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明海 《新理财》2005,(5):18-35
安然、世通会计舞弊分别发生2001年和2002年,但它们还没有成为过去时,牵涉到的责任迫究很多是现在时,甚至是将来时.就拿世通会计舞弊来说,三年来,美国的司法机构和政府部门一直在追究有关公司和人员的民事和刑事责任问题,比如,美国联邦司法机构2004年3月之前就一直在追究前CFO沙利文(Scott Sullivan)合谋证券欺诈、证券欺诈和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供虚假材料的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2.
会计舞弊的特征、解释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安然破产到世通倒闭,从琼民源事发到银广夏败露,会计舞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又不光彩的角色。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当今会计舞弊风之盛,舞弊金额之巨,后果之严重实属罕见。从2001年底美国能源巨头安然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后的不到一年时间里世界通信、施乐、默克、强生等纷纷爆出会计舞弊案,上市公司欺诈的阴影挥之不去,此起彼伏,使美国公众对上市公司和纽约股票市场的信  相似文献   

3.
会计舞弊所带来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尤其对于单一的会计主体来说,会计舞弊所带来的后果很有可能是致命的,例如安然、世通的快速倒闭;对于投资人与债权者来说,这就意味着一场巨大的灾难。因此加强公司治理,探索会计舞弊治理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世界正面临着谎言的危机,安然、世通已经被五百强淘汰出局,其中世通目前被发现其会计欺诈案涉及的金额可能高达110亿美元。而在我国,琼民源、红光实业、银广厦等会计舞弊,也早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一系列上市公司的舞弊丑闻,引起了人们的惶恐,让人们开始担心再一次金融危机的爆发。  相似文献   

5.
如果证券法律认为某种行为应该追究刑事责任,在刑事法律中就应该有所反映,否则证券法律的规定使成为一纸空。但目前对于如何追究承销未经国家有关主管机关核准或批准擅自发行的证券的行为,在《刑法》中找不到与此相对应的条。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随着国外发生安然事件、世通公司及施乐公司的财务欺诈,以及国内的银广厦、达尔曼、蓝田股份、科龙电器等上市公司提供虚假财务信息等,大量财务舞弊事件的发生使得企业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不仅削弱了财务管理的职能,而且严重误导了社会资源的配置,破坏了国民经济的有序发展,因此,治理财务舞弊势在必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防范财务舞弊已成为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7.
自从2001年年底美国安然公司(Enron)曝出财务丑闻后,美国的其他一些大公司,如:世通(Worldcom)、施乐(Xerox)、默克(Merck)等也先后出现了会计丑闻。而在我国证券市场上,从琼民源、郑百文到银广厦、蓝田股份,财务欺诈案件也是接连不断。俨然,财务欺诈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难题。对此,有识之士纷纷提出了各自的真知灼见(其中包括:Gone理论、舞弊三角理论、冰山理论),试图从理论上对财务欺诈做出合理的解释。本文试从另一个角度,即经济学角度,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欺诈行为进行剖析,并在此基础之上,对防范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欺诈行为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会计造假成为理论界和监管界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它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国外也比比皆是。特别是监管体系严密的美国发生了安然、世通和施乐等一系列会计舞弊案后,更令世界各国震惊。由于会计舞弊的发生与会计关系“密切”,使得会计人员成为“过街老鼠”。本文想就经理与会计之间的关系谈起,提出改进会计监管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会计舞弊问题一直是会计、审计职业界、法律界等共同关心的问题.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会计舞弊对社会经济的危害愈来愈明显,能否对会计舞弊进行切实有效的治理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试图从会计舞弊的产生机理出发,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相似文献   

10.
关于我国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缺陷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金一 《金融会计》2005,(7):55-56,60
2005年12月28日中国证监会公布了《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暂行办法》,并于2004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酝酿已久的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终于出台,标志着源于海外证券市场的保荐人制度正式被引进我国。证券界对这项发源于英国,发展于香港的制度普遍看好,认为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的责任从此有了明确规定,对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施行责任追究的监管机制也从此建立。我国实施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是对证券发行上市建立市场约束机制的重要探索,其究竟能否“根植”于中国证券市场还有待于时间的考验,不过就目前我国的保荐制度而言,它存在的以下一些缺陷值得我们注意。  相似文献   

