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迟忠波 《中外管理》2014,(1):113-113
公司与公司股东的利益是一致的吗?其实,二者看似有相同的利益,但当公司实际运作起来后,人们会发现,有时候股东利益与公司利益是冲突的。甚至个别股东会为了自身利益,损害公司利益。  相似文献   

2.
我国相关法律对中小股东利益保护都有相应的规定,特别是新《公司法》,更突出了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基于现状,仍有进一步探讨和完善的必要。  相似文献   

3.
当更多不具有专业知识的市民进入证券市场成为中小股东时,其利益往往受到来自公司大股东或公司董事、高管的侵害。为保障他们的利益,并为国家经济进一步发展鼓励投资,筹集资金,需要建立与完善有关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的制度。本文将从公司与股东的关系上做理论探讨,并分析部分制度以求更好地保护中小股东利益。  相似文献   

4.
公司合并涉及各方股东的切身利益,从利益平衡角度来看,公司中的小股东的地位比较尴尬,其话语权往往无法得到尊重。通过分析立法和理论上的不足,从股东异议回购请求权、信息披露制度、小股东维权程序三个角度提出完善意见,使小股东利益的保护更加充分与完善。  相似文献   

5.
股东间利益冲突问题的产生,可以系统归纳为四个影响因素:1、股东主体特征及行为模式。每个股东都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效用的不同使行为目标产生分化:国有股东既追求经济目标又追求公共目标,自然人股东既追求货币收益又追求满足感、权势等非货币收益,[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浅析股东对公司财产的保险利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保险法》的有关精神,应明确认定股东对公司的财产具有保险利益,以切实保障参加经济活动的股东在面临不可预测的风险时能够通过保险制度获得补偿,这一点对于我国现阶段的许多问题的解决具有实际的意义。特别是在保护跨国公司中中小股东合法利益的问题上,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开辟了一个保险业务的新领域;同时也使得我国的保险业务与公司,企业的经济活动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在社会的经济活动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8.
张仁建 《会计之友》2007,(6S):82-82
本文结合家族企业情况,通过对股权结构与控股股东的相关理论的回顾,分析了控股股东对公司治理的影响,指出了基于控股股东利益的中国家族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的相关特点。  相似文献   

9.
10.
在上市公司的股东成员构成中,由于少数股东不像多数股东那样总是在公司中占据着控制支配地位,所以少数股东的利益总是暴露在控制股东的强权之下,随时有可能受到控制股东根据自身的经济利益所作出的决策以及其它不正当交易的侵害。本文通过从中小股东利益受侵害的现状以及中小股东权利和利益难以体现的原因出发,提出完善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法律措施,从法律思维和制度层面给予中小股东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时代科技(000611)在现任大股东浙江众禾投资有限公司进入之后,发生了一系列关联方交易和资产重组,其均为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进行的恶意掏空行为,系前后控股股东的利益共谋并体现出小股东控制的股权结构下民营资本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掏空等一系列特点。为抑制此类行为的发生,笔者认为应从制度环境、监管体制和声誉机制入手,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维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相似文献   

12.
从契约的观点来看,企业是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围绕权益的获取和保护所形成的契约网。而传统的股东价值理论认为,企业归股东所有。本文从股东价值理论赖以存在的“资本强权理论”入手,从理论基础上对股东价值论进行反思,并论证利益相关者价值理论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3.
企业重组业务税制中股东利益连续规则是其享受税收递延待遇的一个基本要件,尽管财税[2009]59号文对股东利益连续规则做出了较为详尽的规定,但仍存在不合理或不明确的地方,本文根据特殊性税务处理的经济实质和对股东利益连续规则的要求,拟对财税[2009]59号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大量限售股的陆续解禁,我国证券市场逐渐步入全流通时代,大股东的非流通股获得流通权,其利益与二级市场股价开始联动,而大股东的侵害行为也随之发生嬗变。由原来的隧道挖掘行为,变为全流通后二级市场新的操纵行为。文章据此变化对全流通后大股东与中小股东新的利益博弈格局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截止到2006年3月份,我国境内上市公司总数达到1376家,总市值35341.74亿元,证券市场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上市公司投资总额大比例上升的同时,广大投资者却并没有切实享受到公司成长与发展带来的好处。除了在二级市场上获取股票买卖的差价之外,投资于证券市场的广大投资者并无其他利润可言,  相似文献   

16.
股东利益保护问题长期以来受到学界的高度关注.本文认为,"资本成本约束"是公司股东利益得以保护的最为有效的财务机制.股东依据对企业进行投资的风险程度确定自己的要求报酬率,并以此构成对企业投融资活动等理财行为的极为严格的资本成本约束;企业以资本成本水平为底线进行价值管理,从而确保企业价值的持续增加;通过股利、资本利得等具体的价值实现形式,保障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的顺利实现.实证分析发现,我国企业的股东利益保护情况不甚乐观,近一半数量的企业没有能够实现股东投资的实际报酬率高于股东要求的最低报酬率即资本成本水平.  相似文献   

17.
在并购重组交易中,为了达到降低并购风险、维护中小股东利益的目的,许多企业选择签署业绩承诺补偿协议。但是,现阶段企业由于无法实现业绩承诺导致股价大幅度下跌,致使中小股东利益受到严重侵害的事件屡屡发生,因此业绩承诺补偿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效果引发社会热议。本文选用连续两年未完成业绩承诺的盈方微作为案例对象,从财务指标、股价和超额收益率、大股东减持影响三个方面对业绩承诺补偿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效果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19.
现代企业制度下,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所导致的代理问题使得优先股股东面临着复杂的投资环境。考虑到我国目前尚未建立完善的优先股市场和优先股投资者保护的法律和监督机制,试点期间对优先股股东利益保护的研究非常必要。本文从公司治理角度,结合2014年3月实施的《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围绕着优先股股东与经理层、普通股东股东及其他优先股之间存在的利益冲突进行分析。借鉴国外发行优先股的成熟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探索现阶段适合我国优先股股东利益保护的政策。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中小股东利益受到侵害的现象在企业并购重组行为中频频发生。为了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免受侵害,证监会出台了并购重组双方要签订业绩补偿协议的规定,规定要求被并购方要对业绩产生的差异进行补偿。然而,随着业绩补偿协议的广泛应用,其初衷并没有体现,中小股东的利益依然被控股股东以各种方式侵害。标的公司高估值、高溢价、高承诺是并购重组交易的标配。然而,众多研究表明,三高的背后往往伴随着承诺期标的公司完不成业绩目标、承诺期大幅亏损以及承诺方利用各种掏空手段进行利益输送的行为。本文首先梳理了关于中小股东利益保护和业绩补偿承诺的研究文献,指出现有文献研究的不足之处,以表明本文的研究意义。接着以奥瑞德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签订业绩补偿协议从市场反应和财务状况两个方面对中小股东利益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业绩补偿协议中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