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理财》1995,(8)
河南省国家税务局税收滞纳金加收管理暂行办法第一条为了保证国家税收及时足额入库,防止纳税人任意拖欠占压税款,促进新税制的顺利贯彻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税收滞纳金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  相似文献   

2.
易奉菊 《涉外税务》2003,(10):60-63
2001年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第四十五条规定:税务机关征收税款,税收优先于无担保债权,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纳税人欠缴的税款发生在纳税人以其财产设定抵押、质押或者纳税人的财产被留置之前的,税收应当先于抵押杈、质押权、留置权执行。这是税收征管法吸收民法领域的有关概念,第一次在法律上确定税款  相似文献   

3.
《财会学习》2015,(1):8-9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股权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规范税务机关、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征纳行为,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4.
《中国工会财会》2010,(5):61-63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规范纳税服务投诉处理工作,构建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5.
《税收征纳》2007,(3):I0002-I0004
检举纳税人税收违法行为奖励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了鼓励检举税收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新《税收征管法》在立法上第一次提出了“税收优先权”的概念,该法第四十五条规定:“税收机关征收税款,税收优先于无担保债权,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纳税人欠缴的税款发生在纳税人以其财产设定抵押、质押或者纳税人的财产被留置之前的,税收应当优先于抵押权、质权、留置权执行。纳税人欠缴税款,同时又被行政机关决定处以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的,税收优先于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税收优先权制度在立法上的确立明显地超前于税法基础理论研究的现状,对税法学研究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7.
《税收征纳》2005,(9):I0002-I0007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税收强制执行中抵税财物的拍卖、变卖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8.
《草原税务》1994,(8):40-40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以下简称小规模纳税人)缴纳增值税的管理,帮助小规模纳税人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9.
《中国工会财会》2005,(6):57-58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统一纳税人财务会计报表报送,规范税务机关对财务会计报表数据的接收、处理及应用维护,减轻纳税人负担,夯实征管基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纳税人是指《征管法》第十五条所规定的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实行定期定额征收方式管理的纳税人除外。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财务会计报表是指会计制度规定编制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相关附表。前款所称会计制度是指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财务…  相似文献   

10.
《税收征纳》2013,(7):42-45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税收执法督察工作,促进税务机关依法行政,保证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和税收政策的贯彻实施,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防范和化解税收执法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第二条各级税务机关开展税收执法督察工作,适用本规则。第三条本规则所称税收执法督察(以下简称执法督察),是指县以上(含县)各级税务机关对本级税务机关内设机构、直属机构、派出机构或者下级税务机关的税收执法行为实施检查和处理的行政监督。  相似文献   

11.
《中国工会财会》2011,(5):58-60
国家税务总局令第24号2011年2月12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单位、个人依法检举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行为(以下简称税收违法行为)的权利,规范税收违法行为检举管理工作(以下简称检举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2.
《税收征纳》2005,(8):i0002-i0007
第一条 为规范纳税担保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和其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和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3.
《理财》1995,(9)
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纳税暂行办法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以下简称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和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凡符合税法第一条规定的纳税义务人(以下简称纳税人)...  相似文献   

14.
<正>税收征管法修订稿近期做出了较大调整,在原来基础上新增47条,修改67条,总计十一章141条。此次大调整主要新增和修改以下四方面内容:针对个人所得税、房地产税等税制改革的特点,建立对自然人的税收管理体系;完善纳税人的权利体系,减轻纳税人的负担;健全税收征管基本程序,规范税收执法行为;健全争议解决机制,补充争议解决的处理方式。点评:税收征管法的修订,以及传递出来的信息,留给纳税人相当大的想像空间,其中,让人们对权利的向往看到曙光。原有征管法即便有纳税人的权利内容,也基本上是凤毛麟角,显然不成"权利体系",应该说,现行的税收征管  相似文献   

15.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 法律…  相似文献   

16.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理财》2000,(11)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 (以下简称“条例”、“细则” )的规定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条例第四条规定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去准予扣除项目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准予扣除项目是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发生的与取得应纳税收入有关的所有必要和正常的成本、费用、税金和损失。   第三条 纳税人申报的扣除要真实、合法。真实是指能提供证明有关支出确属已经实际发生的适当凭据 ,合法是指符合国家税收规定,其他法规规定与税收法规规定不一致的,以税收法规规定为准…  相似文献   

17.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以下简称“条例”、“细则”)的规定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条例第四条规定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去准予扣除项目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准予扣除项目是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发生的与取得应纳税收入有关的所有必要和正常的成本、费用、税金和损失。  第三条纳税人申报的扣除要真实、合法。真实是指能提供证明有关支出确属已经实际发生的适当凭据;合法是指符合国家税收规定,其他法规规定与税收法规规定不一致的,以税收法规规定为准。  第四…  相似文献   

18.
李文 《税务研究》2022,(10):94-99
基于各种特征,个体会被归类于不同的社会群体,并进而产生不同的社会认同。社会认同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影响个体意愿:一是引发群体间偏见;二是加剧个体对群体利益冲突的感知。在涉税领域可能被激活的主要社会认同包括“纳税人群体”认同、特征不同的纳税人子群体认同、国家认同。其中,国家认同有利于促进纳税人的税收遵从,而其他社会认同则可能对税收遵从具有不利影响。为了提高纳税人的税收遵从意愿,应努力激活有利于税收遵从的社会认同,尽量消减群体间对立,提高税收宣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税收征纳》2006,(3):I0003-I0007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注册税务师的管理,发挥注册税务师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涉税服务和鉴证作用,保障国家税收利益,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20.
<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八条第二款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要求税务机关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情况保密.税务机关应当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情况保密."同时,第五十九条也规定税务机关派出的人员在进行税务检查时,有责任为被检查人保守秘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