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身处一个创造发财奇迹的时代。过去,美国人喜欢把白手起家、创造财富的故事称作是“美国梦”。然而,我们的国家现在也不缺少这样美梦成真的故事了。有一阵子,我们几乎每天都能听到这样的故事。我们身边某些熟悉的人,可能几天不见就会富得让你“认”不出来了。20年前的中国人在财富面前恐怕都是“人人平等”的,有差别只是工分与工资、商品粮与口粮的差别,几十块钱而已。我们社会现在拥有的那些“富豪”们,都是从这样的状态中成长出来的。可能,那时他们中还有许多还不如普通的人。快速成长的经济和大批涌现的富豪,不知是谁造就…  相似文献   

2.
微博热词     
《中国经济周刊》2011,(37):78-79
刘学新:公安部长亲自坐镇查处地沟油幕后老板。当这个老板被查处出来以后,让许多人都为之震惊。他竟然是经营着正规的粮油批发公司的大老板柳某某。谁能想到,这个与诸多官员、商人在酒席上推杯换盏、把酒言欢的富豪竟然是这样一个不择手段的黑心商人。  相似文献   

3.
大概是30年前,我那时候被称为"南步北马"之一,轰动一时,当时搞改革和现在不一样,是计划经济时代,能站出来搞改革确实不容易,我们在80年代初轰动一时。有的人就说"南步北马,早晚都垮"。结果后来确实都垮了,但改革没垮,改革一直  相似文献   

4.
每年美国杂志《福布斯》公布世界富豪榜时,香港的李嘉诚父子、郑裕彤、李兆基等富人,每每榜上有名。他们的财富动辄以逾百亿港元计,可谓富豪中的富豪。他们是如何建构自己的“超级王国”的呢?其实在他们手中都握有一本“成功秘笈”,就让我们一起解读这本厚重天书。 当我们追寻每个超级富豪的发迹故事时,你会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在  相似文献   

5.
考察中国的富豪榜,房地产业是讲述财富传奇最集中的行业,几乎每个房地产老板的成长过程都是一个丑小鸭变天鹅的现代翻版。现在就让我们翻开他们的"史前档案"。  相似文献   

6.
我更喜欢把"中国富豪"称呼为"中国新富阶层",他们幸运地在经济转型期横空出世.然而,他们的形象却似乎从未高大过,中央党校韩庆祥教授日前在一次理论研讨会上,就痛斥了山西煤炭富豪的挥霍浪费行为.我们也习惯于骂他们"为富不仁"、教训他们要有"社会责任感".问题是眼下的我们,谁也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危险的"多米诺":越是疯狂解构"财富原罪",越是难以建构起中国富豪的道德与责任的根基.  相似文献   

7.
中国企业家中,李书福是背负着盛名和压力的风云人物。不管是开工厂、造汽车、炒地产、玩足球,他涉足的每一个产业,无一例外地都受到方方面面的责难。然而谁也摘不掉他头顶这几项桂冠:浙江草根经济的代表人物,中国民营轿车第一人;被《环球》推举为2001年度十大财富风云人物,又被  相似文献   

8.
《新财经》2010,(9)
一个名为"创意经济"的理念在流行.关于它的说法林林总总,有肯定,有批判,但都不否认,创意产业将是未来财富的重要来源.在全球智慧和劳动力合作无间的"扁平世界"里,谁控制了"制创权",谁就能站在全球化产业链的顶点.未来,创意将成为国家竞赛的核心.  相似文献   

