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9月6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再次重申了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选择,明确了中国和平发展的对外方针政策以及国际战略定位。《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发表后,随即在国际社会引起广泛反响,有关中国崛起与所谓"中国威胁"为议题的讨论在西方媒体展开。中国改革开放发展战略实施30多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强国的雏形已然显现,被国际社会普遍视为崛起的大国,  相似文献   

2.
政党外交工作是党的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也是中国总体外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确立,中国政府积极实施政党外交,这不仅表现在政党外交工作日趋理性、自觉和务实,而且,政党外交的内涵和手段也在不断地拓展、丰富和多样化。政党外交对于中国推进和平发展战略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2005年中国首次发布《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2011年9月6日中国再次发布《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向全世界公布中国和平发展的战略。中国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战略,不仅对全球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产生重要影响。重点分析了中国和平发展战略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影响:(1)中国的和平发展,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本身就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中国的和平发展,推动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利于创造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良好政治经济环境;(3)中国的和平发展,推动了全球资源合理有效配置,有利于提高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实际成效;(4)中国的和平发展,提倡的是国际合作,有利于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协同。  相似文献   

4.
21世纪,随着中国的发展、崛起进程加快,中国日渐踏进国际“深水区”,成为国际舞台的主角,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国际社会也将对中国充满新的期待,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将更加复杂,这要求中国调整自我,树立全新的外交理念,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在和平崛起的大背景下,中国应追求四大外交理念,可用八个字来概述:和平、发展、参与、责任。  相似文献   

5.
阎聚峰  牛素珍 《经济论坛》2004,(19):146-147
温家宝总理在美国哈佛大学作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中,第一次向外界清晰明确地用“和平崛起”的概念为未来的中国角色定位。这种崛起绝非脱贫意义上的崛起,而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向中等发达国家意义上的崛起,是综合国力全面提升、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意义上的崛起,是在与世界各国实现共同繁荣意义上的和平崛起。坚持走和平崛起道路,这是中国顺应时代潮流而提出的以国内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础,以对外经济关系发展战略的调整为重点,广泛涉及内政外交、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的长期的、全方位的战略。  相似文献   

6.
梁桂全 《新经济》2009,(1):64-64
“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一个非常重要的责任就在于探索经济国际化:必须牢固地确立和平发展战略;提升自己的国际竞争力;构筑包括海洋文化创新在内的文化软实力;实现科学发展与和平发展有机结合。广东或许可以为中国走向世界提供新的想法、理念和模式。”  相似文献   

7.
赵梅  何洪伟 《经济师》2008,(11):46-47
和平发展是中国的大战略,但和平发展不是和平理想主义,不断发展的国家利益需要强大的军事实力来保障,文章从这一论点出发,对我国军费的合理规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军费投入质量效益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一个拥有13亿人口并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中大国,以何种方式实现发展,走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都必然会引起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党的十七大报告向世界全面阐释了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新理念。它向世人宣告:中国正在走的是一条人类文明进步的全新道路,并将始终不渝坚持走下去。这是中国共产党正确把握时代潮流和基本国情,科学总结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借鉴世界大国发展的经验教训,对中国发展道路作出的战略抉择和庄严承诺。  相似文献   

9.
张可 《经济视角》2012,(4):125-12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在不断提升的同时,中国的外交政策也不断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和谐世界”观点的提出,反映了中国新时期外交发展的新思想和新变化,是中国外交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它继承并发展了邓小平的外交思想。从“和平”到“和谐”,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在新时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9月24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了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作了题为《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和平发展》的发言。  相似文献   

11.
白云 《时代经贸》2012,(20):60-60
新时期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只有营造良好国际发展环境,才能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创造条件,这是中国发展的特殊国情。那么如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成为接下来要探讨的问题。本文主要通过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以“和谐世界”的新理念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及以“和谐世界”的新理念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斯秩序的建立来营造良好的国际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石油安全问题的凸显,我们不仅应大力开展能源外交,拓展海外供应基地,强化海权,构筑油道,加强国际合作,而且还要开源节流、结构多元,并以石油战略储备为中心.以"石油金融"为载体,以"风险采购"为切入点,构筑应付油价暴涨和短期供应中断的风险屏障体系,做到两翼并举.同时应把转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氢经济作为战略中心付诸实施,即要确立"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石油安全战略,走上和平发展的能源之道.  相似文献   

