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已经进入社会转型的关键期,因此原来隐性的社会冲突正逐渐显现,有些冲突更加表现出蔓延的趋势,公民权利与公共权力的矛盾,劳资矛盾、城乡失衡的矛盾、政策实施与公众预期的矛盾等不断加剧。社会冲突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张力,反映了社会中不同力量之间的竞争、对抗等紧张态势,不仅是物质利益的冲突,也包括价值观念的冲突。因此社会冲突对社会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应对将极大的影响东北地区的振兴与发展。所以本文从民意表达、体制内利益博弈、社会分配、政府风险管理能力几个方面,分析东北地区社会冲突的形成机理,探讨构建预防社会冲突的价值引导机制、诉求表达机制、利益博弈机制、社会整合机制和政府预警体系。  相似文献   

2.
《经济》2006,(3):6-6
“和谐社会”作为一种社会理想,其理论意义与终极价值毋庸置疑;而“和谐社会”作为一种政治话语,其内在逻辑则是社会矛盾积聚到某一程度的反应:当今社会存在着不和谐因素,社会冲突已经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建设和谐社会,关键不在理念层面。而在实践层面:如何认定不和谐因素?如何消除不和谐因素?哪些因素应该优先处理?如果社会成员不能就此达成共识,“和谐社会”难免沦为各个利益集团自说自话,结果只能加剧整体的不和谐。  相似文献   

3.
林春江 《江南论坛》2010,(10):31-32
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正面临关键的临界点,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发生率和激化率急剧上升,矛盾纠纷的关联性、聚合性、敏感性不断增强,矛盾纠纷的多样化、群体化、过激化、复杂化、疑难化不断突显,社会的稳定与和谐面临严峻挑战。正确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社会矛盾纠纷的特点和规律,将矛盾和冲突控制在可以掌握的范围内,探索建立和健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实现诉讼内外各种纠纷解决方式的功能相济、有机衔接与融合,增强矛盾纠纷解决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促进社会稳定和谐,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研究和解决的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张敏 《经济师》2011,(9):82-83
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伴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加速转型,利益冲突、价值失落、道德错位、行为失范等无序现象层出不穷,诸多社会矛盾与冲突日益凸现。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借助于法治的推动与保障。法治秩序是防范和化解社会冲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要从加强立法控制、严格依法行政、规范司法运作、健全法治机制等几个环节,来构建法治秩序,有效防范和化解社会冲突,为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5.
“推敲”是贾岛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符号。从解释的角度看,贾岛在“推”与“敲”之间的选择,正好反映了他的诗作是徘徊的,是在自然人与社会人,理想社会与现实社会,个人理想与人生厄运,儒生与释子,诗歌意境与真实情景诸多方面矛盾内在冲突的选择和展现上的徘徊,这也是贾岛文化生生不息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6.
莫根虎 《江南论坛》2006,(11):12-12,18
一、和谐社会不是无矛盾的社会。而是发展与矛盾的统一体。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的一个阶段,而任何一个阶段,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没有矛盾就没有社会,没有世界。没有矛盾就没有发展,没有前进。即使进入共产主义,矛盾也仍然是存在的。如果对这个问题认识不清,将会在实践中失去动力,丧失信心。  相似文献   

7.
当前,美方挑起贸易战牵动人心。究其本末,可以发现“贸易战”或者“贸易摩擦”只是表相,远非中美博弈的全部内涵。当前,中美之间存在三重矛盾:经济矛盾、政治矛盾和文明冲突。这三重矛盾的影响层层递进,反映了中美之间的深刻矛盾,仅就贸易摩擦来理解和分析中美关系,有可能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应对。  相似文献   

