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经济的消费占GDP比重,已连续两年上升.消费对于GDP增长的推动作用,也已连续两年高于投资.这里的一个重大背景,就是当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开始加快的时候,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推动,必将盖过投资和出口,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当今世界的绝大多数国家,消费GDP的比重均较高.  相似文献   

2.
曹洁琼  刘晓宁 《北方经济》2013,(8):70-71,73
产业空心化表现为制造业在GDP中所占比重低下以及制造业的外包.美国重视房地产、金融、消费等第三产业的发展而将大量的制造业外包于其他国家,以致于产业空心化问题日益严重.次贷危机的到来由于没有实体经济的支持而引发了全球的金融危机,因此美国应该考虑是否需要重返制造业.同时,这种产业空心化问题在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应该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3.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已经有1年多了.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极大的损失.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经济衰退现象明显,失业人数急剧增加.中国也成了这次危机的受害者,产品出口困难,失业人员增加.和全世界共同应对美国金融危机,但又要保持国内经济增长的相对独立性是我们应对金融危机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在这场全球金融危机中,世界经济将会发生怎样的改变?中国能否在这次危机的压迫中成为真正的巨人?这场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5.
随着世界性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中国经济的减速也越来越明显。中国经济自2003年以来曾连续5年保持了两位数以上的高增长。中国国家统计局本月20日公布,今年第三季度中国GDP增速为9%,显示经济来了个急刹车。主要原因是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低迷,中国的出口大幅度下降。此外,设备投资和消费也出现了不安因素,中国经济迎来了转折点。  相似文献   

6.
【英国《金融时报》11月12日】中国经济改革的未来之一:全球金融危机后的世界 全球金融危机的高峰似乎已经过去:中国第三季度GDP增速回升到8.9%,美国道琼斯指数再度突破10000点。世界经济已经开始从危机中复苏,至少在即将过去的2009年。  相似文献   

7.
观点集萃     
《产权导刊》2013,(8):47-49
最近半年多来,国际投资者一直在讲,中国经济是当前世界经济的一个重大的风险区,甚至是最大的风险。理由是从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到现在,中国经济的信用总量加债务总量,占GDP的比重从100%上升到200%。因此中国经济必须进入一个去杠杆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将会带来经济社会的动荡或冲击。  相似文献   

8.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世界各国经济带来重创的同时,也在影响着世界经济格局,行业调整,企业洗牌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中国经济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显然,1929年以来最严重的危机给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提供了低价收  相似文献   

9.
蔡立娟 《魅力中国》2009,(36):55-56
2007年由美国房价下跌导致的次贷危机,让美国经济遭受衰退危险,并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百年未遇的金融危机,到现在仍然没见底,给全球经济增长带来严重负面影响。中国经济也不可避免的卷入这场危机中。基于此,笔者在分析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中国防范和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08年12月16日,主题为“危机·机会·过冬棉袄”的“中关村软件外包峰会2008”在北京软件出口中心召开,来自中关村外包企业的代表济济一堂,共同围绕着大家关心的金融危机给外包企业带来的危机与机遇展开讨论。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西方发达国家不得不重新审视经济发展格局,不得不重新调整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发达国家的消费更谨慎了,投资更谨慎了,这无疑也冲击了中国外贸依存度很高的出口业,尤其是软件外包产业。  相似文献   

11.
金融危机下物流业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破坏历史罕见,金融危机已经波及到了经济领域的各个角度,包括实体经济.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消费需求严重萎缩、生产严重下滑,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桥梁的物流业当然也受到严重的冲击,物流量出现了巨大的下降.  相似文献   

12.
孙凌宇 《北方经济》2009,(13):73-75
世界经济自2009年1月以来已进一步恶化,经济衰退的严重程度远超人们想象.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国际间经济联系越发紧密,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在这场金融危机带来的灾难中独善其身,中国也不例外.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和产业活动的载体和基石,应该抓住时机进行战略调适以应对这场危机所带来的各种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消费理论认为消费是人类永恒的享受条件和生存条件,消费带来真正的经济增长,因此人们应该把注意力由传统的积累财富转为依靠消费和生产创造财富。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复杂形势下,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外需受挫,内需不足,尤其表现为消费率偏低。马克思的消费理论对于我国扩大消费需求,转变经济增长结构,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具有深刻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后危机时代我们应该坚持以马克思的消费理论为指导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增长。  相似文献   

14.
资本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社会经济根源始终是相对需求不足.虽然引爆具体原因不同.世界经济一体发展的结果使危机的同步性提高,因此高贸易依存度使中国不可能独善.经济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一般阶段,而危机阶段又包括九个段落,并与金融危机密切相关.认识危机、认识中国自身优劣,才能克服危机.但是,克服危机还需要马克思学派的正确理论指导,需要根源中国实践选择突破口和经济杠杆.  相似文献   

15.
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中国和日本作为世界上仅此于美国的两个重要经济体,受这次危机的影响严重.本文在分析金融危机对两国经济影响基础上,对中日应对金融危机的税收政策进行比较分析,力求从中探求到有利于中国今后有效实税收政策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6.
国家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梅新育日前撰文指出,次贷危机已经成为20世纪30年代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大危机以来最大的经济金融危机,由于这场危机中心位于目前把持世界经济政治霸权的美欧,而中国相对境况较好,危机虽然会给我国外向型经济带来一定冲击,但同时也是百年难遇的机遇。  相似文献   

17.
亚洲债券市场与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年前,亚洲爆发了举世瞩目的金融危机,这场危机不仅给蓬勃发展的亚洲经济以沉重打击,而且波及到世界其他地区,被称为"全球化的第一场金融危机".在区域多边框架下,构建包括亚洲债券市场在内的亚洲金融市场,是防范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随着中国经济在亚洲和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积极参与亚洲债券市场的建设,既为中国实现和平崛起提供了良好的金融和经济环境,也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体现了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的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金融危机虽然已经走过了爆发阶段,破坏力已经有所减弱,然而,这场危机所带来的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影响却在日益地改变着这个世界.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如何冷静地认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形象的多样性,并思考如何树立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路径均为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由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衰退给中国企业带来了压力,在危机的重压之下,中国的经济学家和企业家目前更多关注的是危机带来的动力和机遇,意识到只有转型才能实现发展。然而如何才能顺应大势开始深层次机制体制改革?5月15日,由大连市企业发展研究会与《中国经营报》联手打造的2009(首届)大连·中国经济论坛上的思想交锋,使诸多"危机下的思考"进一步明晰。  相似文献   

20.
欧债危机的成因、演进路径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本质上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框架缺陷在金融危机冲击下的一次总爆发.本文就欧债危机的演进路径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判断,着重讨论了危机向银行、非金融私人部门以及美国经济的传导.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带来的直接不利影响是有限和可控的,但也无疑给中国经济的前景增添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