9.
“所谓‘温州炒煤团’,纯粹是媒体强加给我们的‘罪名’,我们决不接受。”“从上世纪80年代起。温州人就在山西投资开发煤矿,从小煤矿起步,现在已经投资中型煤矿;目前温州人在山西的煤矿投资估计累计有80多个亿。温州人在山西只有承包权、经营权和生产权,连销售权都没有,怎么炒?”“有些人以为温州人都赚了大钱,都成了富豪大老板。实际上我们许多人都亏损,都有贷款,承担着很大风险;但一些人妒嫉温州人,仇恨温州人,这股思潮很厉害。”“现在确实有少数温州人已经离开山西到宁夏、内蒙、新疆等地,还有一些人去了澳大利亚、越南、缅甸等国开办煤矿。我认为这是正常现象,人和资本都是流动的。资本的流动规律就是围绕供求规律、价格规律、价值规律等流动,哪里有利润它就往哪里流。”“现在对煤老板的形象妖魔化,把办煤矿的温州人说成蝗虫奸商,有媒体还说一个煤老板一出手就买了20辆悍马车,这都不符合事实。”  相似文献   

10.
肖经栋 《发展》2004,(12):30-31
从"不愿上榜"到"害怕下榜" 记者:今年的百富榜冠了名,不怕会影响排行榜的公信力吗? 胡润:我们做百富榜已经是第六年了,排行榜现在越来越得到民营企业家的认可.如今年的排行榜出来以后,南方的一个富豪对自己落榜感到很惊讶,并和我们进行了沟通.他实际上发展也挺不错,但中国经济总体发展确实是比较快,新的富豪不断出现,导致他下榜,这并不是因为他做得不好,而是因为其他人比他发展得更快.  相似文献   

11.
很久以前有这样一段顺口溜 :此处不留爷 ,自有留爷处 ;处处不留爷 ,爷做个体户!你不觉得这一字里行间透着“王朔”式的市井反判意味的流行语是多么痛快淋漓 ,洒脱恣肆吗?上下五千年 ,中国人从被迫到自愿地生活在别人的空间下 ,有几个人能顺着个人的喜好去谋事做人 ,更遑论追逐财富!从古时的士农工商到现代的工农兵学商 ,赚钱的人其实总被社会的主流所鄙视 ,做不了官也做不了学问的人才去从商 ,从商赚了大钱赶紧买个官封个爵捐个功名。解放以后很长一段日子里还在到处剪“尾巴” ,直把中国人的发财梦剪个支离破碎 ,体无完肤。如今放眼世界 ,与洋人的差距以十年十年计。众里寻她千百度地找原因 ,忽然有人惊呼 :洋人是崇拜英雄、崇拜财富的文化。“谁发家谁光荣 ,谁受穷谁狗熊” ,盖茨是英雄 ,戴尔是偶像 ,杨致远是神话。美国人打篮球讲求个性张扬 ,充分表现自我精神昂扬向上 ,中国人踢足球讲整体灭自我横传横传再横传 ,老子坚决不射门———这都是文化在商业在体育方面的反映 ,也是咱经济落后的核心原因。可能以上所言皆谬论 ,所幸的是或许我们已开始冲出了桎梏———近20年来(特别是近几年) ,中国人历史上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涌起个人创业的冲动。让我们都来做老板吧!谁聪明谁勤奋谁运气好发了财 ,谁也不许  相似文献   

12.
朋友在MSN上发来一则网上流传的旅游广告,名为<一个厨房,周游世界>: 半个平米的价格,日韩新马泰玩一圈; 一两个平米的价格,欧美也回来了; 几年下来,全世界你都玩遍,可能还没花完一个厨房的价钱; 那时候,说不定你的世界观都已经变了. 生活在于经历,而不在于平米. 看完让人淡然之间,想笑,却似乎又不能笑出来.试想,在城市里奋斗着的大多数人,谁能如此豁达?即使有了"厨房",生活当中依然还有更多需要奋斗的.  相似文献   

13.
苏予  肖萧  曾莉 《中国西部》2009,(12):96-99
我们相信,这是一个栋力无畏的时代,每一个人,每一个企业,每一座城市,都应该总结自己的和参学习别人的成长故事。每一个成功的个人、企业和城市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故事为之创造财富,提供不竭的动力,终究凝聚成我们伟大祖国崛起和复兴的最大栋力。  相似文献   

