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民族地区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旅游地区。就现状而言,民族地区旅游环境保护刻不容缓。旅游环境是指在旅游活动特定条件下的区域和环境氛围。就范围而言,它主要包括旅游目的地和相关的旅游依托地;就内容而言,主要包括旅游资源状况以及与旅游活动有关的自然和社会文化方面的因素。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质量是旅游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当前。民族地区旅游业得到速猛的发展,并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民族地区旅游业资源破坏,旅游区环境质量下降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旅游业的发展一方面依赖于环境,而另一方面由于旅游环境的脆弱性,旅游发展又给旅游环境带来了破坏。因此,对旅游环境进行妥善管理和系统保护,才能维持旅游发展的持续性,才能取得旅游业发展中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三赢”。  相似文献   

2.
我国民族地区大多自然环境秀美、历史沧桑悠久、文化资源独具特色。随着近年来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大多数民族地区依托当地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大力发展旅游业,本土旅游企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其规模和品牌影响力都有了显著提升。同时,民族地区旅游企业的发展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逐渐成为民族地区实现旅游收益增长及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有效加快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全方位发展。通过游客视角分析,选取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为案例地,运用实地考察、数据对比和实证分析的方法,找出民族地区的旅游企业对旅游吸引力主要影响因素,进而通过总结这些主要影响因素提出相对应的旅游业发展提升建议,为全国各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吴水田 《特区经济》2005,(6):185-186
在“泛珠三角”地区内,知名的旅游地往往与传统文化紧密相联,而自然观光旅游产品也常常蕴涵深刻的文化内涵。在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文化内涵丰富的旅游产品日受青睐,传统文化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也日益突显。因此,随着“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深入,旅游业的合作也应该重视打造“文化”牌,妥善处理旅游开发与文化传承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民族文化旅游所依赖的资源具有特殊性,保护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保持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德宏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应与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相结合、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与注重经济效益有机结合,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产业作为一种文化性经济事业的现代旅游,其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文章分析了影响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各种因素:当地的经济基础,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基础,民族文化传统,民族风俗文化,民族地区地域特点,当地的旅游资源,这些都是民族地区开展民族文化旅游应该考虑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确定旅游业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贫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业的发展有助于推进贫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以旅游为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的旅游扶贫是“老少边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契机。文章从贫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的资源优势、外部环境优势和劣势入手,提出贫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对策在于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贫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走向区域旅游合作大战略——再论泛漓江流域旅游圈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区域合作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新态势。桂林旅游业也必须实行区域合作大战略,构建“泛漓江流域旅游圈”。培育和构建区域旅游合作的大平台应当从形成共识、整合规划、基础建设、宣传促销、企业合作等方面推进。政府在区域旅游合作中要发挥其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丹东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正在向着优秀旅游热点城市迈进, 具有区位优势、 气候宜人和旅游资源丰富得天独厚发展旅游业的条件. 主动融入"一带一路" 战略, 将为丹东旅游业发展增加新的高度. 应加强与周边国家旅游合作、 加强丹东旅游形象建设和提供满足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 使丹东旅游业成为推动经济整体增长的动力, 使这座城市深入人心, 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9.
中国西部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多彩、极具特色,但其落后的经济水平与自身突出的资源优势极不相称。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给西部民族地区 旅游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本在分析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优势以及知识经济时代旅游价值取向的基础上,挖掘出知识经济朝代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的需求热点,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一、建设中国西南-东盟科技合作圈的重要意义 我国与20个国家陆地相连或隔海相望,“贯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共同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地区环境”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新时期我国外交和外经贸战略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谢云 《西部论丛》2006,(7):28-31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旅游区域合作已经成为当今旅游发展的主要潮流。作为中华民族主要发祥地的西部地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各具特色,有着“世界天然博物馆”、“世界历史文化博物馆”等诸多美称。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快西部旅游合作的交流与磋商,构建特色互补、协调发展的西部旅游大格局,整合西部旅游资源、整体促销,提高旅游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打造西部旅游核心品牌,促进西部旅游业的大发展?笔者谨提出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于东部地区,但其独特而丰富的各类资源为自身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当前需要清醒分析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及不足之处,正确定位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目标,从而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并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崭新道路。  相似文献   

13.
青海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于2005年4月18日首次在青海贵德县召开了全省旅游发展大会,提出了打造“两圈两带一区”特色牌的旅游业发展思路。争取在2015年把青海的旅游业建成青海第三产业的龙头和支柱。今后10年旅游业发展的重点是打造青海湖民族文化体育圈、环西宁旅游经济圈、黄河上游水上明珠旅游带、青藏铁路世界顶级旅游带和“三江源”生态旅游区。  相似文献   

14.
西部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的社会制约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与民族文化变迁的互动关系 ,探讨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自我制衡性循环规律 ,提出了关于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与持续发展”的命题 ,并对解决这一矛盾做了理论与实践的思考 ,强调了保持文化的多元性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区域旅游合作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需要,是实施“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一方面,在旅游业的空间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区域旅游合作可以实现地区间良性互动,避免恶性竞争和资源的破坏性消耗,追求双赢或多赢,促进区域旅游业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随着WTO所给予的三年保护期的结束,通过区域旅游合作可以打破地区壁垒,拓宽企业运作的资源空间和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16.
近十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民族文化不再是“落后”、“迷信”、“原始”“蒙昧”的象征,而是被看成弘扬民族精神、展示本土文化特色的旅游资源。在许多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经过策划和包装成为观赏性、娱乐性和参与性很高的旅游产品。古占村民族风俗习惯的挖掘和开发,不仅向人们展示了山子瑶的民俗风情特色,使世人进一步了解瑶族文化生活,而且为其他有意开发民族旅游业的村寨提供了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17.
区域合作发展旅游业已成为世界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大连处于东北地区旅游龙头地位,历史给了大连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分析区域旅游合作的趋势与大连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探讨大连在参与东北亚旅游区域合作中应采取的对策,以促进大连"东北亚重要国际城市"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贺军 《老区建设》2007,(2):28-30
作为与国际接轨时间较早、整体开放程度较高的我国旅游业,当前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现代旅游业竞争已从景点景区竞争发展到线路竞争、城市竞争,直至目前的区域竞争。为了实现旅游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分工协作、协调发展的原则,加强区域合作,整合优势资源,统筹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19.
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是当前旅游业发展的趋势,珠三角旅游业发展所积累的经验对于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以珠三角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为基础,以珠三角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为分析对象,从合作规模不断扩大、政府间紧密合作、发挥区域优势、打造旅游品牌和强化营销与推介等五个方面总结了珠三角旅游合作发展的经验,提出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应进行阶梯发展的战略规划,加强京津冀三地政府间的合作,充分发挥京津冀的区位优势,打造京津冀旅游品牌,强化区域互动与营销推介。  相似文献   

20.
张瑛 《辽宁经济》2007,(11):42-43
我国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西部地区。由于自然生态条件、历史等因素造成民族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社会、经济(包括旅游经济)的发展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民族地区与汉族地区经济基础及旅游业的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