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为什么上市?有没有资格上市?让我们以“纳斯达克”为例,分析中国企业在“纳斯达克”上市中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企业上市利弊共存,该如何权衡这一问题?我认为,上市是必然之路、大势所趋,上市融资便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的发展有两条途径:一条是走产品路线,就是我们现在的一般经营;另一条是走资本路线,就是像我们现在的上市融资。  相似文献   

3.
投入巨资用于赈灾的企业,跟投入三聚氰胺害人的企业居然是同一家?难道他们是人格分裂吗?那些平日标榜社会责任的金融机构,把劣质产品包装上市,酿成全球金融危机,让全世界人民买单,这是负责任的做法吗?2008年是个多事之秋,当这些天灾人祸过后,我们必须从心底反思,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企业社会责任?2009年我们该怎么做?  相似文献   

4.
《厂长经理之友》2012,(11):44-50
企业上市是个大问题。上不上市?怎样上市?需要做哪些准备?可能遇到哪些麻烦?即使成功完成上市,如果上市前的某些准备不到位也会留下无穷后患……请听听这些人讲述他们的上市观……  相似文献   

5.
辛鸣 《企业活力》2001,(11):12-13
七月开始的股市寒流,转眼蒸发掉7000亿的股票市值,浏览上市企业的年报,许多曾经是业绩优良的巨型上市公司转眼间亏损或ST、PT,人们感受投资风险的同时不禁关心:企业的寿命几何?怎样才能建立百年老店?什么才是企业的真正核心竞争力?企业的目标是利润吗?是什么决定了企业生存的高度和境界?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考察中,我们也许可以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6.
企业上市是人们期望办成的好事,尤其到香港上市,也是人们追求的,但到香港上市有什么要求?如何操作?风险如何,这是许多企业想了解的。  相似文献   

7.
投奔新国企     
“新国企的市场竞争力”分论坛上,一年轻女投行人士言称“我也不幸是海外投行的一员”,请教瑞银投资银行亚洲区副主席蔡洪平,“07年我们做了一些项目,包括巨人网络。07年是民企海外上市最多的一年,53家上市企业30几家都是07年上市的。可是08年下半年,IPO基本上没有了。我们主要的客户都是民营企业,主要业务都做股权融资,包括IPO,您作为老一辈的投资银行家,能不能给我们指点,09年没有IPO上市的情况下,我们到底做什么生意?我们是不是应该改行去做别的生意?”  相似文献   

8.
上市,是解决改制企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上市能带来什么好处,是否所有的改制企业都可以上市?对此,本文作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9.
欲向海外上市的中小企业,应选择哪一个市场及何种模式?这是一个较复杂的问题。这不但要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发展战略,而且还要分析上市地本身的条件和环境,比较各交易所的市场准入条件,从而作出正确的选择。这里,我们介绍世界上一些主要接纳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企业的证...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创业板市场,时至今日,依 然没有推出。但随着多个文件 的出台,以及监管部门的多次表态,我们有理由相信,它的正式设立指日可待。北京证券作为中国证监界第一批授予保荐人资格的28家券商之一,对于保荐企业的遴选,也进入了一个关键的阶段。那么,保荐人的责任是什么?其任职资格是什么?选择企业的标准又是什么呢?带着这样的疑问。笔者走访了“北证”投资部的一位高级负责人。 这位负责人说,作为一名保荐人,必须确保申请上市时程序是以专业手法处理,且仔细审核有关文件,上市时采取合理步骤以确定发行人适合上市、所披露的…  相似文献   

11.
何春梅 《英才》2010,(9):94-95
对AIA来说,是上市还是出售更划算?而对中国企业来说,到底买还是不买?AIG到底是香饽饽还是包袱?  相似文献   

12.
东企:激励中国企业去美国上市的原因是什么? 其实,中国企业去美国上市最核心的原因是这家企业在A股还上不了市。比如,优酷是亏损的,它在A股能上得了市吗?上不了!去年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有1/4还在亏损状态。另外,这些企业在投资的时候做的是境外结构。在A股也上不了市。总体上,美股是自发选择好企业的市场。那些自认为是好企业的公司、尤其是TMT(技术、媒体、通讯)及周边的公司都愿意去美股上市。  相似文献   

13.
Q:结合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和企业在过去一年中的现实,请谈谈你觉得什么是企业真正的竞争力? A:以民生银行为例,民生银行今年有两件事:一件比较好,我们在香港成功上市;另一件事,我们在美国收购一家银行,倒闭了,这是坏的。  相似文献   

14.
沈红波 《会计之友》2007,(8X):62-63
上市是企业发展历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抉择,需要企业进行多方利弊权衡。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到海外上市。海外上市将公司置于一个完全陌生的市场环境,原因何在?本文结合海外上市的理论,认为中国企业选择到海外上市的主要动因是融资、提高知名度和改善公司治理。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中小企业》2013,(1):80-80
企业在创业板上市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企业申请在创业板上市应具备四方面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6.
往期回顾     
《中国新时代》2011,(3):125-125
据统计,2010年共有42家中国企业在美上市,占全年美国市场IPO(首次公开募股)数量近25%;与此同时,却有超过1200家企业在A股排队,艰难等待上市。在美上市的成功率超过99%,在最受中国企业器重的纳斯达克上市最快半年,甚至4个月即可。总之,渴望上市的中国企业正前赴后继地“出海打渔”……那么,他们的经历怎样?得失又如何呢?  相似文献   

17.
"虽然我们目前暂处在第二阵营,但我认为,我们是最有可能脱颖而出、成为全国房地产行业领导者的企业之一。"一向低调慎言的吴亚军,在11月5日龙湖(0960.H K)上市路演的一次发布会上放出了藐视群雄的豪言,是什么让她一反常态?  相似文献   

18.
境外上市有利国际化主持人:近几年国际资本市场持续低迷,许多原想到境外上市的民营企业犹豫不决,现在去海外上市是不是最佳选择呢?谭永元:重要的是先要明白上市以后干什么?如果大家去香港上市是为了赚钱,绝对不是好时候。好的公司未必要上市,你吸引投资,也可以把公司慢慢做大。什么时候考虑上市,应该是你准备有一个更大的发展,你准备发展国际性市场的时候。今天这些成长企业一百强,他们在业界名声很响,但是这个品牌到国外或者是海外去的时候,没有人认识。要寻找一个突破,境外上市是非常好的选择。企业上市,除了资金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按照创业板规则的设计原则,创业板上市公司的上市标准肯定会比主板低得多,这加大了上市企业的经营风险;我国投资人普遍缺乏风险意识,这就要求从事证券发行业务的各中介机构应对上市企业各方面的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审查,确保上市企业真正按现代企业制度运作,从而保护全体投资者的利益。注册会计师在国内主板市场上所发挥的作用是众所周知的。那么,创业板市场又给注册会计师行业提出了什么样的挑战呢?注册会计师应如何调整自己以适应创业板市场的需求呢?  相似文献   

20.
融资约束是我国经济中的常态,而融资约束的存在制约了企业和地区经济的发展,股票发行上市能否有效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成为我们关注的问题。本文选取企业上市前后的数据进行了初步的检验,结果发现,股票发行上市显著地降低了企业的投资-现金敏感度,而且这种变化并不能完全由企业上市前后财务状况的变化得到解释,由此,我们得到了上市有助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初步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