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格把握环境规制政策导向,推动中国低碳转型,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深远。基于2010—2020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从绿色技术进步视角探究环境规制对中国低碳转型的影响,剖析环境规制对中国低碳转型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区域异质性特征。研究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对中国低碳转型具有明显正向推动作用,绿色技术进步在环境规制推动中国低碳转型进程中发挥中介效应;绿色技术进步对中国低碳转型的促进作用受环境规制强度门槛作用影响,即随着环境规制强度提高,绿色技术进步对中国低碳转型的推动作用明显增强。进一步检验发现,环境规制对中国低碳转型的影响存在明显区域异质性特征,表现为对东部和西部地区低碳转型具有推动作用,而对中部地区低碳转型发挥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   总被引:85,自引:2,他引:83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其核心为降低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揭示低碳经济是世界发展的趋势,低碳城市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说明低碳城市的构建途径:新能源技术应用、清洁技术应用、绿色规划、绿色建筑和低碳消费.并阐述了低碳城市在中国的实践.  相似文献   

3.
基于价值工程的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军岐 《价值工程》2011,30(22):5-6
低碳经济其实质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经济,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价值工程的思想、方法与低碳经济发展理念相耦合。低碳经济发展涉及到价值取向、组织形式、激励约束和发展手段与工具等要素。我国目前应采取技术带动型、项目带动型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和企业带动型、资本推动型、消费引导型、组织推动型和法律约束型低碳经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黄蕾 《价值工程》2010,29(23):3-4
低碳经济将碳排放权的争夺提到资源争夺的制高点,谁掌握、谁控制了零碳和低碳技术,谁就处于低碳经济的高端地位。故释疑低碳经济,要破解下列三个不等式:一是低碳经济≠"三低"经济;二是低碳经济≠"低消"经济;三是低碳经济≠"低效"经济。  相似文献   

5.
戚敏 《企业科协》2010,(1):24-26
一场以新能源革命和低碳经济为主题的绿色浪潮正在席卷全球。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模式下的碳减排正在成为企业经济与技术融合、创新与发展的热点之一,低碳经济及其碳市场交易机制,既是各行备业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是不同企业创新发展的机遇。  相似文献   

6.
朱悦  张军涛 《城市问题》2022,(10):64-71+81
构建包括STIRPAT模型、调节机制效应和空间计量模型的分析框架,基于2011—2019年中国东部6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探究数字金融助推城市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的多重传导路径,考察数字金融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对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的作用效果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数字金融不仅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而且基于规模效应、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通过纠正资本错配、强化绿色创新和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途径间接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数字金融通过其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促进本地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并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基于研究结果,针对数字金融发展助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双碳”目标实现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2010’中国主流地产产品创新发展论坛于2010年12月27日下午顺利召开。论坛上,绿色低碳议题成为与会嘉宾关注和讨论的热点。随着低碳概念的深入人心。近年来,国内的房地产界掀起了一股低碳住宅开发之风,低碳住宅已经从概念走向现实。本次论坛围绕"绿色低碳"这一主题,畅谈大家对绿色低碳技术探索的心得和反思。  相似文献   

8.
《中国就业》2012,(1):50-50
12月1日至2日,由人社部和世界公共就业服务协会共同组织的绿色就业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就业促进会会长张小建出席会议并作题为《积极探索中国推进绿色就业之路》的主旨发言。他指出,在推进绿色就业的进程中面临四大挑战:一是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绿色经济过程中,无论临时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还是推行低碳经济和绿色技术,都需要解决好相应资金投入和技术更新问题。  相似文献   

9.
基于2000—2020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Super-SBM模型分析了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时空演变趋势,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渐进双重差分模型揭示了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及其时空异质性。研究发现:(1)2000—2020年,长三角地区城市绿色创新效率整体呈现上升态势,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辐射模式由“圈层扩散”向“多核心轴带扩散”转变。(2)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显著提升了长三角地区试点城市的绿色创新效率,且政策效应可持续5年,研究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3)低碳城市试点的政策效应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本城市的低碳治理将对地理相邻和经济相邻的城市溢出“制度红利”,且对地理相邻城市的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更强的激励效应。(4)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激励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受到城市资源环境属性和绿色创新效率属性的影响,其在非资源城市和高效率城市中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正>发展绿色经济,既要改变我们生产方式,也要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要从政府、经济、技术三个层面开展合作国际上很多人提低碳经济,非常热点的话题。我们提绿色经济,是不是要标新立异。绿色经济就我个人的理解,是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三者的结合。最终的目的是要达到任何自然的和谐相处。所以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中国发展低碳经济要有我们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自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之后.绿色低碳热潮,快速向我国家电市场席卷而来,绿色低碳空调、冰箱、洗衣机、热水器等产品蜂拥出现。更为重要的是,在全球经济朝着绿色低碳化转型过程中,家电产品和技术也面临着新一轮的升级改造。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正处在从经济复苏迈向新的发展阶段的关键时期,绿色发展是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重要结合点。以能源与环境技术、绿色低碳技术为代表的绿色技术创新和以绿色经济制度体系构建为代表的制度创新,将为我国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引擎。本文通过分析绿色创新的特点与正反馈机制,找出创新与绿色发展的关系,并剖析了创新驱动与绿色发展的相互促进机制。最后从实践角度探讨了世界各国的绿色技术创新政策。  相似文献   

