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亚运许广州一个美好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历届亚运会的发展规模看,亚运会几乎达到了奥运会的规模,它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对主办城市的经济产生影响。而举办亚运会的城市往往都是新兴工业化国家,这些城市总是位于经济活动中心,亚运会不仅仅对主办城市当时产生影响,也对整个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这是世界对中国国际地位的肯定,也是历史赋予中国的巨大机遇。从1984年美国洛杉矶开始,奥运会已经显示出对地区经济的强大拉动力。之后,随着国际奥委会对奥运内涵的充分阐释和主办城市的深度挖掘,奥运会又逐渐凝聚了深厚的化内涵,成为主办城市和主办国向世界展示自我形象的舞台,而且这种展示往往开始于申办阶段,  相似文献   

3.
物业公共服务的春天 自2008年以来,中国社会悄然发生着变化,随着奥运会、全运会、世博会等大型赛事的举办,直至目前深圳的大运会,一方面是主办城市综合能力的对外展现,另一方面我们从中看到了更多物业从业者的身影,这不是偶然巧合,从北京奥运会上长城物业的“值得托付”,到山东济南的全运会宏泰、中航等物业公司的介入,以及多家物业企业服务于上海世博园的经历,几乎每一次的城市公共活动,都给物业行业带来了一次新的“春风拂面”。  相似文献   

4.
《房地产导刊》2014,(2):110-110
俄罗斯2013年12月1日发布了2014年索契冬季奥运会的新标志,该标志是根据索契组委会的国际域名设计而成的。该标志采用蓝色圆形小写字体,除奥运五环外再无其它图形,这是奥运会主办城市标志首次将国际域名作为图案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5.
《英才》2013,(11):18-19
在国际奥委会第125次会议上,东京以24票的巨大优势战胜伊斯坦布尔,成为2020年夏季奥运会的主办城市。  相似文献   

6.
王军 《数据》2001,(8):17-17
围绕国际奥委会投票表决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北京市统计信息咨询中心分别于投票前后进行了两次民意调查,调查结果受到政府有关部门与媒体的肯定和关注,由此也引出了一个话题:政府统计部门怎样看待民意调查,怎样搞好民意调查,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为此,记者请有关人士谈了看法。  相似文献   

7.
北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副部长、奥运宣讲团团长徐达近日透露了北京奥运会举办日期之争、奥运会运营经费来源、上海为何没有成为奥运会主办城市等不少幕后故事,引起旁听上海市民的极大兴趣。  相似文献   

8.
7月13日,北京以56票的优势,取得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从举办过奥运会的许多城市的发展经历来看,奥运会对于城市的现代化以及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2008年奥运会的申办成功,给北京的城市建设带来了极大的机遇,也预示出了北京房地产业的良好发展前景,在业内人士中引发了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9.
随着北京2008奥运会的临近,奥运经济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奥运经济是举办城市在筹备和举办奥运期间,以及奥运会后的一段时期内,利用奥运会创造的商机,借势发展本地区经济的一系列活动.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一是直接为举办奥运会而产生的经济活动,如比赛场馆及设施的投资拉动等;二是围绕开发奥运会资源进行的经济活动,如奥运会市场开发的各项内容;三是主办城市借奥运契机,发展区域经济、加快城市建设的各种经济活动.  相似文献   

10.
《政策与管理》2008,(5):29-29
后奥运问题,是指奥运会结束后经济增长的低谷效应。奥运带来的大规模投资让北京的各项经济指标全线飘红。但因为奥运场馆用途的特殊性以及相关产业在奥运结束后调整“船头”的滞后性、场馆、设施都不可避免地出现空置、投资都不可避免地出现“低谷”现象。以北京为例,为提升首都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在奥运会筹备期内,与奥运会有关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超过1800亿元,  相似文献   

11.
国际经验对中国防范“后奥运经济低谷”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2008奥运会的临近,人们在关注赛事准备进程的同时开始关注后奥运经济。奥运会过后,北京是否会像以前一些奥运会主办城市一样陷入所谓“后奥运低谷”,不同人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文章选取比较有代表性的几个奥运会主办城市如雅典、悉尼、亚特兰大、首尔等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其经验教训,指出其中几个城市出现“后奥运低谷”的原因,并得出结论认为:“后奥运低谷效应”并不是定理。从长期来看,奥运会带来更多非经济方面的利益。只要投资规划得当。注意赛后奥运场馆的充分利用,并创造条件使经济基本层面保持良好运行,后奥运低谷是可以避免的。文章还结合中国尤其是北京奥运会的实际,提出对中国的启示意义和一些政策建议,指出中国应当根据自身特殊国情,有效执行预算,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充分考虑奥运会后场馆的改造利用和保持房地产、证券等产业健康稳步发展;最后表达对北京后奥运经济的乐观积极态度。  相似文献   

