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磊 《西部论丛》2008,(7):14-16
自2007年岁末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开发商不得不被迫承认。中国楼市正经历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寒冬”。对于不少人来说,这个楼市的“寒冬”就像南方的“冻雨”那样来得是那么的突兀。时至7月,中国的“寒冬”早已过去,可中国楼市的“寒冬”似乎还没有散去的意思,不少城市的楼市仍然萎靡不振,交易清淡,房价萎靡。土地拍卖价格大跌,连众多房地产大鳄包括恒大、河南建业等已排好的IPO上市计划都由于市场预期太差而被迫叫停。  相似文献   

2.
微言     
2011年,全国楼市经历了一场“寒冬”。随着2012年全国两会的召开,房地产相关话题又毫无悬念地成为最受关注的议题。房地产调控何去何从?未来房价回归何处?  相似文献   

3.
邱锦平  陈怡 《沪港经济》2012,(3):19-20,18
龙年伊始,阳春未见,中国楼市依旧“被调控”,且力度未见丝毫减弱。各地开发商纷纷采取降价以及减少新开工量等办法试图度过此次“寒冬期”。据1月份各大上市房企销售数据显示,房屋销售量同比大幅度下滑,全国房地产市场仍处于低迷状态。  相似文献   

4.
近一年的楼市调整,让不少地产公司老板都感受到销售压力,由此也感受到成本压力。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一些城市的房地产企业开始裁员、降薪。种种迹象表明,国内房地产企业“四面楚歌”,进入了一个自行“瘦身”的调整期。  相似文献   

5.
罗宇凡  叶锋 《中国经贸》2009,(15):76-77
今年4、5月份.房地产市场成交结构变化明显。在刚性需求之外,投资性需求加快进入楼市,高端物业销售明显活跃。记者调查发现,资本加速进入楼市,与对中国经济复苏抱有信心有关.部分也是通胀预期驱动所致。同时,部分新增信贷流向房地产交易市场的情况,也助长了地产投资的再次兴起。这些都使得尚在“维稳”阶段的中国楼市面临更多考验。  相似文献   

6.
高峰 《沪港经济》2013,(10):34-34
“只要1~100美元,便可以买走一套房子。”这则美国汽车城底特律打出的楼市广告,赚足了中国投资者的眼球,也把近年来不断升温的中国人海外置业,再度聚焦在镁光灯下。相比于中国房价走势的一片看涨,许多国家受欧债危机影响,房地产价格连年大幅下挫,使得越来越多中国人想赴海外“捡便宜”。那么,中国投资者扎堆抄底海外楼市,究竟是“馅饼”还是“陷阱”呢? “投资中国楼市不如去美国买房地产。”中国社科院近日的这一表态,再度引发了舆论的广泛关注。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3年《投资蓝皮书》称,由于中国楼市上涨的空间有限,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信息》2010,(12):60-60
2010年6月1日,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2010年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测评研究报告》及系列测评榜单的发布,引发市场强烈关注。在楼市新政下,这些研究成果的发布,将有助于在市场周期波动中,房地产上市公司发展战略与经营模式的调整和优化,并促使房地产上市公司继续担当起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领头羊”。  相似文献   

8.
刘鹏 《产权导刊》2012,(2):72-72
2011年10月份开始,中国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了长达数年的持续性上涨之后终于在"国十条"、"新国十条"等相关宏观调控下放的作用下,出现了止涨和部分地区回跌的局面。面临楼市冬天的房地产企业很"难过",一向在房地产市场存在意见"分歧"的潘石屹和任志强甚至组成联盟,联合其他18家房地产开发商共同发起了国内首个房地产电子商务联盟,打着将“定价权”交给购房者的旗号,准备“网上卖房”,被网友称为是“抱团取暖”。  相似文献   

9.
2012年这个传说中的“末日之年”。是不是中国房地产的“2012”?纷纷预测的专家、唯恐淡市不乱的媒体,上演了一场中国楼市《2012》猜想的大戏。  相似文献   

10.
2008年伊始,由中国最大的房产上市企业之一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谈及的“部分地区楼市将出现拐点”引发,全国房地产专家、业界人士纷纷参加了“拐点论”的讨论。而上海楼市在经历了去年连续数月的快速上涨后,到年底也冲高回落。那么,2008年的申城楼市会不会出现拐点呢?  相似文献   

