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义刚  郝爱东 《唐山经济》2001,(5):19-19,36
迁安是个典型的半山区,山滩资源占有很大的比重,早在“七五”期间,迁安就吹响了向山滩资源进军的号角,以山滩资源开发为主的“绿色工厂”办得有声有色,“围山转”工程响誉全国,近几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主,迁安市大力推进农业资源的产权制度改革,结合土地延包30年政策的落实,进一步加大“四荒”资源的开发治理力度,到2000年底,全市累计拍卖“四荒”资源使用权8万亩,并很快得到开发治理,年均经济效益达2000万元以上,集体通过拍卖回笼资金迁千万元,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壮大了集体经济,又为农民增收找到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四荒地”使用权拍卖,是我国农民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项农村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它对于提高“四荒地”的利用率、完善农村土地使用制度都具有重要意义。当然,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它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本文是对山东省沂水县常庄村“四荒地”使用权拍...  相似文献   

3.
“四荒”地拍卖的由来“四荒”地拍卖目前尚无统一的模式,从多数地方的作法来看,“四荒”地的拍卖方是农村集体,拍卖对象是集体所属的荒山、荒坡、荒滩和荒沙,而买主所包括的范围却相当广泛,除了本地和外地村民外,还有城镇个体户、私营业主、国有企业离岗职工、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乡镇企业、大中型工商企业及外资企业等。至于开发方式有植树造林、作物种植、果茶花卉、畜牧养殖、食品加工等,更有一些开发者将“四荒”地开发治理与国外正在兴起的观光农业及休闲旅游巧妙地结合起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作为一…  相似文献   

4.
20年前,农民冯保华依法拍得70亩“四荒”地50年使用权,辛苦治荒,如今已绿树满山。但今年4月,他却发现一群挖掘机开到他的“四荒”地上,砍伐采石,对方公司居然是在没有营业执照的情况下获得了“合法”的采矿证。而此事的发生地正是中国“四荒”拍卖肇始地——山西吕梁。  相似文献   

5.
拍卖"四荒"地使用权 加快"四荒"资源开发艾云航土地历来是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焦点之一。拍卖"四荒"地(荒山、荒坡、荒沟、荒滩)使用权,是继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后土地制度建设的又一次深刻变革和重大突破,由于它具有明晰土地产权,延长土地...  相似文献   

6.
如何创新土地流转机制,规范土地流转,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维护社会稳定,已成为"三农"工作中迫在眉睫的重中之重。浏阳市首创全国县级"流转信托",去年来流转耕、林地3.46万公顷,有效地促进了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综合实力由国家级贫困县-小康市-全国百强的"三级跳跃",被中央、省、市有关部门誉为"一大创举"。  相似文献   

7.
方青 《广西经济》2009,(4):44-45
一、土地流转试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宣传不到位,群众思想认识有待提高。一些乡镇政府没有把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放到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这个大局来认识。对土地流转政策的宣传不够深入.群众对土地流转的认识还存在误区.主要表现为“三怕”:一是部分农民怕土地转包出去后.自己丧失了土地经营权.没有了生活的最低“保障线”.因此部分农民外出打工后.宁愿土地荒芜也不愿转包出去。二是部分业主怕政策不稳.政府收回土地承包租赁权.不敢大胆投入。三是部分业主怕市场前景不佳.承包无效益.不敢大规模开发。  相似文献   

8.
新华网消息 农业部日前发出的《关于做好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工作通知》指出,随着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模扩大、速度加快、流转对象和利益关系日趋多元,迫切需要加强管理和服务,以防止发生违背农民意愿强行流转、侵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改变土地用途出现“非农化”与“非粮化”以及流转不规范引发纠纷等问题。农业部还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部门以实施流转合同制和备案制为重点,建立健全规范化的流转管理工作制度和规程,抓紧制定规范统一的流转合同文本,争取尽早使用由省级统一规范的流转合同文本,签订规范的流转合同。  相似文献   

9.
1 土地流转概况 土地流转是指土地经营权(使用权)流转,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经营权。土地流转是将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在农业生产者之间流动,从而达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农业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积极、有序地推进土地流转是有效地促进“三农”裂变,适应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是关系到亿万农民切身利益的大事。如何化解这一矛盾、推进土地有序流动,活跃土地这一重要的生产要素,世界上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各地均在积极探索之中。近日,我们深入到土地流转工作做得较好的巢湖市和县白桥镇,就农村土地流转情况和流转后经营的状况进行了调研。[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土地流转事关土地经营机制的创新,利益分配格局的组合,农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直接影响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也必然触及农村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经营理念的嬗变。  相似文献   

12.
"3S"技术及其集成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中的高新技术,在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定级估价以及基本农田保护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文章通过详细阐述GPS、RS、GIS、"3S"技术集成及它们在土地资源利用和管理中的应用原理,结合"3S"技术的发展探讨其在土地资源利用管理中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土地问题历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第十七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允许土地流转的决定。《决定》一经公布,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支持者们认为这是中国的"第三次土地革命"或者"农村第二次改革";反对者们则认为此次土地流转无异于"圈地运动",随之而来的将会是大量的流民产生、18亿亩耕地的红线失守,终将引起社会的不稳。本文将运用比较的方式,从土地流转与圈地运动的实质出发,论证我国的土地流转与前西欧的"圈地运动"存在着本质的不同。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对于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的关注水平日渐提升,而实施土地流转政策,一方面能够使得我国农村更多的闲置土地得到综合的开发,另一方面,也能够拓宽我国许多农民收入的渠道,帮助他们利用手中已有的土地资源,实现收入的提升。总的来说,实施农村土地流转政策以来,我国农村地区经济水平的各方各面都有了显著的改善,这一政策值得在我国继续推广。而本文也将以此为中心,着力于探讨这一土地流转政策在实施过程当中给我国农业经济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16.
17.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执行理事盛洪:市场经济规则要求生产要素能够自由流通,达到最佳的配置和.本个社会的生产要素配置有效率,则必须要有一种制度来保障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交易。目前的现状是农民与土地结合不如与其它要素结合,如进城摆摊或做工人,他人入会比与土地结合要高,那么自然他就不愿意与土地结合。而由于没有一种制度可以保障其自由流通,农民只能一方面与别的生产要素结合,而另一方面闲置土地要素。就浙江地区而言,不一定是因为地不好或市场制度遭到破坏而抛荒,可能是因为该地区农民的机会成本比较高,例如他进城打工每个月可以赚800元,如果种地只能收入200元,显然浙江地区的农民更愿意进城打工。这恐怕也是该地区最先出现“土地流转”现象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8.
1978年12月,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作出了“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并明确把“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作为全党全国人民工作的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19.
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经济发展具有双重影响,既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有负面的限制作用。通过对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可以全面评估其对农业经济的贡献和风险,为政策制定和实践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本文以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正面和负面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基于对以上影响的分析,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建议与对策,以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并减少其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