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资源不再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技术、管理的制约作用也日益减弱的背景下,资源正日益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瓶颈.2008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改革自愿税制度,完善资源有偿机制".在多方呼吁改革资源税的大氛围下,资源税改革的利弊究竟如何呢?笔者以此为视角,探讨资源税的改革.  相似文献   

2.
在资源不再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技术、管理的制约作用也日益减弱的背景下,资源正日益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瓶颈。2008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改革自愿税制度,完善资源有偿机制”。在多方呼吁改革资源税的大氛围下,资源税改革的利弊究竟如何呢?笔者以此为视角,探讨资源税的改革。  相似文献   

3.
随着资源日益稀缺和环境恶化,资源税税制改革势在必行,资源税改革的主要方向是扩大征收范围、提高税率和改变征收方式。资源税改革必然会对社会经济产生较大影响,主要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中国资源税税制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近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背后,是资源的过度消耗,能源的枯竭,严重的环境污染,作为反映资源稀缺性而开征的资源税因税率过低、计征方式不合理等问题而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资源税改革已迫在眉睫。文章首先说明了资源税改革的必要性,其次分别在宏观和微观层面讨论了资源税改革后的积极影响,并对相应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张德志 《当代经济》2010,(15):58-59
本文主要对我国资源税改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概述我国资源税改革必要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资源税改革的影响,并提出有利于完善资源税改革、强化其作用的建议.针对现阶段资源税改革所具有的局限性,提出与之相配套的其他财政政策手段,它们的配合使用可以建立起系统完善的资源环境税体系,切实发挥资源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资源税的功能缺陷研究及改革建议——以榆林市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资源税是以自然资源为课税对象的一个税种,具有增加财政收入、保护资源环境、调节企业级差收入、调节利益分配关系等功能。然而,由于我国的资源税制度并不完善,制约着其应有功能的发挥。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还在继续扩大和发展受资源环境刚性约束越来越强的今天,资源税的功能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以榆林市为例,检验了我国资源税的功能,并提出若干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资源税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资源税作为中国资源税费制度的主体,应该在保护环境、引导资源合理使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中国的资源税改革已经超出了税制优化本身的意义,背后隐含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内涵。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日益凸显的形势下,利用资源税制有效保护农地资源,是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选择。本文基于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理论分析了将农地资源纳入资源税体系的必要性,并从政策导向、立法成本、经济社会条件等方面对具体改革路径进行了可行性论证。最后,以公平与效率原则为指导提出改革的基本框架:在资源税中增加农地资源税目,形成以从价计征为主、从量计征为辅的税制体系,从而有效地保护我国珍贵的农地资源。  相似文献   

9.
资源税改革中的税率选择:一个资源CGE模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资源税改革一直受到社会各方关注,目前相关研究成果多集中于定性分析,对资源税税率的设置更缺乏定量研究.本文构建资源CGE模型,引入资源账户,通过枚举法对资源税对资源税税率设置的合理范围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资源税税率设置的合理区间.研究结果表明:如资源税税率设置合理,可以有效增加资源税税收收入,大幅减少资源消耗,增加社会福利,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江伟 《经济研究导刊》2014,(26):180-181
以资源诅咒理论及世界某些资源丰沛区域经济发展实例为出发点,从新疆资源丰沛度描述、工业结构及资源开发中存在的寻租现象等方面验证了新疆资源诅咒存在的现实性。再论述了新疆矿产资源补偿分析的现实情况,并对资源税改革前后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在新疆进一步开展资源税深化改革不但意义重大而且势在必行的结论。最终从逐步提高税率、扩大征税范围、加强监管及政策研究、进一步强化资源税功能及流向监管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对策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资源诅咒的视角,计算我国29个省区2000~2015年的资源诅咒系数,并根据经济发展和资源禀赋偏离程度的大小将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分为资源诅咒高危区、资源诅咒严重区、资源诅咒边缘区和非资源诅咒区4类,以此为虚拟变量,选取固定资产形成额、社会就业总人数、能源消耗量、资源税总额等经济指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资源税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对比分析在资源诅咒程度不同的地区资源税经济效应的差异。结果表明,资源税对非资源诅咒区的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对资源诅咒区经济发展则具有拉动作用,且资源诅咒程度越深的地区,征收资源税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大。根据以上分析,我国资源税的改革应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通过与其他税种相互协调,不断增强其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功能。  相似文献   

