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解析GDP增长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GDP是人们生活中使用最频繁的一个统计指标,但存在对这个指标使用过度的现象,。本文首先从国民经济核算的角度在对GDP指标全面分析后认为:GDP有重大缺陷和偏差,GDP不能区别经济增长的数量和质量,GDP不能反映知识产出,GDP的增加只是一种手段,GDP的增加不能区别经济的表面增加和实际增加。必须正确理解、看待和使用以GDP表示的经济增长率,各级地方政府和部门可以不再计算GDP总量及其增长率,至少应该逐步淡化,盲目追求速度势必会造成宏微观出现反差的不正常现象。  相似文献   

2.
在通常的经济分析中 ,一般用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因此 ,我们也从 GDP开始 ,评估河北省经济增长统计数据的质量 ,并就各产业对河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近年来 ,由于经济增长的偏差 ,而使全省经济总量 (GDP)出现数十亿元的“水分”;三次产业中 ,第三产业的发展有悖常规。一、可比价 GDP的测算对可比价 GDP的测算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方法 1:基于 GDP增长测算方法此法以某年为基期 ,根据可比价 GDP增长率直接测算可比价的 GDP。本文以 1995年为基期 ,设GDPt为 t年按 1995年…  相似文献   

3.
用城市人均GDP标准差、城市人均GDP变异系数、城市人均GDP的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来研究我国23座典型城市经济发展的绝对差异、相对差异和总体差异;用人均GDP与GDP增长率指标的点矩阵图来研究我国23座典型城市经济发展的变化,并结合钱纳里的人均经济总量与经济发展阶段关系理论对我国23座典型城市的经济发展阶段进行划分,并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中国23座典型城市经济发展的差异性逐渐加大;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大体趋势为"人均GDP、GDP增长率双低"→"人均GDP低、GDP增长率高"→"人均GDP、GDP增长率双高"→"人均GDP高、GDP增长率低";代表城市北京的经济发展经历了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工业化阶段、发达经济阶段的初级阶段;中国城市经济的发展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4.
一、经济崛起的基本内容 经济崛起是指在较短的时间内比周边地区的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发展,导致GDP总量有较大的增长和人均GDP的快速提高,经济、社会状况有明显的改变。GDP是衡量经济实力的基本指标;人均GDP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参数;经济增长速度标志着经济实力继续走强的趋势和持续发展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基于VAR和VEC模型,利用1978~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首次把服务业与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纳入统一框架之下考虑它们的动态关系。通过协整检验、VEC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及方差分解分析,结果表明:服务业增长(FWY)与经济发展(GDP)、居民生活水平(RJSR)提高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基于FWY、GDP和RJSR的VEC模型表明长期均衡关系显著,短期偏离不大;GDP是FWY、RJSR的Granger原因,FWY也是GDP、RJSR的Granger原因,其他因果关系不成立;脉冲响应曲线表明FWY、GDP对FWY、GDP、RJSR冲击长期都有正效应,且方差分解表明FWY长期对刑Y自身以及GDP的贡献率都很大,FWY推动GDP的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6.
《广东经济》2013,(5):58
截至4月24日,已有23个省市自治区公布了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GDP)数据,各省市GDP同比增幅均高于全国经济增速7.7%的总水平。与此同时,也有13个省份的GDP同比增速低于去年同期,显示经济复苏势头仍缓慢。继国家统计局于4月15日公布一季度经济数据后,各省市陆续公布了地方GDP、CPI和居民收入等数据。截止24日,已有23个省市自治区公布了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GDP)数据,各省市GDP同比增幅均高于全国经济增速7.7%的总水平。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分析GDP的概念,对我国GDP统计方面存在的局限进行了探讨,强调了GDP核算中知识经济以及绿色经济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对GDP核算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分四部分深入探讨我国财政收入超速的原因,以及在未来新经济环境下各类GDP对财政收入贡献情况的变化。文章以2005年不变价为基点,分析各类GDP(如真实GDP、纯名义GDP等)的数量变化,以及它们各自对财政收入贡献数的变化。从中可以看出,真实GDP的快速增长是促进财政收入高速增长的主导因素,贡献数最高,约为60%左右,而纯名义GDP、外贸GDP、非GDP经济依次为财政收入做出了贡献。但是各类GDP对宏观经济调控杠杆的敏感程度不同,因而其变动幅度也不同,对财政的贡献率在各年份有明显的差异。通过国际比较得出,财政收入超GDP增长的现象,并非我国的专利,一些发达国家和新型经济体也正经历着这样一个特殊的经济发展阶段。如2007~2011年期间,巴西和俄罗斯的财政收入涨幅也远远高于该国的真实GDP的涨幅。  相似文献   