13.
中亚石油合作与中国能源安全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的和平发展战略越来越受到能源瓶颈的制约,能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如何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已经成为关系和平发展战略能否实现的战略性问题.中亚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中国加强同中亚国家的石油合作,可以解决中国石油短缺、对外依赖度高、进口单一的问题,是中国规避石油进口风险、提高能源安全水平的战略选择之一,对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观察中国的国际环境、国际地位和发展机遇的切入点有六个事件:我国成功举办奥运会,标志着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崛起的象征;我国成功应对金融危机,展现出“赶日超美”的势头;亚丁湾护航和利比亚撤侨事件,标志着中国有全球利益需要保护;20国集团取代8国集团,标志着以中国为首的新兴经济体被推到全球治理中心;钓鱼岛事件和关国航母进入南中国海和黄海,引起中国强烈反应。我国的国际环境处在“机遇空前”、“挑战空前”,机遇永远大于挑战的时代,面对复杂的局面,我们的对策是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在今后一段长时期内,我国会经历“成长的孤独”和“成长的烦恼”时期,我们要坚持邓小平同志“在体制内成长”的决择,实现和平崛起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5.
新型工业化是中国实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新型工业化,是属于战后兴起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体的世界笫二轮工业化,较之发达国家在18和19世纪实现的世界笫一轮工业化,是迟到的工业化。其主要特征是,它是信息化时代的工业化,有巨大后发优势可以利用。新型工业化将导致中国崛起。“崛起”的经济含义就是把我国二元经济转化为现代化经济,把几亿农民转移到工业和服务业,把中国建成世界级制造业基地之一。实现新型工化的手段,决不像传统工业化那样靠殖民战争和掠夺,只能靠国际合作: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对外贸易、共享市场等,这就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所以,“和平崛起”战略,是新型工业化的惟一选择。  相似文献   

16.
作为新兴的全球性经济和地缘政治大国,中国对于一些大国而言,不论是在全球体系上,还是在次全球体系(区域)上都是一个政策性的困难抉择。对于如何构建与这些在中国外交总架构中居于"关键"地位的全球性大国的关系,中国新一代政治领导人提出了无论是在国际关系理论上,还是在近现代国际关系实践上都具有创新内容的"新型大国关系"的构想。这一构想在很大程度上是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两大主题"论断的逻辑性结果,也是在中国经济和地缘政治实力日益增长的情况下作出的蕴含着中国古代哲学"和而不同"和战略智慧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理性选择。这一构想有助于中国坚定和平发展的崛起新路径,同时也为其他新兴大国共同参与全球体系重塑和世界新秩序的构建打开了便捷之门。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有可能使美国在中国经济外交与外交攻势的双重作用下,接受中国的"和平崛起"的理念,弱化视中国为安全与战略"威胁"的观念,从而有利于世界力量的和平转移与全球体系的和平转型。在此层面上,新型大国关系的构想无疑有助于打破人类几千年历史上大国崛起与战争形影相随的宿命,对推动全球力量的和平转移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梯度理论研究——在科学发展观语境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发展的梯度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领域。研究这个新领域,有助于对我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社会的发展作一全景式观照。坚持科学发展的梯度性。也是改革开放30年我党的一个重要战略。科学发展的梯度理论在于从发展梯度的角度阐述科学发展观,研究科学发展的规律,研究科学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的问题,关注科学发展的中间过程状态,论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必然逻辑,探索科学发展过程的创造性和谐,为科学发展的未来阶段提供理论支持。依据科学发展的梯度理论,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以“反贫困”为特征的经济社会发展初级阶段、以“重效益”为特征的经济社会发展跨越阶段、以“讲和谐”为特征的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完善阶段。  相似文献   

18.
世界体系论作为一种理论和方法主要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它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特别是在意识形态斗争弱化,经济竞争加剧,多边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形成的国际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打破了战后西方以现代化为研究对象形成的主流学派经典现代化理论与非主流学派依附论之间的二元对立,具有融合性的特征。中国走的是一条和平发展道路,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为中国的发展研究提供了一个“全球性”的新视角,因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从2004年开始,作为对国际社会不断上升的对中国发展的担忧和疑虑的回应,“走和平发展道路”取代“和平崛起”成为中国正式的官方说法。2005年4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参加雅加达亚非峰会,首次提出亚非闰家应“推动不同文明友好相处、平等对话、发展繁荣,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这是“和谐世界”理念第一次出现在国际舞台。2005年9月15日,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总部发表演讲,全面阐述了和谐世界的深刻内涵,引起与会者的热烈回应,国际媒体予以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此后,在一系列的讲话和中央的政策文件中,胡主席进一步阐述了和谐世界的思想。十七大报告也明确指出:“中困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我们主张,各困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转换的政策取向及效果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历程与实施的三大发展战略密切相关。改革开放前实施的均衡发展战略,改革开放后至20世纪末的非均衡发展战略都不同程度地改变了既有的区域经济格局。步入21世纪后,实施的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导向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将使中国区域经济有更多,更大的发展机遇和空间,可能创造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产业结构,经济结构迅速演进,东,中,西部协调优化和持续,快速发展的新的增长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