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3 毫秒
1.
2010年1月20~22日,由香港特別行政区政府与香港贸易发展局携手合办的第三届亚洲金融论坛在香港举行。记者连续参加了三届论坛,第一届探索亚洲新机会以及区域的稳定,2009年关注改变亚洲面貌。如果用简短的词来概括本次论坛主要色调的话,那么应当是希望与务实,与金融危机爆发不久的上届论坛所呈现的凝重与求索明显不同。本届论坛共吸引了来自30个国家及地区超过1500名金融界人士和商界领袖,其中超过一半来自香港以外地区。亚洲金融论坛已成为一年一度的世界各地的政府官员、银行家、机构投资者、基金经理、商界领袖、大型企业领袖以及其他金融业精英不肯错过的盛会。本届论坛的主题为环球经济新局面:亚洲新角色。论坛关注的热点金融议题包括金融市场的复苏、亚洲各国于新经济秩序下的角色、全球投资机遇、各国针对金融危机所采取的措施以及金融改革和法规调整的影响等。论坛还探讨了全球投资者、碳金融及亚洲基建融资等议题。  相似文献   

2.
侯坤 《中国外资》2011,(9):30-31
<正>"对话博鳌:包容性发展——亚洲经济的新十年挑战"会议现场。4月14日,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会在海南博鳌拉开帷幕。参加此次论坛的有来自亚洲及其他各大洲的40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首脑、商界领袖和专家学者,他们将围绕"包容性发展:共同议  相似文献   

3.
香港经济充满活力,充满机遇作为连续三届的亚洲金融论坛所在地,香港地区的经济理所当然地得到最优先的关注。2009年,香港经济表现可圈可点,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财富管理中心,东西方经济金融在香港得到融合和高效地辐射、整合。2009年,香港股票  相似文献   

4.
人民币业务的发展又一次成为2012年香港亚洲金融论坛的焦点话题,在论坛期间,记者就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采访了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陈德霖。记者:香港特首曾荫权在亚洲金融论坛上谈到,2011年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迅猛发展,而在人民币自由化进程中香港将  相似文献   

5.
《国际融资》2004,(6):15-15
亚洲国家和地区经贸合作潜力巨大,前景越来越被人们看好,在这种大背景下,有一个区域性的金融会议越来越引人注目,受到亚洲许多国家政府的重视,这就是亚洲出口信用机构年会。亚洲出口信用机构年会于1996年由印度进出口银行倡议发起,是亚洲口信用机构的宏观论坛。自1996年以来,亚洲出口信用机构年会已成功举办了9届,各成员银行及所在国政府对年会的召开越来越重视,会议规格及出席会议的政府官员级别不断提高。目前,年会逐步由务虚走向务实,由宏观论坛走向实质合作,逐步发展成为亚洲地区引人注目的区域性金融会议。每年举行一次,原则上采取各出口信用机构轮流主办的方式。年会的目的是:沟通信息,交流经验,就世界和地  相似文献   

6.
博鳌十年,是亚洲经济崛起的十年,亦是世界经济动荡的十年。自2001年成立以来,博鳌亚洲论坛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日益活跃而重要的角色,对国际社会的影响越来越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7.
在过去500年的金融发展史中,危机大约每隔十年出现一次。今年是亚洲金融危机十周年,对危机再次爆发的担忧笼罩着亚洲。  相似文献   

8.
李霞 《中国金融家》2005,(10):40-42
1994年,中国工商银行在香港设立代表处,次年分行正式成立。2000年,中国工商银行迈出金融改革的重要一步,收购了香港本地注册、经营陷入困境的上市银行——香港友联银行,后更名为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有限公司,简称工银亚洲,2001年7月,工行香港分行正式并入工银亚洲。四年来,工银亚洲不断在改革中前行,目前,它是香港资产增长最快的银行、香港银行业盈利增长最快的银行,并进入了香港银行业最低不良资产比例的银行队列。  相似文献   

9.
中国银联     
《时代金融》2015,(4):55+58
<正>中国银联董事长葛华勇出席亚洲金融论坛1月19日,中国银联董事长葛华勇应邀出席在香港召开的亚洲金融论坛,并就2015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和风险、人民币国际化等话题发表演讲。论坛期间,葛华勇董事长宣布,目前境外可以使用银联卡的范围已扩大到150个国家和地区,服务持卡  相似文献   

