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民事赔偿诉讼的问题与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伯祥 《商业研究》2004,(12):139-141
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民事赔偿诉讼立法是我国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重要内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受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侵权纠纷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其中对虚假陈述民事侵权案件的受理所设置的诸多限制而言,股东诉讼存在许多问题,必须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以尽快建立我国股东民事诉讼法制体系。  相似文献   

2.
《商》2016,(13)
证券市场的稳定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息息相关。虽然我国的证券市场发展迅速,但是由于市场规范和运行机制方面都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我们采取更多的措施来保护它。近些年来,我国证券市场上因虚假陈述而发生的案例不断增多,这些都严重扰乱了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损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合法利益。本文从法律视觉探究证券市场虚假陈述的民事责任,分析证券市场虚假陈述的民事责任性质、主体认定及归责原则并提出自己浅薄的意见,以期待能对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民事责任领域的研究稍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3.
虚假陈述是造成证券欺诈的核心与根源,也是我国证券市场的瘤疾,严重地侵害了广大投资者的权益。我国《证券法》拟在规范证券发行和交易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而因果关系是相关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之一,它不仅属于侵权行为法基本规定内容,而且构成了其他几乎所有赔偿责任构成要件的基础。目前,我国关于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责任中的因果关系较多借鉴了美国证券市场的立法经验,但是相对陈旧的民事侵权责任法理缺乏对规定的解释力,难以发挥司法实践的指导功能。  相似文献   

4.
5.
上市公司因虚假会计信息引发的民事赔偿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虚假陈述行为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扰乱证券市场正常秩序的欺诈手段,且其危害巨大。由于其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查处难度很高。侦查人员应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途径开展侦查,在运用调查访问和讯问等常规侦查的同时,还应结合运用经济犯罪侦查所特有的封存、冻结、会计鉴定等多种措施。  相似文献   

7.
一是投资者对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民事诉讼.不再遵循“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即:投资者无须承担举证责任,只须证明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存在重大失实、遗漏等问题即可。  相似文献   

8.
雷亚男 《消费导刊》2009,(8):133-133
提到证券市场虚假陈述,人们通常想到的是公布虚报利润的财务报表、发布虚假利好消息等诱多性虚假陈述。但此类虚假陈述只是证券市场虚假陈述的一部分,证券市场上还存在一种诱空性虚假陈述,面对市场传闻时,上市公司故意作不符合事实的"否定"表示,以达到打压证券价格收集筹码的目的。如何对此类诱空性虚假行为进行有效的法律规制,将是本文所要探讨的。  相似文献   

9.
张辉 《商业研究》2003,(8):146-147
证券市场的民事赔偿制度 ,被看作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最有效的法律手段。从立法体系概括了我国证券市场民事赔偿的法律机制 ,并结合最高院司法解释就该类案件的受案范围、责任主体、诉讼程序、诉讼方式、管理及赔偿范围等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证券市场虚假陈述行为入手,以虚假陈述的损害赔偿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虚假陈述的损害赔偿的责任主体及实现保障进行了简要剖析。以虚假陈述的责任主体为研究对象,明确除发行人以外,发行人的董事、证券承销商、专业中介服务机构及其相关人员均应对虚假陈述承担不同程度的赔偿责任。赔偿真正实现,投资者的利益才真正得到了回复,权益才得到了保护。本文仅从制度设计层面提出虚假陈述损害赔偿实现保障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12.
梁文捷  韩俊 《华商》2008,(6):48-49
在我国证券立法与司法实务中,基于保护资本市场有效性,规范证券市场行为,保护广大投资者特别是中小大投资者的利益,我国基本建立了以《证券法》及证券相关司法解释和《刑法》为主导的证券法立法与司法体系,对证券虚假陈述行为从民事到行政再到刑事责任的追究都做了相对明确的规范,切实保护了资本市场投资者的利益和证券市场秩序。本文内容将结合我国目前的证券立法与相关司法解释和证券实务,对虚假陈述的法律责任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叶承芳 《中国市场》2011,(5):128-131
在证券市场虚假陈述侵权民事赔偿中,虚假陈述责任主体众多。由于这些责任主体在信息披露中承担的工作及发挥作用不同,他们对于所披露信息真实性的注意义务也不尽相同。因此,针对不同的虚假陈述责任主体应当适用不同的归责原则。对发行人、发起人与实际控制人等应当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对其他虚假陈述责任主体应适用过错推定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14.
涂岩 《价格月刊》2003,(10):36-37
我国证券市场多年来一直饱受造假事件困扰,证券市场上违规违法行为屡屡发生,对投资者的利益造成极大伤害.2002年1月15日和2003年1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发布了<关于受理证券市场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侵权纠纷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及<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至此,人民法院开始受理和审理证券市场投资人以信息披露义务人违反法律规定,进行虚假陈述并致使其遭受损失为由,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民事赔偿案件.  相似文献   

15.
张晓松 《江苏商论》2003,(12):156-158
证券市场波澜起伏,很多投资证券市场的人在各种错误信息的误导下,往往花费大量资金买回一堆垃圾。因此,始作俑者必须对此进行赔偿。本文阐述了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6.
李永锋 《江苏商论》2004,(3):141-142
在美国,最高法院在丹佛中央银行案中否认了私人证券诉讼中10b-5下的协从责任,但证券交易委员会可以提起诉讼追究中介机构在虚假陈述中的协从责任。我国的中介机构和人员对自己的虚假陈述行为承担独立的过错责任,明知发行人和上市公司的虚假陈述行为而不予纠正或不出具保留意见时承担共同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17.
胡茂 《北方经贸》2005,(5):35-36
为稳定资本市场, 保证经济安全运行, 应积极立法追究虚假陈述的民事责任。按其违反的是禁止性规定还是义务性规定可将虚假陈述分为两类, 在法律上应该对其有不同的定义和限制。本文将有法定对市场不得进行虚假陈述的义务也归入参与虚假陈述的主体, 并将参与虚假陈述的主体分为三类。同时本文认为应在法律上按照权责相统一的原则以不同的归责原则来追究参与证券市场三种法律主体的民事责任, 并课以不同的连带责任承担方式和归责原则。  相似文献   

18.
最高人民法院最近公布了《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规定》将于2003年2月1日正式施行。 《规定》共分八个部分,即一般规定、受理与管辖、诉讼方式、虚假陈述的认定、归责与免责事由、共同侵权责任、损失认定、附则,共计三十七条。  相似文献   

19.
冯昱岚 《致富时代》2011,(2):158-158
近年来,资产证券化作为一项重要的融资工具和风险管理技术被银行广泛运用。究其原因是由于银行可以借此来转移资产、减轻资本约束的压力、促进融资和实现表外创收等。此外,银行在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实现了信用风险的转移,但同时也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总之,资产证券化对银行自身、投资者以及资本市场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张艳丽 《商业会计》2006,(11):55-56
一、上市公司对财务报告进行虚假陈述的原因 (一)利益驱动是上市公司编制虚假财务报告的根本动因 一些上市公司为应付经营业绩考核,获取信贷资金和商业信用,虚增企业经营利润达到向社会融资的目的.往往对财务报告进行粉饰、包装甚至造假。如虚假确认收入、费用,或者将费用转为成本推迟确认,利用资产评估调节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制造假文件,达到舞弊目的,私自对冲账户款项,隐瞒重大事项等手段对财务报告造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