14.
如果能通过自律的方式建立行业秩序,中国如火山喷发般的富豪诞生模式,才有可能改观,百年老店才有初始之基。根本在于,这些新兴行业的寻租土壤受到扼制。中国富豪就像间歇式火山喷发,隔几年就喷发出新的富豪,有一些则被火山的灰烬掩盖。新财富推出中国500富豪榜单,但从中国的高端消费能力倒推,隐性富豪的数目远超富豪榜所显示的数字。并且,由于上市公司的富豪与非上市公司的富豪财富难以相提并论,上市富豪的财富可能有被高估之嫌。从2003年第一张新财富富豪榜单至今,十年的时间,中国富豪积累的财富惊人增长,远远跑赢GDP与CPI,远远超过美国富豪增速。中国财富越来  相似文献   

15.
易宪容 《上海经济》2007,(11):19-20
现在流行的口号是每一个人都希望如何通过各种方式一夜暴富。如果中国经济财富增长不从这样方式中走出,整个社会经济面临的风险可就大了。  相似文献   

16.
胡润百富榜今年扩容,更多的富豪涌现出来。西部上榜人数也比去年有了大幅增长,涌现出了更多的财富英雄。在400富豪榜中,有36位富豪的企业总部设立在西部(2004年是6人),32人出生于西部。他们36人创造了350亿元的个人总财富,与400人创造的6000亿元的财富总额相比对,几乎难以掂出它的分量;在已有5位百亿富豪的一长串富人名单里,他们的名字有些甚至是陌生的,夹杂在太多耳熟能详的名字的后面,似乎稍不留意就会被淹没。然而,对于西部,他们的意义是不容置疑的。当他们以整齐的面貌被端详,他们竟表达出了独特的财富品质:白手起家、实业兴国、勤勤恳恳、量力而行、把握机遇。他们之中有半数以上的人创业始于上世纪80年代。他们的成功是几倍于发达地区的创业者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换来的,因此,他们的步伐更谨慎,也更稳健。如今,他们怀抱财富,却面临日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他们之中,有56%的富豪跨入与主业完全不同的领域,渐行渐远之时,他们的目标和对手却不约而同地指向自己。本刊以总部在西部的36位企业家群体为样本,通过系列数据调查,从地域分布、行业结构、年龄、心态、起家档案等几个方面审视胡润百富榜上西部富豪几年来的演变特征,勾勒出西部富豪的群体轮廓,展示西部的创业环境与财富文化,并通过行业变化的蛛丝马迹寻找西部经济的品格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新政商关系     
瞿玉忠 《发展》2005,(1):16-16
最近,两个排行榜引起世人的普遍关注,一个是《中国50巨贪榜》,另一个是《谁是大陆最黑的富豪?1990~2004年中国大陆问题富豪榜》.据说前者是在后者的基础上"推选出来"的,目的是"警示那些铤而走险的贪官们".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很多伟大的公司合并都是“凭空构想”出来的,桑迪·韦尔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构想家,他一生涉及大大小小名字响当当的企业,都充满了并购式的成长,而韦尔之所以能以一个成功收购家的姿态笑到最后,完全是因为他总是能够预见到金融业发展的脉搏,走在时代的前面.  相似文献   

19.
正这是一个关于爱和成长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理想和奋斗的故事——这是楠楠的故事。罹患脑瘫命运坎坷楠楠,全名邱一楠,1990年7月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家庭。也许是命运跟她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出生时由于窒息性缺氧,导致她非进行性脑损伤,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脑瘫"。一个家庭的命运从此发生改变。"女儿6岁前都是躺在床上的,8岁了,头还是歪着的,人站不起来,口齿也不清楚。"楠楠的父母都是普通职工,妈妈自女儿  相似文献   

20.
175人中就有1个是千万富豪175挑一上海地区"每175个人中就有1个是千万富豪",胡润百富首席调研员胡润推算。5月12日,胡润研究院与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高傅财富俱乐部联合发布《高傅2011胡润上海财富白皮书》(下称"白皮书"),白皮书显示,上海经济和地产的快速发展,造就了亿万富豪7800人,千万富豪13.2万人。根据今年5月初上海市统计局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上海市常住人口已经突破2300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