性出发.重点分析了盈余信息的特殊质量要求.认为盈余信息质量最重要之处是要有助于预测企业未来业绩.为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提供支持。而决定预测价值的主要特征是盈余的现金保障程度、持续性、结构性、平稳性和获利性。  相似文献   

15.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层为了达到平衡利润、合理避税等目的,在会计准则和会计法规允许的范围内,以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为前提,采取多种手段对本企业的盈余水平进行调节,以便更好地实现管理当局的经营目标以及企业价值的最大化.盈余管理是中性概念,过度的盈余管理则会给企业、投资者、债权人及社会资源配置带来不利影响.本文分析了现行会计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盈余管理相关理论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通过盈余管理,可以平滑利润,稳定股价以及产生其它对上市公司有利影响的因素.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扩大,盈余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盈余管理不同于会计造假,会计造假是一种蓄意欺骗行为,盈余管理是一种合法行为.  相似文献   

17.
关于企业盈余管理问题的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盈余管理是上市企业和计划上市企业经常出现的会计行为,从维护经济秩序、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角度,加强企业盈余管理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当前盈余管理的主要问题,系统分析由此产生的影响,并规划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不考虑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是否经过盈余管理的基础上,直接以财务报表的数据为依据,研究企业报表提供的盈余质量信息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显然,会计盈余质量信息具有明显的"经济后果"。正因为会计盈余质量信息和公司价值之间的这种密切联系,因此研究盈余质量与企业价值的关系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得出正常损益所占比重和现金流与企业价值正相关,但不显著;非正常损益所占比重与企业价值负相关,基本显著;而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净资产收益率与企业价值正相关,且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它不同于会计造假,也不同于以不合法手段粉饰财务报表的利润操纵行为。本文浅析盈余管理的动机和手段,进而提出了规范盈余管理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20.
张晴  贾丹丹  王青 《商业科技》2010,(21):26-26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它不同于会计造假,也不同于以不合法手段粉饰财务报表的利润操纵行为。本文浅析盈余管理的动机和手段,进而提出了规范盈余管理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