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造假的危害,并以万福生科为例,分析了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环境与动机,提出了防范与治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造假的对策.要加快立法进度,加强执法力度,完善法律环境;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加强公司内部审计与独立第三方的审计监管力度,确保审计的独立性;证监会要加强监管力度及处罚力度,确保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唐鸿英 《改革与战略》2005,(11):120-121
虚假会计信息的泛滥,严重扭曲了股票的价值,扰乱了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和市场经济秩序,造成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甚至危害国家经济的发展。会计信息造假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利益机制的导向作用则是企业管理当局进行恶意造假的某种必然选择。因此,要加强对企业管理当局的管理和监督。  相似文献   

3.
财务造假事件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时有发生,对广大利益相关者尤其是投资者造成巨大损失,对市场监管提出迫切要求。本文介绍了万福生科造假的过程,着重分析财务造假的手段,并借此对防范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加强市场监督,保护投资者利益提出了一些想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4.
雷少鹏 《湖南经济》2000,(10):22-23
一、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现状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现状究竟如何呢 ?笔者不敢妄加评说,还是让事实说话吧 !  案例之一:“渝钛白”事件   1998年 4月 29日,重庆渝港钛白粉有限公司公布了 1997年的年度报告,其中将 1997年度应计入财务费用的借款即应付债务的利息 8064万元资本化计入钛白粉工程成本;欠付中国银行重庆市分行的美元借款利息 89.8万元 (折人民币 743万元 ),而钛白公司未按权责发生制原则计提入帐,两项共影响利润 8807万元。   案例之二:“琼民源”真相   1998年 11月 12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  相似文献   

5.
一、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造假的目的及成因 1.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造假的 目的我国上市公司造假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银行业被大量的呆账坏账牢牢困住时,证券市场的建立为处于严重“缺血”状态下的国有企业提供了广阔的融资空间和渠道,因此骗取上市资格是股份公司作假的首要目的;其次,是配股的诱惑。上市公司对货币资金的需要是持续的,为了获得配股以达到规模扩张的目的,往往不惜包装会计数据,  相似文献   

6.
7.
会计信息失真不仅不能正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也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本文从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出发,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危害,最后提出防范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王冈莲 《中国经贸》2011,(14):271-272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没有诚信的支撑,市场经济秩序就会陷入混乱,社会经济就不会健康发展。如果市场失去了诚信,那么经济活动将会遭受沉重的打击,必将严重阻碍经济的发展。本文论述了会计造假带来的相关危害及成因,并对解决此类问题应重点关注的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呼唤会计诚信的回归。  相似文献   

9.
万琴 《老区建设》2009,(2):33-34
我国企业会计信息造假案层出不穷,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损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本文对会计信息造假的主要表现形式、危害、原因作了粗浅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揭示了会计信息造假的原因,全面剖析了会计信息造假的动机。针对会计信息造假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即加强会计审核制度建设、实施会计派遣制度、改革干部考核指标体系等措施,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赵杰强 《魅力中国》2010,(35):351-351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重重,严重干扰了我国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给国家、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危害。本文就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改进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张波 《魅力中国》2014,(10):59-59
会计工作关系到企业的财务工作质量,对企业的各种决策等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会计造假行为不仅为对企业的发展带来影响,也会影响整个市场经济的平衡。当前的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造假行为,为了不断促进会计行业和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针对当前的会计造假行为必须进行治理,从源头上加强防范。本文浅述了会计造假行为的危害,以及进行会计造假行为的防范于治理措施,为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会计信息是企业各方利益相关者进行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存在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将导致决策者在做出相关决策时判断错误,从而进一步影响上市公司的利益,破坏整个社会经济秩序.文章分析和探讨上市公司存在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原因,结合相关的理论和实际情况,提出治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几点对策和建议,主要从4个方面分析,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健全民事赔偿制度,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健全和完善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还不够成熟,近年来出现的琼民源的造假、蓝田股份的欺诈、银广夏的虚幻神话等一系列会计造假事件,使人们对会计信息的可信性产生了深深的疑虑,从而引发了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信任危机.因此,深入揭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失真问题,寻找问题的根本原因和对策,以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是我们需要认真探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孙敏 《中国经贸》2012,(18):171-171
通过会计信息可以准确掌握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收支、资产负债以及损益等相关情况,但实践中会计失真情况较为普遍。本文首先总结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之后分析了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会计信息是连接上市公司和资本市场的纽带和桥梁,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将直接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和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本文以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内容为基础,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会计信息是指通过财务报表、报告或者附注等形式向信息使用者呈现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具有决策有用性,这首先就要求保证其真实性。但近年来,我国的某些公司或单位大量存在着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问题,其中以会计信息造假最为多见,这严重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破坏了投资环境和资源配置。因此,如何有针对性解决会计信息造假的问题成了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旭栋 《特区经济》2006,213(10):80-82
会计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核心内容,是证券市场发展的基石。规范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有助于维护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防止和打击欺诈和垄断行为,保障信息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对推动我国证券市场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目前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最能影响会计信息披露的几个关键环节着手,提出了完善会计信息披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利益驱动、融资困难等原因,会计信息造假的现象在中小企业中有一定的表现,对经济活动造成不可忽视的危害,应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完善核算办法,加强监督力度,狠抓会计诚信建设,避免假账出现.  相似文献   

20.
会计信息失真中的造假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会计造假问题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会计信息提供者与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之间利益不一致,信息不对称;市场经济体系尚不完善,为会计造假提供了环境条件.常见的会计造假方法有销售造假、资产造假、滥用会计政策等.防范与化解会计造假风险,必须加强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的治理与整顿,建立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管理制度和约束体系,外部信息使用者要提高甄别会计信息真伪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