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3月,就在两会刚刚闭幕的当天,北京就成交了6块土地,并诞生了三个地王。当时,舆论是一片哗然。进入2011年,这些原本令人侧目的地块集体黯然失色,我们再也难寻"地王"身影,等来的是拍卖土地撤标、流标、底价出让。2012年,土地市场依旧前景不明,"地王"这个词或将渐渐远离人们的视野,那些曾经风光的地王又将何去何从?《安家》杂志记者实地探访昔日三大地王,了解地王当前的生存现状及前途命运。  相似文献   

2.
地王的代价     
正退地?便宜卖?亏本甩卖?还是捂地捂盘继续等待?这是摆在过去两年间天价拿地的开发商面前的一道艰难选择题。在低迷的楼市下,这些当年勇夺地王时多称"看好未来"的拿地者,正在为其曾经的疯狂拿地行为付出代价。5月初,北京市国土局发布公告,收回华美地产旗下的北京雅居乐房地产公司于2009年12月30日以17123元楼面地价、325.25%高溢价率拿下的朝阳区百子湾路14号住宅混合公建用地,并没收1700万元保证金。5月下旬,绿城集团于2009年6月22日耗资36亿元拿下  相似文献   

3.
“地王”频现为哪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王之名足够耸动,给人的印象足够深刻,乃至人们将该地块上建成的摩天大楼直呼作地王大厦。地王现象愈演愈烈1992年10月28日,深圳市政府将位于深南中路、宝安南路与解放中路交会的黄金三角、被地产界誉为投资的地中之王向国内外企业公开拍卖,熊谷组(香港)有限公  相似文献   

4.
正就在7月份一个月内,北京三个地块的竞争备受瞩目,不仅在于地块本身的价值稀缺性,更在于竞得三块地的三家房企。从万柳地块到大兴庞各庄地块再到朝阳区霞光里地块,透过高价拿地的背后均能发现一个规律和趋势,大部分央企和大型品牌民企选择了打酱油,本来不是屌丝反而表现出屌丝一样的观望行为,而真正的屌丝房企反倒是不再犹疑观望,积极抢地,为屌丝的拿地命运打了个翻身仗。从中赫到河北众美再到和裕地产,与众多央企乃至大品牌民企实在属于地产界的弱势群体,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皆因某个项目或某个地块而一举出名,而公司本身并不为人所熟知。  相似文献   

5.
正2007热潮涌动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的2007年,与股市一样,中国房地产市场迎来了第一波顶点。当年全国总价地王中,一线城市只占1宗,其余全部出现在二三线城市,甚至佛山、珠海这样的三线城市也贡献了3宗地王。值得注意的是,当年地王的竞得者中,央企、地方国企和民营企业基本各占一壁  相似文献   

6.
北京万柳地块的争夺,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一出跌宕起伏的戏剧。但让人意外的是,市场上各路看客却是兴奋异常,仿佛卖的不是一块地,而是房地产市场的未来。  相似文献   

7.
在经历了2008年末到2009年初的疲软之后,房地产业犹如一匹脱了缰绳的野马,开始不受控制的暴涨:"地王"频出、房价井喷。老百姓和投资客慌忙收起观望之态,忙不迭将手中的热钱撒向自己相中的楼盘,唯恐一迟疑,转眼间房价又是节节高升。继拍下"广渠门地王"的富力地产后,上半年按兵不动的万科、SOHO也在9月初频频出手,拿下多处土地。而在龙头企业业绩大涨的同时,中报成绩单中出现亏损的房地产企业也在增加。其中,59家房企的营业利润呈现负增长。房地产业从来就没有撕下它的神秘面纱,让人看个清清楚楚,不管是泡沫来袭还是顺应时代经济,房地产业永远是不会降温的话题。  相似文献   

8.
2009:土地市场,按下葫芦浮起瓢盘点清算2009年房地产市场热词,非地王莫属。远记在今年五六月,偏居小城、甚至不太懂房地产为何物的父亲打来电话一阵惊诧:听说北京出地王啦!  相似文献   

9.
四月,房产交易高唱阳春小凯歌,冷清的土地市场却只能低吟涛声依旧。五月,小阳春春暖难阻颓势,土地市场却于近夏之初突显暖意。地价与房价,地市与楼市,像屋檐下一起过日子的两兄弟,你挨着我,我挤着你,有着互为影响的因果关系,在跌跌涨涨的地产深度调整期当中,它们的走势格外吸引人的眼球。  相似文献   