12.
自然资源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基本保障,现行资源税曾对调节资源级差、公平企业税负、筹集地方财政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税的不足凸显出来,这不仅影响到国家的资源性产品经营收益与税收收入调节功能的失衡,更为严重的是导致了资源的盲目开采、严重浪费和环境生态破坏的后果。本文对我国现行资源税的不足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有针对性地从立法意图、征税范围、计税依据、提高征管水平等方面提出了几点具体的改革与完善建议,促进资源税在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资源税改革与我国欠发达资源富集区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我国欠发达资源富集区的区域特征,分析资源税对欠发达资源富集区发展的有关影响,进而以榆林市为例,剖析现有资源税缺陷对欠发达资源富集区发展的负面作用,最后提出促进这类区域发展的若干资源税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丁宁  程宏伟 《当代经济》2010,(12):112-113
资源企业不仅要缴纳与其他企业相同的所得税、增值税等共性税,还要缴纳资源企业所特有的资源税.如何合理确定资源企业税收结构,保证资源企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国家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资源战略目标是亟待解决的热点和难点.本文从资源税改革、共性税调整和税收结构优化等角度进行了文献的归纳论述,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国务院日前批转了发改委《关于2011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积极推进成品油价格市场化改革,加快输配电价改革,择机实施居民用电阶梯电价,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关系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扩大资源税改革实施范  相似文献   

16.
在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资源开采主体的多元化,国家对资源价格的控制不断放宽,国内外市场融为一体,经济发展周期性地波动,价格水平也在不断变化,资源税从量征收方式的客观环境已经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资源产品价格由市场决定,或者根据市场价格调整,价格波动的频率加快,幅度变大,资源税改革的必然性和重要性。本文从资源税的征收目的出发,探究从量定额和从价定率两种征收方式的优劣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资源税的改革势在必行,矫正资源开采的负外部性、加大资源税对经济的调控力度是资源税改革的总体思路.但是资源税改革的方向和具体设计尚需要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资源税外的相关税费也需要认真梳理并进行相应调整.资源税的改革要充分酝酿,科学设计,不可操之过急.  相似文献   

18.
《环境经济》2008,(2):7
财政部近期发布消息,资源税的计征方式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据透露,原油改革的税率定为10%,先按5%开征。此举意味着现在我国一吨原油征收固定资源税的历史即将结束,资源税率将与天然气、原油价格挂钩,从而与资源所在地分享高油价。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车长波表示,我国原油资源税一度每吨只要8元,迄今,历经调整仍在每吨最高只有30元,相对于油气巨头一吨4500元左右的实现价微乎其微,此举导致资源开发成为我国暴利行业。  相似文献   

19.
齐晓琳 《大陆桥视野》2013,(20):45-45,47
资源税改革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提高资源税的税率,扩大征税范围,对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积极影响。我国资源税改革已基本明确方向,即将从量征收改为从价征收,建立资源税收入随资源收益变动的调节机制,并适当提高税率水平。本文在分析我国资源税现存问题的基础上,从宏观角度分析了资源税改革后对我国经济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改革我国生态资源税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定义了生态资源税,指出生态资源税包括生态物质资源税和生态环境资源税,改革现行资源税费体系,合并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扩大生态资源税范围,调整生态资源税税额,开征全民生态环境资源税,环境污染制度化,从而实现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合理调节资源级差收入,最终能促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