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灰色理论的旅游业与国民经济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和影响.应用灰色理论,对安徽旅游业与三产的关联性进行分析,发现安徽省旅游业与第三、第二产业关联性较大,与第一产业关联性较小,旅游业与国民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协调性.进一步分析旅游业对安徽国民经济的影响效果,发现安徽省的GDP对旅游业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旅游业对经济的贡献和拉动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2.
旅游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拉动效应显著。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以贵州为例,分析旅游业与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的关联性和对区域经济的拉动效应,揭示旅游业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3.
旅游业不仅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社会、文化与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是重要的,而且对促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也是十分明显的。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尤其以旅游业增值最快,最能带动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一、旅游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旅游经济作为一个经济性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经济作为一个有机整  相似文献   

4.
以宽甸县森林旅游业与发展经济的关系入手,探讨了宽甸县森林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所衍生出的问题,定向分析出宽甸县森林旅游业对其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2000~2009年辽宁省8县(市)森林旅游业和国民经济发展数据为样本,采用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得出森林旅游业与县域经济发展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县域经济发展对森林旅游产业增长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的结论,并据此寻找辽宁省森林资源丰富县域旅游产业发展的约束条件,最终制定出促进森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旅游业发展迅猛,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第三产业中的龙头产业,但如何推动旅游业创新发展,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旅游业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为确保环青海湖地区以旅游业为主的经济持续增长,切实保证青海湖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运用SWOT评价模型,对青海湖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与挑战进行全面具体的分析,并根据青海湖旅游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这对保护青海湖生态环境及青海湖旅游资源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旅游业既是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不可或缺的元素。同时,旅游业还是综合产业,对其他产业发展具有较强关联和带动作用。加快旅游业发展,对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社会各界对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已有明确  相似文献   

9.
从20世纪七十年代至今,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饭店业迅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近年来,随着饭店数量的增多,饭店逐步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竞争压力也相应增大.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产业融合视角的河南休闲农业旅游资源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融合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迅速,其作用不仅有助于促进传统产业的创新,还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与提升产业竞争力。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对农业经济与旅游经济的发展都将带来更大的机遇。文章首先从产业融合理论出发,对产业融合的功能与效应进行了诠释。从产业融合的视角,对河南休闲农业的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进行调研,通过对2014年河南旅游业发展数据的分析,指出河南目前包括休闲农业旅游在内的多种旅游新业态发展迅速,河南丰富的农业旅游资源独具优势,河南休闲农业旅游业开发亟待加强。并对河南农业与旅游业产业融合发展进行可行性研究,提出河南农业与旅游业具备高度的产业关联性,两者融合发展是经济发展与市场需求的选择结果。基于上述产业融合理念,提出河南休闲农业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