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新审计风险准则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新审计风险准则的主要内容、新审计风险准则对我国注册会计师可能产生的影响、原审计风险准则的局限性以及新审计风险准则的重大变化作了简要介绍,可促使人们加深对新审计风险准则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2006年2月15日,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正式发布,并已于2007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的发布,标志着我国以风险导向审计为基础并顺应国际趋同大势的中国审计准则体系的确立.新审计准则是柄"双刃剑",在为审计人员提供指导的同时,又强化了执业责任,将对审计工作产生全面、深刻的影响.新审计准则较之旧的准则体系最重要的变化,就是审计理念从传统的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转变到风险导向审计.本文就风险导向审计下企业并购的审计风险做出了分析,就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及进行了自己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审计目标在经历了一系列历史演化之后,又重新回归到了差错揭弊,即舞弊审计.从我国新审计准则中对舞弊审计的考虑可以看出,舞弊审计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笔者对此分析了新审计准则体系下舞弊审计的程序.  相似文献   

4.
程梅 《商业会计》2007,(8):46-47
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新准则,全面引入了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本文拟对新审计准则体系下的审计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新审计准则(2006)以审计风险准则为核心准则,全面渗透了风险基础战略系统审计(SSA)的思想,本文结合新审计准则和《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思想,从系统论和战略论的角度,试图设计出风险基础战略系统审计的模型.  相似文献   

6.
新审计准则有着很强的实践性特点,并对审计质量控制、全面树立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和绩效审计等审计实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杨书怀 《商业时代》2008,(3):76-76,56
审计理念是审计工作的指导思想,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的始终.新审计准则(2006)以审计风险准则为核心准则,它要求注册会计师从宏观的内外部环境来分析其经营风险、生存能力、管理能力等,并将其与重大错报风险(RMM)联系起来,据此计划和实施实质性测试.新审计准则体现了风险基础战略系统审计的审计理念.  相似文献   

8.
本文拟将新发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与原有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8号-错误与舞弊》及国际准则进行比较分析,探讨新准则在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对证券市场会计监管的影响及对策.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讨论新审计准则对社会审计实务影响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新审计准则执行效力的潜在问题,并据此提出了营造良好的新审计准则执行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新审计准则进一步完善了审计准则框架体系,融入了风险管理理念,并在契合我国国情的前提下实现了与国际审计要求的日趋趋同。本文中在阐述新审计准则实施下的审计准则体系呈现的主要特征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新审计准则下促进我国审计效益进一步提升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张勇  陈俊 《商业会计》2011,(15):39-41
2010年9月审计署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国家审计准则)对于规范和指导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的行为,保证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通过对我国国家审计准则建设历程的回顾,重点解析我国新国家审计准则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审计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这一过程中,审计风险问题不可避免,该风险对于审计工作质量以及目标的实现都有着很大的影响。文章对于新审计准则体系的主要变化和影响进行分析,并以此为研究基础,结合新审计准则,归纳出新经济环境下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最后,提出防范我国审计风险的对策建议,旨在提升我国审计风险的预防能力,增强新审计准则下我国审计质量。  相似文献   

13.
祝青 《现代商业》2007,(21):110-112
2006年2月15日,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正式发布,并已于2007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的发布,标志着我国以风险导向审计为基础并顺应国际趋同大势的中国审计准则体系的确立。新审计准则是柄“双刃剑”,在为审计人员提供指导的同时,又强化了执业责任,将对审计工作产生全面、深刻的影响。新审计准则较之旧的准则体系最重要的变化,就是审计理念从传统的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转变到风险导向审计。本文就风险导向审计下企业并购的审计风险做出了分析,就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及进行了自己的阐述。  相似文献   

14.
新审计准则(2006)以审计风险准则为核心准则,全面渗透了风险基础战略系统审计(SSA)的思想,本文结合新审计准则和《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思想,从系统论和战略论的角度,试图设计出风险基础战略系统审计的模型。  相似文献   

15.
董华 《现代商业》2007,(6Z):102-102
新审计准则(2006)以审计风险准则为核心准则,全面渗透了风险基础战略系统审计(SSA)的思想,本文结合新审计准则和《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思想,从系统论和战略论的角度,试图设计出风险基础战略系统审计的模型。  相似文献   

16.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防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不断增加,2006年新审计准则的颁布为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赋予新的内涵.本文分析了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发展以及对新独立审计准则的认识,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深入分析了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针对原因从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综合素质、加强事务所内部治理机制建设、采用可靠有效的审计技术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7.
薛仁进 《商业会计》2012,(16):54-5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我国新审计准则在国际趋同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这不仅是审计职业国际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主要研究我国新审计准则体系的结构和内容、国际审计准则的内容和结构,我国新审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的趋同、差异。  相似文献   

18.
许真真 《现代商业》2011,(7):245-246
近几年,一系列重大财务欺诈案的发生让审计质量成为困扰会计界的主要问题,这不仅影响了我国会计师的职业公信力,还阻碍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有序发生。为了提高我国的审计质量,财政部在2006年颁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并在07年在各大事务所开始实施。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一方面分析了影响审计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独立性、审计人员素质、审计风险等三方面,另一方面对新准则给审计质量带来的积极作用进行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杨蕾 《商业会计》2007,(2):29-30
国际审计准则制定机构于2003年10月对传统的审计风险模型进行了改进。本文通过案例对新旧两种审计风险模型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指出审计风险模型的改进对民间审计的影响,并提出了在我国推行新审计风险模型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提高审计效率,保证审计质量,是每一个审计人员所追求的目标.本文通过对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分析以及风险导向审计在新审计准则下的新变化,充分说明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有效提高审计效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