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造假的危害,并以万福生科为例,分析了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环境与动机,提出了防范与治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造假的对策.要加快立法进度,加强执法力度,完善法律环境;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加强公司内部审计与独立第三方的审计监管力度,确保审计的独立性;证监会要加强监管力度及处罚力度,确保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会计信息造假的问题屡见不鲜,严重威胁着国家的经济安全。本文从非上市企业和上市公司两种不同类型的企业揭露并列举了各自会计信息造假的主要表现;从法规建设缺乏与时俱进,追逐非法利益,对会计造假监管不力三方面剖析了会计信息造假的主要根源;从加强法规建设,强化监督力度,国有产权明晰界定,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改革,财会人员职业教育五方面提出了防治企业会计信息造假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3.
孔金双 《北方经济》2012,(22):100-100
本文从非上市企业和上市公司两种不同类型的企业揭露并列举了各自会计信息造假的主要表现;从法规建设缺乏与时俱进,追逐非法利益,对会计造假监管不力三方面剖析了会计信息造假的主要根源;从加强法规建设,强化监督力度,国有产权明晰界定,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改革,财会人员职业教育五方面提出了防治企业会计信息造假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4.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上市公司的内部会计监督功能弱化、审计执业不规范、法规政出多门、证券监管力度不足、处罚的力度也不够大等.为此应加强对上市公司治理,加强会计信息披露监管,严格执法,加大处罚力度,发展和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和建立一个独立的监督机构.  相似文献   

5.
规范化的证券市场离不开规范化的会计信息披露,会计信息披露监管是证券市场有效运行的基础。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监管体系存在包括国家监管方面、行业监管方面的一些问题,其解决对策是:加强法制建设;提高监管部门执法力度;发展和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改进会计信息披露监管体系;建立“四级评估制度”。  相似文献   

6.
樊丽 《中国经贸》2012,(20):269-269
摘要:在审计工作、审计责任、审计监管制度及会计准则等方面,香港与内地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分析香港和内地的差距,总结内地审计机构发展的教训和问题,制定有效措施打击财务造假行为,建立和健全监管机构,对审计责任进行强化和明确,对非法行为加大处罚力度,对监管体制进行完善,加大上市公司财务监管力度,促进证券市场有序、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樊丽 《中国经贸》2012,(22):277-277
在审计工作、审计责任、审计监管制度及会计准则等方面,香港与内地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分析香港和内地的差距,总结内地审计机构发展的教训和问题,制定有效措施打击财务造假行为,建立和健全监管机构,对审计责任进行强化和明确,对非法行为加大处罚力度,对监管体制进行完善,加大上市公司财务监管力度,促进证券市场有序、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上市公司是证券市场的基石,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是整个监管体系的核心.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是个复杂的制度体系,需要从完善管制办法、加大处罚力度、加强证券中介机构的把关作用等多个方面来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管制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9.
会计信息失真中的造假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会计造假问题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会计信息提供者与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之间利益不一致,信息不对称;市场经济体系尚不完善,为会计造假提供了环境条件.常见的会计造假方法有销售造假、资产造假、滥用会计政策等.防范与化解会计造假风险,必须加强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的治理与整顿,建立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管理制度和约束体系,外部信息使用者要提高甄别会计信息真伪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王莹 《辽宁经济》2004,(3):81-81
近几年国内发生的“琼民源”、“银广厦”等上市公司的造假事件,以及发生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能源业巨头“安然”公司的会计造假丑闻都证明了会计信息的披露问题亟待规范。这已不仅仅是我国存在的问题,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加强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已经成为全世界应予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注册会计师审计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作为一种监管手段,是通过外部审计给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真实性扎上一道篱笆。但造假事件表明,注册会计师不仅未能起到审计的作用,还为上市公司造假助纣为虐。既然事后的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不能有效解决问题,就需要建立一个事前的制度安排,理顺审计关系,促使注册会计师忠实履行独立的审计责任,并扼制上市公司造假冲动。那么,能否寻找到一个有效的制度安排呢?我们来构建这样一套制度:设立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保险。  相似文献   

12.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会计信息失真,给决策者科学决策带来了不利影响,同时也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正常运行,解决会计信息失真应采取如下对策:建立新型公司治理结构;坚持《会计法》从源头抓起;提高会计和审计人员素质;建立健全的内容控制制度;加强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3.
安然事件的爆发给美国乃至全世界的证券市场敲响了警钟,同时也让世界各国开始加强对资本市场的监管,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要求,加大了对上市公司外部的监管力度,规范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的披露,致力于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中国的证券市场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和进展,但是在会计信息披露方面仍然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4.
加强上市公司内部会计控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构建一个完备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成为目前我国上市公司面临的重大而急迫的任务。这就要制定科学、配套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体系;建立上市公司内部会计信息质量控制机制;建立内部会计风险控制的应急机制;加大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加强上市公司内部会计控制。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充分、不及时、不规范,其原因主要是巨大的利益诱惑、低廉的违规成本、法规政出多门及相关制度不完善。为此,本文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建立会计信息披露规范体系、监督体系和再监督体系,加强对上市公司的治理、对中介机构的监督,加强会计信息披露监管,严格执法、加大处罚力度等。  相似文献   

16.
张军涛  李想 《科学决策》2023,(10):116-128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是企业向政府和社会公众传递企业自身财务经营等会计信息情况的重要途径,是证券市场赖以生存的基础之一。对会计信息披露有效和准确的监管保证了真实准确和完整规范的会计信息在市场中有效传递,进而保障了证券市场的良性运行。本文通过构建监管部门、上市公司和公众在会计信息披露监管中的演化博弈模型并用计量模型进行检验,厘清三者利益和行为的相互作用关系,探究监管部门的监管选择。研究表明,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监管水平受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和公众监督的影响,应提高监管水平、加大处罚力度,对上市公司分类、精准监管,同时保证公众监督的权利才能达到更好地协同治理成效。  相似文献   

17.
真实性是财务会计信息的首要质量特征,然而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十分严重。在这些失真的会计信息中,除了会计造假便是盈余管理造成的。当前中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问题已经是国内外会计学家、经济学家等广泛研究的课题。盈余管理不同于会计造假,它是一种合法行为,是在公认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合法地进行。从根本上看盈余管理还存在着很大的弊端,所以必须建立和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强化中机构的审计监督功能,培育理性投资者;治理和规范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数量和质量近年来得到了逐步提高,但仍然存在种种问题.文章提出通过扩大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内容、健全和完善会计信息披露规范体系、会计准则制定导向的逐步转变、加大信息披露监管力度以及建立会计师事务所的同业互查机制等途径来提高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相似文献   

19.
我国政府为了治理会计信息失真这一顽疾,采取了包括健全立法、加强监管等一系列措施,但收效甚微,会计造假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2000年,审计署组织力量对1290家国有控股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情况进行审计,发现会计报表严重不真实的企业占68%,有的虚赢实亏,有的虚亏实赢,有的把大量资金体外循环或私设小金库,各类违纪违规问题金额高达1000多亿元.银广夏会计造假案的惊爆,更是让我们看到会计失真和会计造假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毒瘤.  相似文献   

20.
丁萍 《中国经贸》2010,(24):249-250
会计信息造假案此起彼伏,股市人气涣散,追究造假的根源将为遏制这类事件提供有效的解决办法。本文借鉴了COSO对内部控制的概念以及对内部控制环境的界定来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在这方面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法,期望能通过重朔内部控制环境来遏制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