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当前在治理通货膨胀过程中,重视了货币政策而忽略了财政政策,这是治理成效不够明显的原因。治理通货膨胀之所以必须做到财政政策和信贷政策相结合,不仅因为我国通货膨胀主要是财政赤字引起的,更重要的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者关系密切所决定的。首先,财政和信贷是国家筹集和分配资金的两种形式,在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中同属于分配环节,它们直接关系到国民收入和社会资金的分配与再分配,关系到社会产品的补偿与实现,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通货膨胀是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不良现象,是分配环节中出现的问题,自然要由分配环节解决。二是从财政资金与信贷  相似文献   

2.
当前通货膨胀的特点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当前经济运行的一个主要矛盾是通货膨胀问题。从当前看,此次通货膨胀存在成因复杂、结构性和总体温和的特点,从未来发展趋势看我国物价仍将面临较大的上涨压力。分析表明,货币超发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显著,信贷扩张和外汇占款过多是导致货币超发的主要因素,而实际利率过低所引发的投资过快增长是信贷扩张的主要原因。建议短期采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回收流动性来稳定物价,中长期通过加快对外贸易和经济结构调整从根本上遏制通货膨胀问题。  相似文献   

3.
1991年,货币、信贷运行中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一方面,国家银行综合信贷由以往保有几百亿元贷差转为几百亿元存差;另一方而,货币、信贷继续较大幅度超经济增长,财政性发行扩大,通货膨胀的潜在压力继续加大,为今后中国金融的正常运行,增添了不安定因索,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第一,货币信贷持续超经济增长,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加大。首先从货币发行看,据测算,从1979—1989年的11月间,共增发货币2132亿元,即使扣除经济增长和物价上涨外,市场货币仍累计多发300多亿元,到1990年底,市场货币流通量约2644亿元,今年即使按计划  相似文献   

4.
财政信贷资金问题,是现代任何国家发展国民经济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也是一个非常敏锐的问题。它是国家经济实力的集中表现,又是经济发展是否平衡的综合反映。目前世界上存在着两种社会制度,决定了有两种性质不同的财政信贷体系。一个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在这里实行计划经济,国家有计划地组织和管理财政信贷资金,因而完全有可能做到财政、信贷和物资平衡或基本平衡,即使一时出现不平衡,也可以通过自觉地有计划地调节,使它达到平衡;另一个是资本主义国家。他们处于生产无政府状态,许多情况下,不可避免要发生财政信贷不平衡,通货膨胀,成为他们形成经济混乱的一个冲击力量。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财政金融,在本质上和管理形式  相似文献   

5.
货币供应量、信贷规模与我国通货膨胀的关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协整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研究发现,货币供应量、信贷规模和通货膨胀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尽管影响力度和时间长度不同,货币供应增长率与信贷增长率都能够引起通货膨胀率相似的变化。方差分解表明,货币供应增加与信贷扩张都可以解释国内的通货膨胀,而且信贷扩张对近期通货膨胀的贡献率较大,达到25%。因此,缩减信贷规模有利于治理我国的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6.
调整信贷结构,是我国治理通贷膨胀、治理经济环境取得成功的重要关键。把它提到这样重要的位置上来认识和落实,我认为并不过分。通货膨胀的根源大抵出自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不平衡。我国和西方国家由于国情不同,所以在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和方法上也应有所不同。西方国家是供给过剩,通过紧缩信贷总量,压缩社会总需求,可以有效地控制通货膨胀。我国则是供给不足,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单纯采用紧缩信贷总量的政策难以奏效;还要用很大力气来改善和增加有效供给,为稳定通货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防止出现因紧缩信贷而导致经济萎缩,形成滞胀。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以预收货款和延期付汇为主要形式的贸易信贷负债增长迅猛.贸易信贷快速增长,是关联方交易、外债管理政策及人民币升值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对国际收支平衡产生的潜在影响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村金融学会农村货币流通研究会于1989年11月19日至24日在安徽召开了第四次研讨会。来自农业银行系统、大专院校及科研机构的二十名理论及实际工作者参加了会议。现将几个主要问题的讨论情况介绍如下: 一、通货膨胀的成因。一些学者从三个层次考察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1.表层原因,其表现是连年财政赤字和信贷规模超经济增长;2.中层原因,主要表现在投资、消费双膨胀,国民收入超分配导致供求关系恶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3.深层原因,一是国家在放  相似文献   

9.
财政、信贷是国家动员和分配资金的两个主要渠道,两者的收支状况如何,对国民经济宏观平衡影响极大。最近几年,财政连年出现赤字,信贷收支失衡,出现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局面。这种状况要求我们采取切实措施解决财政信贷综合平衡问题。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这几年,我国宏观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矛盾是国民收入超分配。社会总需求从1983年起逐年拉上,膨胀的势头连年不减,货币超量供应,工业经济效益历经较长一段时期以产品积压为主要影响因素开始转到以成本推进为主要因素,出现了新的格局。财政、信贷、物资、外汇四个方面同时出现了不平衡的态势,通货膨胀率已经达到6%左右,这  相似文献   