11.
证券欺诈是发生在资本市场中与证券发行和交易有关的欺诈性行为,是一种侵权法意义上的欺诈。反欺诈制度建设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不实陈述、内幕交易、欺诈客户和操纵价格四种类型的证券欺诈在主观上具有牟取非法利润或非法避免损失的动机,在客观上造成了其他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失,使得证券欺诈禁止制度在体系上呈现出相对的独立性。这种相对独立性要求对证券欺诈的禁止必须通过刑事、民事和行政多种调整手段加以规范和禁止。因此,设计证券欺诈禁止制度的出发点在于为市场提供一个经济和效率的司法救济模式,以促进市场的公正和稳定。本文借鉴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证券法规及其成功经验,通过比较法等研究方法探讨我国证券市场反欺诈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制度体系,对构建我国资本市场监管法律制度及其反欺诈制度,建立一个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规制体系,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2.
何侃 《财会学习》2009,(5):F0003-F0003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the U.S.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简称SEC)是隶属于美国联邦政府的一个独立的金融管理机构,1934年根据证券交易法令而成立.SEC的职能旨在监督一系列法规的执行,以维护证券发行者、投资者和交易者的正当权益;防止证券活动中的过度昌险、投机和欺诈活动,维护稳定的物价水平,配合联邦储备委员会以及其他金融监管机构,形成一个明确、灵活、有效的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3.
《会计师》2006,(4)
2001年12月2日,美国企业500强排名第7的能源巨头安然公司正式向纽约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2002年1月初,安然公司的股票被纽约股票交易所摘牌,被迫实行柜台交易;2002年初,损失惨重的股东向安然公司和安达信提出集体诉讼,指控其财务舞弊和证券欺诈;2002年10月,安然舞弊案件的主谋之一法斯托被联邦调查局正式逮捕。安然公司这一个曾经辉煌无比的明星公司的轰然倒下,给美国股市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在安然事件的催生下制定的《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代表了一个新的资本市场监管时代的到来,对会计审计发展的意义尤为重要。一般在财务舞弊…  相似文献   

14.
借助中介机构出具虚假证明文件是上市公司欺诈发行证券的基本手段。注册制背景下,中介机构在资本市场信息披露中的地位提升,其相关法律责任亟待强化。《证券法》与《刑法》的相继修订提高了中介机构在证券发行领域出具虚假证明文件的违法成本,细化了相关罪名的构成要件及责任追究标准。在司法实践中,还需进一步压实中介机构的民事责任承担,通过完善部门法衔接,细化相关罪名起诉标准,加强行业准则的运用等增强法律适用。  相似文献   

15.
会计是诚信行业.真实性是会计职业的生命,是会计职业存在的价值所在.如果会计失去了诚信,弄虚作假,其欺诈舞弊,会计关系得以存在的基础就会随之崩塌,会计业的生命力也就随之完结.“不做假账”是会计从业人员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行业准则.然而,在会计法规不断健全完善的情况下,会计职业道德状况并没有根本好转,甚至出现“会计诚信危机”,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处理好法治与德治的辩证关系,放松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从而使会计信息失真,使会计这一职业失去了应有的使命和本色.  相似文献   

16.
从美国的安然、世通的造假事件到我国的琼民源、郑百文、银广夏造假案件.可以看到当今企业造假现象已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抛却其他方面的影响.它使广大公众的投资信心遭受了巨大的打击.降低了社会公众对会计界及资本市场的信任.造成了信任危机.并殃及会计界与资本市场自身的发展。本文通过会计舞弊产生的根源、危害以及常用方式的分析.针对会计舞弊的原因.提出防止会计舞弊的防范措施,希望对同仁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7.
财务舞弊与美国上市公司如影随形 作为世界上财务监管最为完善的国家,美国一直都是世界各国学习的榜样.但安然、世通等世纪丑闻发生后,世界开始用全新的眼光审视美国的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18.
收入是一个信息使用者最关心的会计项目,投资者按总收入及其构成分析业务趋势的变化,并制定出相关决策;它也是企业管理层关注的重要指标。统计数据显示,很多会计欺诈与收入有关。在审计工作中,收入舞弊审计是整个审计过程的重点,注册会计师要知道企业常用的收入欺诈方法,并采取措施应对它。因而探讨收入舞弊的手法与审计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英 《财政监督》2004,(8):34-35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者为了使自身利益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通过会计政策选择和交易规划等方式对企业财务报告进行有目的的干预行为。从理论上讲,盈余管理不同于会计造假,前者是在会计准则允许范围内的行为,后者则是一种蓄意的欺诈行为。但是,无论是美国的安然、世通、施乐  相似文献   

20.
浏览     
《经济学人》2008年1月17日美最高法院降低公司被诉风险由联邦最高法院对斯通里奇公司起诉科学亚特兰大一案的判决千呼万唤始出来,全美公司董事会都长舒了一口气。该案争议焦点在于公司在怎样的情况下将被追究"计划责任"。法院裁决,如果只是证券欺诈行为,公司的商业伙伴便无需承担证券欺诈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