10.
10大拿地     
2007年一年,地产巨头们在全国上演堪称狂热的圈地运动,上海地王广州地王天津地王武汉地王……地价狂飙.地王频出,开发商们正在饕餮一场地产盛宴,一边跑马圈地,一边凭借土地储备从股市迅速融得逾千亿巨资。  相似文献   

11.
怎么评述刚刚过去的2009年房地产市场呢?大概用半年剐性需求,半年投资投机;半年恐慌,半年疯狂较为合适. 年初的时候,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还亟待一场小阳春"暖冬";年末的市场,国务院常务会议却要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  相似文献   

12.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提出坚决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不想两会刚过,总理言犹在耳,北京的土地拍卖市场就诞生了三块地王,创出了北京住宅用地市场楼面地价的历史新高。值得关注的是,通过竞价成为地王的三家企业,均隶属于中央一级的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13.
《商务周刊》2008,(5):66-69
从2008年初以来,上海个别地块成交价格出现下滑,以及万科宣布在上海从元宵节开始九五折售房,引发了关于上海房价终于出现松动的强烈期待。然而,如果没有强大外力的推动,上海房价攻坚战注定难以打响。由于上海大量的房地产企业和政府有着扯不断的渊源关系,因而政府在回收逾期未开发土地上并不会动真格,而只要这些巨量土地短期内不进行集中开发,上海楼市供不应求的虚假僵局仍将维持  相似文献   

14.
正央企和地产一直纠结在公众的目光中。"退地令"出台两年后,央企退出房地产项目的进展依旧缓慢,甚至还出现局部"不退反进"的势头。国务院国资委日前公布的央企退出房地产业务的最新进展是航天科工等27家非房地产主业的央企利用产权市场和加快房地产项目退出,公开挂牌转让40宗房地产企业股权,可是据《安家》获得的公开资料,至少还有51家央企还未如愿退出房地产业务。  相似文献   

15.
随着美国金融风暴的蔓延,世界经济弥散着恐慌气息,而房地产业作为罪魁祸首,更是遭受亿万人唾骂。风暴来袭,国内房地产市场也面临扑朔迷离的局面。  相似文献   

16.
徐旻 《市场周刊》2013,(6):14-15
中国的房地产业终究沦为了一个世界级的笑话。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开放终于被领导者们领悟到应该是摸着砖头过河,于是房地产业被政府举世无双地列为支柱产业。政商紧密联手拆迁被城市居民和农民“侵占”的一片片国有土地,中国年轻的房地产市场呈现出一种陉异的只涨不跌的景象,地产商采取一种白痴而野蛮的商业模式(拿地-建设-销售)赚得坛满钵满,而大地上只留下了一幢幢外形相似质量低劣的垃圾建筑。中国的房地产行业难道注定只能沿用这种傻瓜模式末路狂奔直到崩盘?这似乎是个无解的问题,因为贵为行业领袖的万科地产多年来也只是在物业管理上做了一些不痛不痒的所谓差异化。自从2010年4月7日政府颁布《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陕上涨的通知》(国发[2010]10号)之后,由于文件中首次措辞严厉的明确了“对存在土地闲置及炒地行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商业银行不得发放新开发项目贷款,证监部门暂停批准其上市、再融资和重大资产重组”这样的条款,房地产企业的上市和增发都基本一直陷于停顿。  相似文献   

17.
风云品牌     
《信息与经营》2012,(Z1):184-261
2011年,房地产市场纵深调整,房地产上下游产业遭遇寒冬,但依然有一些企业傲然挺立,强中自有强中手,谁能在逆境中彰显品质的力量?谁能引领行业潮流?最具公信力和权威性的地产年度风云榜不仅表彰品质,更在塑造价值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10月18日,北京房山区一次性拿出1009公顷的51宗地块集中推介。这批地块的总建筑规模达到了94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约766万平方米,商业约176万平方米),吸引到包括万科集团、远洋地产、绿地集团、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近50家国内知名企业参与,成为今年以来北京范围内土地面积最大、质量最好、参与企业最多的一次区域土地推介活动。  相似文献   

19.
事件     
正王健林取代许家印成地产首富9月24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12年《胡润百富榜》,房地产行业首次被制造业超越。在房地产行业,万达集团的王健林以650亿元财富取代恒大许家印成为2012年地产首富。  相似文献   

20.
新政:了无新意地市楼市价格比翼齐飞、疯狂上涨的2009年实在让人印象深刻。随着各方争议声音日渐喧嚣尘上,正如熟知中国经济的分析人士预计的那样,类似2006年那样密集的政府喊话、政策吹风开始频繁在公共媒体上出现。一向嗅觉敏锐的地产界人士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从2005年首次针对房地产市场过热现象进行调控,到200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