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外贸     
2005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14221.2亿美元,增长23.2%,其中出口7620亿美元,增长28.4%1进口6601.2亿美元,增长17.6%:顺差1018.8亿美元。第四季度,进出口额为3978亿美元,同比增长21.9%,其中出口2156.8亿美元,增长21.7%,进口1821.6亿美元,增长22.2%。  相似文献   

2.
外贸     
今年上半年,全国进出口总额6450.3亿美元,同比增长23.2%,出口3423.4亿美元,增长32.7%;进口3026.9亿美元,增长14%;贸易顺差396.5亿美元。其中第2季度出口1865.1亿美元,增长30.9%;进口1632.9亿美元,增长15.5%,顺差232.2亿美元。  相似文献   

3.
一、广西2008年进出口情况 2008年.广西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32.84亿美元.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大关,增长43.2%,增幅为历史新高,出口总额73.51亿美元,增长43.8%;进口总额59.33亿美元,增长42.5%。  相似文献   

4.
2004年1~2月,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达到411.0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50.7%,高出全国外贸进出口增幅15个百分点,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27.8%。其中,进口208.1亿美元,出口202.9亿美元,分别增长40.1%和63.4%,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达到26.8%和29.0%。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相似文献   

5.
2003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达到2296.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52.9%,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27.0%。其中,出口1103.2亿美元,进口1193.0亿美元,分别增长62.6%和44.0%。2003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始终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逐月提高,对外贸增长的带动作用日趋明显。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2002年(678亿美元)增长425亿美元,占全国外贸出口增量(1128.6亿美元)的37.7%,直接拉动全国外贸出口增长1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据海关统计。2004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达到3269.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42.4%。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28.3%。其中。进口1614.3亿美元。增长35.3%。占全国外贸进口的比重达到28.8%。低于2003年底0.1个百分点;出口1655.4亿美元。增长50.1%。占全国外贸出口的比重为27:9%。超出2003年底2.7个百分点。全年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增速高出全国外贸进出口增速6.7个百分点。其中进口增速相当。出口增速高出14.1个百分点。拉动外贸出口增长1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数字闪存     
《浙江经济》2006,(2):64-64
1.4万亿美元 2005年我国外贸总额14221.2亿奖元,比上年增长23.2%,稳居全球第三。其中出口7620亿美元,增长28.4%;进口6601.2亿美元,增长17.6%。  相似文献   

8.
据海关统计,今年1~7月,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达到1702.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49%,其中,进口864.6亿美元,增长40.6%,占全国外贸进口的比重达到27.5%,出口838.0亿美元,增长58.0%,占全国外贸出口的比重为27.1%。前7个月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增速比全国外贸进口增速低0.7个百分点,出口增速则高出全国外贸出口增速22.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直接拉动全国外贸出口增长13.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中国西部》2011,(15):110-110
今年上半年,新疆对外贸易业绩骄人:进出口总额90亿美元,同比增长40.5%,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62.1亿美元,增长18.8%:进口27.9亿美元,增长137.4%,增幅位居全国首位。过去,新疆进出口商品中,边境贸易占70%以上。今年,骨干外贸企业进出口呈两位数增长,极大地带动了新疆外贸进出口增长。  相似文献   

10.
加工贸易面临的问题及其转型升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加工贸易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对产业带动作用较弱 上半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3748.3亿美元,同比增长22.6%,占进出口总额的47.1%。其中出口2272.4亿美元,同比增长23.8%,占出口总额的53%,进口1475.9亿美元,同比增长20.7%,占进口总额的40.2%。加工贸易顺差796.5亿美元。当前关于加工贸易的主要争论是,对加工贸易政策过于优惠,并且主要给予外商投资企业,消耗了大量资源,占用了大片土地,而对国内经济带动作用较弱。而有人认为,加工贸易是我国参与全球化的必经阶段,是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对国内经济的辐射和拉动要有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广东省加工贸易在高基数上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07年1至8月,广东加工贸易进出口249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17.2%,占广东省进出口贸易总额的62.8%,比重较去年同期下降2.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518亿美元,增长19.8%,占广东出口总额的65.8%;进口978.8亿美元,增长13.3%,占广东进口总额的58.8%。  相似文献   