10.
2007年11月24日,北京金融街威斯汀大酒店,堂内灯火辉煌、镁光灯不停闪耀,"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暨2007年亚洲银行竞争力报告发布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监事长胡怀邦、中国交通银行董事长蒋超良、中国光大集团董事长唐双宁、中国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等金融机构高管莅临现场,新加坡、香港等亚洲国家及地区的金融监管官员和商业银行高管也作为特别嘉宾出席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11.
《国际融资》2004,(6):71-71
亚行副行长金立群在搏鳌论坛上指出,要成功实现货币和金融合作,亚洲各国需要健全的国内货币政策和健康的金融系统。金立群指出,最近几年来,许多亚洲国家都在进行根本性的经济改组,特别是金融部门的重组,取得了或大或小的进展。这为实现货币和金融领域的地区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实现更紧密的金融合作和整合,亚洲国家  相似文献   

12.
万泉河水荡清波,椰风海韵迎宾客。2004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于4月24至25日在海南博鳌隆重举行。来自35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名政界、金融界、工商界的人士及专家学者出席了年会。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年会并作了题为《中国的发展,亚洲的机遇》的主题演讲。亚洲金融合作问题仍是本届年会的重要议题,中国  相似文献   

13.
亚洲国际金融中心的角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洲国际金融中心的角逐由来巳久,进入21世纪,这一角逐似乎更加激烈。日本“金融大震”不断,新加坡和香港相互制制造越位,上海也在跃跃欲试,用20年左右的时间建成中国内陆的国际金融中心巳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竞争激发活力,但并不排斥合作,相互“取代”之说是没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14.
让尽可能多的人享受到金融服务,是全世界的期望和金融人的责任。 从“小额信贷”到“微型金融”再到“普惠金融”,丰富的是内涵,不变的是承诺——旨在满足社会各个阶层和群体的金融服务的承诺。 2014年8月5日至8日,第四届亚洲微型金融论坛(AMF)在上海举行,超过500位亚洲及世界各地的微型金鼬领域人士共聚一堂,交流经验,分享成就,探讨小额信贷与普惠金融领域最前沿的话题。这是继2006年在北京举办第一届会议后,亚洲微型金融论坛时隔八年重返中国。两年一次的论坛,之前已走过中国北京、越南河内、斯里兰卡科伦坡三个地方。  相似文献   

15.
当前,亚洲区域金融合作除在区域危机救助方面有所进展外,在亚洲债券市场、汇率机制和货币合作等方面步履维艰.由于亚洲对外贸易的最终需求主要靠欧美市场,投资也不具备明显的"本地偏好"特点,加之亚洲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结构,使亚洲储蓄剩余不是在区内循环并转化成投资.既然区域金融合作的主要目的是抵消参与国的政策外溢,在亚洲国家间经济相互依存关系相对较弱,而且区域金融资源在区外循环的情况下,区域金融合作的必要性也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6.
1997年,正当亚洲各经济体高歌猛进、一派繁荣之际,一场暴风雨不期而至,无情地蹂躏了大多数在场者,不仅令这场嘉年华夏然而止,更留下一地残败和萧条.十年转瞬而过.亚洲金融危机十周年之际,我们在回顾中沉重地反思.警钟回响,我们仍需再三探究这样一个"老"问题:十年前,亚洲经济到底何处出错?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亚洲经济的日益一体化,"亚元"的想法有可能变成现实,人民币将在其中扮演"核心"角色。全球金融危机下,亚洲区域金融合作又迈进一步。5月3日,东盟和中日韩(10+3)财长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会议上就规模为1200亿美元的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的主要要素达成共识。这一合作行动,对维护亚洲地区经济金融稳定具有重大意义,并将对改革和  相似文献   

18.
重新思考亚洲发展模式成为此次达沃斯论坛的主要议题之一。亚洲经济与金融的发展再度受到全球的关注,尤其是金融危机后亚洲金融如何才能找到自身发展的新起点,更好地开展金融业务,引发业界的热议。笔者认为,亚洲经济和金融改革的很多模式是按照“华盛顿共识”和“美国市场模式”展开的。  相似文献   

19.
亚洲国家的金融市场结构和庞大的外汇储备是否足以抵御美国次贷危机的冲击,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是否会重演,作为亚洲金融市场面临的最大风险,次贷危机对亚洲金融机构的改革和创新有何警醒或启示,人们需要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因此,博鳌亚洲论坛2008年年会上金融议题倍受关注。  相似文献   

20.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区域债券市场问题逐渐受到亚洲金融当局的普遍关注。亚洲区域债券市场是指由亚洲债券发行者、亚洲债券购买者和亚洲货币共同构成的集合体,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增强区域内的债券信用等级和创造亚洲共同货币等方面。要建立一个真正的区域债券市场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其中,建立亚洲债券基金和亚洲一揽子货币债券等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