12.
1894年6月,经过巴黎国际体育会议协商,历史名城雅典赢得了首届现代奥运会主办权。雅典奥运会胜利举行后,希腊人对奥运会表现了极大的热情,想推翻第二届会址设在巴黎的决议,要求将雅典定为奥运会的永久会址。当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顾拜旦,在这个问题上坚持不让。他说,奥林匹克运动是希腊的,也是全世界的。他认为奥运会必须在不同国家举行,才能使之具有国际性和富有生命力。希腊终于被说服,巴黎赢得了主办权。 申请主办第4届奥运会的有罗马、米兰、柏林和伦敦4个城市。柏林由于得不到政府支持被迫撤消了申请,经国际奥委会…  相似文献   

13.
8月8日晚上8点零8分,北京奥运会以“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为主题口号拉开了帷幕。 当天我也提前结束了工作,回到东京涩谷的家中,通过数字高清视频尽兴地观赏了由张艺谋导演执导的奥运会开幕式。 对于因特网行业来说,北京奥运会也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网络盛会。那就是:北京奥运会是首次“全世界所有的国家都能通过因特网来收看经正式授权处理的奥运会内容的盛会”。  相似文献   

14.
云霞 《数据》2008,(7):1-1
6月28日,“鸟巢”落成,这标志着第29届奥运会主办及协办城市的所有37个比赛场馆已全部准备就绪。奥运,这一当代世界参与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展会,正把全世界的目光吸引到北京。  相似文献   

15.
新书推介     
《中国地产市场》2008,(11):75-75
在此书中,著者对后奥运时代中国经济走向表达了精辟的观点。他不仅从宏观上分析了奥运会作为全世界最大的文体盛会对于主办城市经济的影响,而且在微观上剖析了奥运之前中国许多经济现象的来龙去脉及奥运会后的经济走向。在分析奥运对中  相似文献   

16.
任一 《经营者》2004,(7):108-113
<正> 今天,一提起奥运会,所有的城市都会感到兴奋。每届奥运会,都有一堆城市争相申办。回到上世纪80年代前,事情却不是这样的。除非某个城市特别想扬名立万,否则,对奥运会可不会那么热心。一则,因为奥运会当时的影响并不算大;二则,奥运会是个赔钱的大窟窿,而美国人尤伯罗斯却改变了这一切。他让奥运会成了一台赚钱机器,于是也就诞生了神奇的奥运经济和体育经济。  相似文献   

17.
奥运会是当今世界瞩目的文化和体育盛事,举办奥运会对举办城市和举办国的经济和社会的促进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奥运会的准备阶段,由于大规模的投资拉动和因举办奥运会而带来的各类消费需求拉动.举办城市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是普遍现象.而后奥运时期能否利用举办奥运会所产生的综合效应带动社会和经济继续向前发展.最重要的是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与举办城市自身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密不可分: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8.
北京人文奥运的价值期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奥运会已经到了最后收获阶段,充分实现北京奥运会的社会价值,这是举办城市、举办国家以及奥林匹克运动的共同期待。全面认识北京奥运会的社会价值,保证北京奥运会的社会价值得以全面、深入、长久地实现,努力追求北京奥运会社会价值目标的最大化,无疑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19.
北京申奥成功对我国经济的促进与推动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京申办奥运会的成功,不仅是我国体育领域的一大盛事,也必将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弘扬奥运精神的同时,为主办国和主办城市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也日益明显.世界各国对奥运会举办权的激烈竞争,一方面,是为了展示国家和民族对奥运精神的追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通过体育带动经济,提升国家的整体地位和实力.可以预见,"奥运经济"必将为中国和北京带来并创造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20.
奥运会是全球最具影响力和参与最广泛的体育盛会,不仅影响到体育文化产品和服务等产业的发展,将更深层次地影响到主办城市的经济增长,区域经济的发展,进而对主办国家的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