11.
彭文生 《新金融》2016,(7):8-15
当前经济复苏表现出好转的迹象,但在结构不平衡的情况下,这种复苏能持续多久、复苏幅度能有多大?本文通过考虑信贷扩张对经济结构的影响,来分析考量其对经济总量的影响。信用货币时代,银行偏好决定了信贷投放结构,由于市场自发的信贷分配和政府干预的信贷分配并存,我国信贷的结构性效应非常明显。过去十多年国内信贷大幅扩张,严重恶化了经济结构。总量与结构可能会有短暂的背离,但是长期来看一个扭曲的结构难以支撑总量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在宽信贷刺激下,中国经济在"顺周期陷阱"中越陷越深。当前的政策应放弃宽信用,重新回归紧信用以"打破"信贷与房地产相互促进的顺周期组合,同时,坚定拥抱"松货币、宽财政",最终通过改善企业盈利等对资本市场形成利好。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观念遇到了挑战:资金的“体外循环”困扰着国家经济1988年下半年,我国的货币信贷出现了银行存款货币减少而现金货币增加;贷款增加少而货币发行多的“两多两少”的现象。大量的现金脱离了银行信用的轨道,在社会上游来转去,冲击了国家信贷收支的平衡,引发了市场的波动,对通货膨胀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1988年,我国的经济生活中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其主要原因是基建投资膨胀,消费需要膨胀,导致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矛盾加大,加之各类“倒爷” (官倒、私倒)在流通领域里兴风作浪,挑动了物价大幅度上涨,国民经济秩序造成了混乱。为了更好地治理通货膨胀,以稳定经济、稳定金融,使银行信贷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对银行信贷超规模、资金超负荷经营问题进行反思。 一、信贷超规模、资金超负荷经营带来的问题。 信贷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包括存款和贷款两个方面。信贷资金就是通过银行的“中介”作用组织资金和发放贷款,资金来源的期限、数量决定资金运用的时限和数量。一个行信贷资金的可用量包括各种存款,上级行核定的“借款额度”,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国内外农业信贷、农产品价格与通货膨胀相关性进行研究。以农业大市广西贵港市为例,对农业信贷供给与需求、农业信贷的质与量供给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了信贷支农与通货膨胀预期管理有关思考,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尽管经济似乎还处于衰退阴影之中,但有关通货紧缩即将变为通货膨胀的转折预期就已经开始大行其道。特别是6月份新增信贷较上月激增1.53万亿元,远超市场之前预计,由此“货币多度发行导致通货膨胀已难避免”成为了许多人的共识。而买黄金、购房产已成为当下坊间热议的“避险”首选。  相似文献   

16.
信贷杠杆对通货膨胀的抑制作用是有条件的。如果不讲条件,盲目采用紧缩信贷的做法,就有可能不仅达不到缓和社会供求矛盾,稳定通货、稳定物价的目的,相反,会有可能对通货膨胀,物价上涨推波助澜。怎样才能更科学,更有效地运用信贷杠杆来抑制通货膨胀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7.
后危机时代扩张财政政策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的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慷 《中国外资》2013,(6):54-56
本文以积极财政政策对通货膨胀的传导机制为切入点,深刻分析了积极财政政策通过货币渠道、信贷渠道和国际渠道三个渠道影响我国的通货膨胀。实证结果表明:货币供给、平均工资以及以进口原油为代表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是引起我国本轮通货膨胀的最主要因素。其中,货币供给与平均工资的上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最为剧烈,而以进口原油为代表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也对我国通货膨胀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以中国2003-2020年的季度宏观经济数据为样本,通过构建时变系数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M2、信贷规模、社会融资规模四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对实际产出、通货膨胀、房地产市场以及股票市场的动态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同业拆借利率对产出的影响呈增强趋势,M2、信贷以及社会融资规模等数量型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影响效应更显著;信贷与社会融资规模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效应较显著;同业拆借利率对房地产市场的短期影响效应较大;M2、信贷与社会融资规模对房地产与股票市场的长期影响效应较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2003年1月至2008年6月的66个月度数据为样本,研究发现货币供应量和金融机构信贷分别与通货膨胀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并通过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方法分别考察两者对通货膨胀的短期效果,分析认为金融机构信贷短期内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具有更快的效果,有更好的时效性,影响更明显。建议既考虑到货币供应量对通胀的总体效果,又注意金融机构信贷对于通胀的短期效果,把两者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宏观调控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正> 今年以来,由于去年第四季度收紧信贷带来的滞后效应和经济生活中出现的通货膨胀,造成经济超常规发展,给银行信贷工作带来了严重影响。我省农行系统信贷资金运动出现如下新情况:存款负增长,资金滑坡,信贷投放量猛增,大大超过了信贷承受能力;信贷收支不平衡状况日益严重,可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