11.
楼市寒流     
自2007年岁末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开发商不得不被迫承认,中国楼市正经历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寒冬"。对于不少人来说,这个楼市的"寒冬"就像南方的"冻雨"那样来得是那么的突兀。时至7月,中国的"寒冬"早已过去,可中国楼市的"寒冬"似乎还没有散去的意思,不  相似文献   

12.
从今年伊始到现在,房地产“冬天”成为楼市的常用形容词,这样的氛围里,开发商除了失望还是失望。尽管很早就有“大腕”断言今年9月楼市走出观望,然而,调控下的这个“金九银十”依然热力不足。[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新财经》2009,(9):11-11
《扬子晚报》:昨天,由江苏省房地产业协会主办的“复苏·跨越2009中国房地产走势”高峰论坛在南京举行,曾抛出“离婚买房也是拉动内需”、“只为富人盖房”等“雷人”观点的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北京华远集团董事长任志强等嘉宾高调分析了当前楼市的“复苏”形势,“房地产正在拯救中国”,“下半年商品房将严重供不应求”,“房价将暴涨”,“中国人太有钱了,房子太便宜了”等一系列观点同样惊爆。  相似文献   

14.
龚秋灵 《今日重庆》2009,(5):118-119
2009年注定是中国楼市不平凡的一年。大浪淘沙,泥沙俱下,在残酷的市场考验下,各大公司裁员的消息频传,不少房地产商相继“下马”,开发商哭穷之声不绝于耳……一时间市场蒙上了一层阴霾。然而,在重庆,一道曙光点亮了我们的视线——重庆东朝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当其他房地产商炒作概念、炒作楼盘的时候,重庆东朝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却在默默努力,潜心雕琢每一件作品。  相似文献   

15.
8月,骄阳似火,大家同唱“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把奥运的激情和梦想演绎到极致。而在同一片天空下,火暴了近五年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却正经历着“寒冬”。  相似文献   

16.
高峰 《中国经贸》2013,(13):40-41
“只要1-100美元,便可以买走一套房子。”这则美国汽车城底特律打出的楼市广告语,赚足了中国投资者的眼球,也把近年来不断升温的中国人海外置业热潮再度聚焦在镁光灯下。相比于中国房价走势的一片看涨,许多国家受欧债危机影响,房地产价格连年大幅下挫,使得越来越多中国人想赴海外“捡便宜”。那么,中国投资者扎堆抄底海外楼市,究竟是“馅饼”还是“陷阱”呢?  相似文献   

17.
陈杰 《西部论丛》2009,(5):68-70
近两个月,全国范围内房地产市场交易普遍呈现交易量回升的态势。于是,很多媒体和房地产商开始宣称房地产市场已经回暖,房地产业已经走出困境,即将在中国各行业中率先呈现V字形衰败到复苏的走势,很多购房者在这种舆论的影响下开始恐慌,不少地方排队抢购风潮时隐时现。那么到底楼市回暖了没有?各方该怎么看待近期的楼市回暖呢?  相似文献   

18.
《东北之窗》2010,(2):6-6
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楼市调控政策频频发力。从“国四条”到“拿地首付不低于50%”,再到“营业税优惠政策”终止,中央政府密集出台了多个楼市调控政策。尽管如此,楼市“高烧”依然不退。因此专家认为,当前房地产调控措施开始进入密集出台期,未来或有“重拳”出击。  相似文献   

19.
时值2009年初,低迷的楼市似乎正被一系列新政逐渐“唤醒”。肩负着“扩内需”重担的房地产市场,在新年伊始就被寄予了厚望,有人甚至将2009年称为是“楼市的复苏年”。乐观情绪之下,也有人给出的是相对保守的看法:一系列救市政策,其效应的显现尚需时日,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信息》2010,(19):76-77
“楼市新政”风暴已持续近半年,但针对中国房地产市场走势的争论,仍然不绝于耳。 如今的房地产行业究竟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境地?从几大上市开发商的中期业绩报告中,似乎可以一窥端倪。截至8月19日,沪深两市共有63家上市房企公布了2010年中期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