13.
“双碳”背景下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作为最大的能源消费市场,出台的低碳标准既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也会改变全球能源格局。随着国家出台的16项节能领域的国家标准,要求各个产业要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对标,推动转型升级,坚持绿色发展思路,不断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增强产品的绿色属性,为中国经济绿色发展赋能。而要想使中国经济发展与全球能源格局重塑进行对接,既要做好低碳标准的制定和落实工作,也要实现低碳标准的国际化,提高低碳标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进而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摘要:本文基于以低碳创新为引擎,低碳形象为导向、低碳管理为支撑、低碳生产为核心的低碳经营管理模式,以新汶矿业集团为例,对新矿集团的低碳创新的绿色开采模式、低碳形象的多元化发展模式、低碳管理的EMC与能效标杆模式以及低碳生产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并从经济、环境、社会效益三方面对其产生低碳效应进行了相应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低碳经济潮流下,2010“中国碳税税制框架设计”的出炉,拉开了中国政府“碳计划”的第一步,引领走向绿色低碳经济,需要一种社会经济机制的变革,包括税制的改革。碳税,正从遥远的设想走进现实。谁要交税?怎么交?征多少?对企业,老百姓,政府有何影响7企业和个人如何应对?本文从这些方面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6.
2009年3月,中国科学院发布了《(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提出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目标,即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5%左右.低碳经济催生新机遇.在全球经济大萧条的时候,各国纷纷自救,其中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把发展清洁能源和环保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通过向绿色能源等产业大量投资,在振兴经济的同时,促进向低碳经济转型,逐步建立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体系和低碳产业结构,形成与低碳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17.
李寒冰 《活力》2013,(5):40-40
【摘要]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到人类生存,同时制约经济的发展。当前,必须改变人类消耗的能源结构,进而发展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低碳经济有利于解决气候危机、能源危机以及经济的持续增长。低碳经济在我国的发展面临很多制约因素,采取有效对策措施,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以实现我国经济的绿色发展之路。[关键词】低碳经济;新能源;低碳技术;碳源碳汇  相似文献   

18.
低碳经济背景下,绿色创新作为缓解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源环境约束问题的重要举措,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以中国知网收录的绿色创新核心文献为样本,综合运用CiteSpace、SATI、Excel等计量可视化工具绘制知识图谱,对国内绿色创新研究领域的文献年代分布、发文作者、科研机构、关键词以及突现词等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绿色...  相似文献   

19.
田原  宋欣迪  吴凯 《物流科技》2022,(20):85-87
煤炭物流运输业对环境有较大污染,是造成生态污染的主要因素。因此,新时期,煤炭企业应积极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和低碳经济理念,积极推动煤炭物流的绿色转型发展,解决当前煤炭物流存在的高能耗、高污染问题,通过加大技术创新、完善基础设施、创新物流运行结构等方式,有效地推动煤炭物流的绿色发展,实现煤炭物流体系的优化。基于低碳经济背景,文章首先阐释了煤炭绿色物流的概念,然后分析了煤炭物流发展的现状,最后提出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煤炭物流转型发展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0.
越绿越赚钱     
互联网引领经济的时代过去了,金融引领经济的时代过去了,那么下一个引领经济的是谁?——低碳经济。这种认识像一种气味在各国蔓延,如果说,低碳经济曾是一句口号,那么金融危机的爆发促使它正在变成行动,依托石油、天然气的高碳经济已面临衰退,选择低碳生活方式,进行低碳消费已成为当下时髦的话题。而寻找低碳经济的商机正成为企业家的新思维——越绿色越赚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