12.
缅甸中央统计局日前公布,缅甸2000年对外贸易总额达40.86亿美元,比1999年增长了13.8%。缅甸2000年进口总额为25.67亿美元,出口总额为15.19亿美元,进出口额分别比1999年增长了6.51%和28.94%。  据缅甸官方的最新统计数据,在今年3月31日结束的2000/2001财政年度头10个月,缅甸外贸总额增加到31.21多亿美元,其中,进口额为18.85亿美元,出口额为12.37亿美元,贸易逆差为6.48亿美元。与上一财政年度同期相比,进口和出口分别增长4%和35%。  缅甸的私营企业在外贸活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缅甸私营企业2000年的进出口额…  相似文献   

13.
东盟自1999年以来一直保持着广西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并逐渐成为广西的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市场。2000—2004年5年间,广西与东盟的进出口贸易额从4.39亿美元增加到10.01亿美元,年均递增22.9%,占广西外贸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也从21.6%上升到23.3%。据南宁海关统计,2005年1-9月,广西与东盟贸易进出口额达到了8.4亿美元,与同期相比增长23.1%,其中进口2.7亿美元,出口5.7亿美元。  相似文献   

14.
一、当前外贸的主要特点 2010年1-3月,全国进出口总值6178.5亿美元,同比增长44。1%。其中出口3161.7亿美元,同比增长28.7%;进口3016.8亿美元,同比增长64.6%。贸易顺差144.9亿美元,同比下降76.7%。当前外贸的主要特点有:1)出口增速略有回落,进口增速继续上升,  相似文献   

15.
2008年上半年,中国机电产品出口3887.8亿美元,增长25.4%,占同期出口总值的58.3%,比2007年同期提高了1.6个百分点。其中,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1607亿美元,增长24.8%;机械及设备出口1280.6亿美元,增长22.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961.7亿美元,增长21.8%;进口机电产品2653.8亿美元,增长18.9%。  相似文献   

16.
展会信息     
《中国招标》2010,(29):54-54
2010年上半年,全国进出口总值为13548.8亿美元,同比增长43.1%,其中:出口7050.9亿美元,增长35.2%;进口6497.9亿美元,增长52.7%。6月当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2547.7亿美元,同比增长39.2%,其中:出口1374亿美元,增长43.9%;进口1173.7亿美元,增长34.1%。  相似文献   

17.
外贸     
2004年,我国进出口总值为11547.4亿美元,增长35.7%,其中出口5933.6亿美元,增长35.4%;顺差319.8亿美元,增长25.6%。进口5613.8亿美元,增长36.0%:其中第四季度进出口3264.2亿美元,出口1772.3亿美元,增长35.6%,进口1491.9亿美元,增长30.5%,顺差28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8.
《老区建设》2012,(11):4-4
农业部5月31日公布资料显示,今年1至4月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546.6亿美元,同比增长17.7%。其中,出口194.8亿美元,同比增长3.3%;进口351.8亿美元,同比增长27.6名。贸易逆差为157.0亿美元,同比扩大80.3%。  相似文献   

19.
据天津市统计局统计,截至2007年上半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完成330.72亿美元,增长10.8%。其中,出口完成177.92亿美元,增长17.4%,进口完成152.80亿美元,增长3.9%。实现贸易顺差25.12亿美元。国有企业和个体企业出口快速增长,同比分别增长59.3%和96.1%。对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出口形势较好,增长速度均保持在30%以上。  相似文献   

20.
马来西亚外贸出现赤字本刊讯马来西亚对外贸易转盈为亏,统计局公布今年上半年对外贸易赤字达3.2亿美元,而去年同期则有10亿美元的盈余。上半年进口总额高达712亿马元(相当于279.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上升30.4%,而出口仅上升23.2%,总额7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