8.
人与自然关系从本质上说,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它是人类生存所面临的基本关系,是人类文明的基本内容,它不仅可以从不同层次影响和制约人类的生存,也会因人的能动作用而不断发生变迁。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视角看,人与自然关系在外在分离甚至对立的大框架下,经历了从以自然为主导到以人为主导的历史嬗变。在此过程中。随着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冲突与协调冲突的张力下,从自然威胁人类生存的激烈冲突逐渐演变为人类威胁自然进而威胁自身的激烈冲突。这种状态迫切需要在生态文明的框架下,通过推进人与自然关系从外在分离状态向内在融合状态的跃升得以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9.
程建华  武靖州 《生产力研究》2007,25(8):F0003-F0003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人类通过自身或外界的力量对自然进行改造利用的动态过程。这种改造利用在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矛盾。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不断增强,随之而来的矛盾也日益凸显,并越来越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为了实现人类文明的可持续性,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自然的条件下改造和利用自然,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从必须办的实事做起 是价值目标与现实的社会历史过程的统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无差别无矛盾社会。它不是静态的完美,而是动态的协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能够提供一种不断解决矛盾和化解冲突的机制,包括顺畅的社会流动机制、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安全的社会保障机制、有效的矛盾疏导机制。我们既要坦诚地承认社会矛盾特别是社会收入分配的差距,又要努力地为解决这些矛盾、缩小这些差距而奋斗。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个体与团队动机综合理论模型,利用375名下属和92名领导配对问卷,基于3个时点收集数据,研究了员工矛盾思维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关系冲突的调节作用和员工跨界行为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员工矛盾思维正向预测其创新绩效;员工跨界行为中介了员工矛盾思维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关系冲突负向调节员工矛盾思维与员工跨界行为间的关系。此外,关系冲突进一步调节了员工跨界行为在员工矛盾思维与创新绩效间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浅析化解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对策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秀卿周云  赵琳琳 《时代经贸》2008,6(2):F0003-F0003
由于国家1983年出台的土地承包政策与1998年出台的新一轮土地承包政策不连贯,导致一部分农民可能一生得不到赖以生存的土地;前些年土地收益不好,还要交各种税费,致使一部分人弃地进城打工,2004年以后,由于国家出台了“两免三补”政策,受土地补贴效益的驱使,这部分人又重新回来要地;户口迁移、婚嫁等原因也引发土地矛盾。这一矛盾已成为目前农民上访的主要原因,也加剧了农民同村干部之间的矛盾。可以说,农村土地问题是农村社会矛盾冲突的总根源。因此,解决土地承包纠纷,是建设和谐社会、保持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如何正确认识组织管理中的冲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永波 《技术经济》2001,20(5):12-13
冲突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发生于社会生活交往的一切层次。在管理实践中一提到“冲突” ,人们想得更多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避免组织内外的各种冲突。但作为一个现代管理者则应学会驾驭冲突 ,最大限度地利用冲突的积极价值 ,激发组织创新 ,为现代组织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一、正确认识冲突任何一个社会组织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冲突 ,那么 ,组织中冲突的含义是什么呢 ?冲突可以定义为一种过程 ,这种过程肇始于一方感觉到另一方对自己关心的事情产生消极影响 ,这是一个广义的定义 ,它描述了相互作用变成相互冲突时所出现的各种活动。…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是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的重要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理论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分析和研究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对于化解新时期各种人民内部矛盾,妥善处理改革中各方面利益关系,为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有力支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当前干群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利益需求与分配的矛盾。在现实生活中,群众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的切身利益。利益需求与分配的矛盾是干群关系中最为突出的矛盾。一是社会分配不公,拉开了干部群众之间的距离。二是群众利益得不到应有维护,损害群众利益的事情时有发生。三是干部、群众所代表的不同利益的事情时有发生。三是干部、群众所代表的不同利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冲突。四是由于社会生产力还不够发达,物质资源有限,有时难以满足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要求。这些问题的存在,为干群矛盾埋下了伏笔,有时还导致干群矛盾激化。  相似文献   

16.
中央把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试点作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社会的探索途径。而在建立可持续发展城市过程中,包括自然资源在内的环境与经济的冲突是一对内在的、固有的矛盾,如果不分析传统经济学在描述这一矛盾时的缺陷,不对这一矛盾作本质上的解构,就无法找出其冲突的根源所在,从而也就无法探索出可持续发展城市的有效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冲突具有正功能和负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冲突具有保证社会连续性、减少对立两极产生的可能性、防止社会系统的僵化、增强社会组织的适应性和促进社会的整合等正功能。以社会冲突理论为根基,通过社会冲突理论的运用,分析经济法行为边界的甄别,并对其偏失性提出矫治对策是论述的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18.
权利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的意愿表象,自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着不断的冲突.在西方的现代社会,尤其是以美国为主的法治国家权利冲突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权利的绝对化带来的恶果。鉴于此,学界相应的推出了权利相对化的理论。那么,是否相对的权利就能够化解权利的绝对化带来的社会中“孤立人格”、“冷漠的人际关系”与因个人绝对权利的强调带来的社会纷争不断的矛盾呢?在中国社会维度内权利的冲突的原因是否与西方国家的权利冲突的原因一致呢?  相似文献   

19.
《经济研究》2017,(8):140-154
市场取向的改革本质上是利益结构的调整,改革中的利益冲突不可避免地会引发类似于罢工、群体性事件等社会冲突现象。本文通过匹配地区社会冲突、制度和企业决策数据,考察了社会冲突、制度对企业风险承担决策的影响,我们发现:(1)社会冲突加剧会减小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但是制度与冲突的交互项为正,良好的制度可以缓解社会冲突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冲击;(2)通过将制度细化为契约制度和产权制度,结果发现产权制度本身对于中小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提高作用更加明显,但是在缓解冲突的负向冲击上,契约制度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3)制度对于社会冲突对企业风险承担负向冲击的缓解作用在民营企业中更显著,但是随着2008年经济刺激计划的推行,市场化进程放缓和中小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有所下降,制度的润滑作用也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20.
伍婷婷 《时代经贸》2007,(8Z):46-47
多边环境协定与WTO多边贸易体制的矛盾和冲突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对该矛盾产生的根源做出了理论上和实践中的分析,阐述了二者在实体规则和争端解决上的冲突表现,并结合国际实践就解决对策提出了作者的见解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