9.
范巧 《经济论坛》2005,(7):35-37
一.GDP及其增长率的技术分析(一)技术分析的假定条件 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GDP增长率包括定基增长率(以某一年GDP值为基础加以计算得出)和环比增长率(以上一年GDP值为基础加以计算的)两种形式。本文将讨论的是环比的GDP增长率,因为环比的GDP增长率在较长的时间内更能反映一国的经济景气状况,而定基增长率虽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但不能更好地体现当年GDP值与以上年度的对比。  相似文献   

10.
齐守印 《经济论坛》2006,(20):13-14
2003年以来,河北经济一直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好势头,2005年GDP突破1万亿大关。与此同时,经济质量也在逐步提高,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逐年上升,从2002年的8.90%上升到2005年的10.23%,3年间提升了1.33个百分点。但是,河北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指标在全国位次居后的局面却没有明显改变,2005年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居第29位。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偏低,制约着我省财政支持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善人民公共福利的能力。假如我省这个比重达到全国地方平均水平(14.4%),2005年我省财政总收入将增加425亿元,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将会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1.
对今明两年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和政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今年经济增长中的一些重要特点 1.经济增长进入新一轮上升期。今年1~3季度,尽管受到“非典”的冲击,GDP增长率仍然达到了8.5%。预计4季度经济增长率会继续提高,运用月度宏观经济计量分析模型预测,全年GDP增长率可以达到8.6%。这表明从2002年开始,我国GDP增长率已经稳定在8%以上,经济运行正处于新一轮周期的上升期。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两次GDP历史数据修订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全面调查获得的经济普查年度GDP数据,为一般年份的GDP数据的核算提供研究基础。国家不仅需要依照这些全面调查数据提高未来年份GDP核算的准确性,还要通过对过去年份GDP数据的调整,使之更好地反映历史的经济增长及其它国民经济活动的实际。从原有的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过渡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之后,中国曾经两次以普查年度GDP数据为基础,对GDP历史数据进行调整。本文对这两次调整的异同及其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3.
传统经济理论认为净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净出口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大的贡献.本文通过对1999-2009年季度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虽然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明显.为了深入研究外贸因素对中国GDP的影响,本文选择1978-2008年的外贸年度数据与GDP年度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协整检验揭示出GDP和出口额、GDP和进口额、GDP和进出口总额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存在着出口额、进口额对GDP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4.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3,(12):F0003-F0003
继国家统计局公布一季度经济数据后,备省市陆续公布了地方GDP、CPI和居民收入数据。南方日报记者日前统计发现,一季度甘肃GDP以同比增长12.9%的增速居首;云南和贵州首季GDP增长12.6%并列第二,以往增速多次位列全国第一的天津首季GDP增长12.5%,与重庆并列第三名。中西部经济增长显著的共同点是由投资拉动,这一背景下,投资效率的提高显得难能可贵。  相似文献   

15.
浙江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自然资源耗竭和生态环境恶化等负效应。事实上,形成这些负效应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一味地追求GDP的快速增长,因为GDP是产品和劳务的总和,不反映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代价。绿色GDP是一个衡量经济增长、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综合指标,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模式。因此,采用绿色GDP是“绿色浙江”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在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有关理论的基础上,以我国股票市场为代表并以股票综合指数和实际GDP数值为研究对象,选取1991—2006年的股票练合指数和GDP的季度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得出结论:股票综合指数与GDP之间具有单整而非协整关系;短期内二者只存在由股票指数到GDP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长期内具有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中国股票市场具有弱型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世界银行公布的2003年中国GDP为1.4万亿美元。而中科院研究环境的首席科学家牛文元撰文指出,可以肯定地说,目前的GDP数字有相当一部分是靠牺牲后代的机会来获得的。有些GDP的增量不但不是业绩,相反是破坏。中国只能走循环经济之路,这才是可持续的发展观,才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科学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服务贸易与世界的交流也越来越多.本文选取我国1985-2006年旅游服务贸易的进口、出口和GDP数据,根据协整理论,分别分析了GDP和旅游服务贸易的进口、GDP和旅游服务贸易的出口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GDP增速显示爆发力经济格局崛起新板块西部增速接棒领跑中国经济 中国曾经“东富西贫”的经济格局正悄然发生变化。截至8月19日,全国31个省区市上半年经济统计数据显示,东部省份GDP增速普遍低于中西部省区,东部省份中,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的GDP增速低于全国水平,而中西部省份的GDP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快杂慢”成为当前经济发展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20.
正欧盟统计局(Eurostat)最新数据显示,欧元区第三季度GDP环比增长0.2%,高于预期的0.1%。数据显示,德国第三季度GDP环比增长0.1%,勉强避免了衰退,法国第三季度GDP环比增长0.3%,略微好于预期。西班牙公布经济稳定增长0.5%,但意大利经济继续萎缩,三季度GDP环比下滑0.1%;希腊三季度GDP环比实现0.7%的增长,此前连续六年衰退使该国GDP萎缩了25%。此外,欧盟统计局周五还确认欧元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