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动态     
科学家在对植物基因的研究中有了两个新的重要发现。这两个新发现表明,充分了解植物基因的功能并合理利用这些基因,能使植物更健康地生长,农业生产更环保,经济收益也更好。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植物的质膜中找到一种蛋白质,它能够帮助植物有效吸收周围土壤中共生真菌根部所释放出的磷酸盐。这一发现对于农作物种植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科学家表示,某一天,普通的真菌能够被用作"生物肥料",进而取代即将面临开采枯竭危机的磷酸盐。新近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的研究发现,真菌能触发额外根系的生长并使水稻吸收更丰富的营养。真菌的薄薄的卷须——菌丝,延展到植株周边的土壤中吸取营养,特别是磷酸盐直接进入植物细胞的核心。被真菌"殖民"了的  相似文献   

3.
正在农业部今年新发布的第十批农业植物品种保护名录中,有5个食用真菌和1个与真菌共生的植物品种新增进来,它们分别是香菇、黑木耳、灵芝属、双孢蘑菇、羊肚菌属和天麻。品种保护名录的扩充是顺应产业发展的需要,也反映了当前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下育种攻坚的新动向、市场消费的新需求。"一荤一素一菇"搭配最佳饮食结构如今,在市场上琳琅满目的蘑菇种类确实带给我们多选择:香菇、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农业生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为了能够找到接种菌根真菌对由于采煤造成的沉陷所引起的植物根系拉伤的修复效应,模拟矿区内垂直方向上拉伤根系,采取三室分根装置,以农作物玉米作为基本的宿主植物,通过接种AM真菌,研究真菌对于植物根系的影响,才能够研制出更具有效力的菌根真菌,提升整个农作物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5.
分析光伏农业产生的原因及构成、在此基础上研究光伏农业共生要素、共生效率标准和共生系统。共生要素包括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其中,共生单元为光伏发电和农业生产,共生模式可以是互惠、偏利或偏害,前两种共生模式可以为社会增加福利,偏害模式下如果能达到一定的效率标准ea+ep>1,也能增加社会福利。共生环境包括农业所提供的自然环境,还包括光伏农业所处的经济社会环境。光伏农业共生系统由光伏发电和农业生产两个共生要素通过一定的共生模式形成,它的三个能量产生与传递的环节为:光伏发电、农业生产和光伏电力应用于农业生产。长期来看,可以通过技术进步和制度设计更多地实现光伏发电和农业生产的互惠共生。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的王志兴、王旭静等研究人员近日解析了多基因叠加对玉米转录组和代谢组的影响,相关论文发表在《植物杂志》上。基因叠加是指在转基因作物中,分别转入外源基因之后,通过育种手段将两个或更多存在于不同转基因植株的外源基因聚合到一起。因此,对基因叠加的效应评估也成为了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估中的重要问题。王志兴课题组的研究以我国自主研发的转基因玉米12-5和IE034为研究材料,12-5是浙江大学研  相似文献   

7.
据生物通网2月6日消息,来自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张启发课题组的研究人员日前成功克隆出了控制水稻光敏感核不育的基因pms3,这一研究成果对于加速水稻“两系”不育系的培育,促进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相关研究论文于1月30日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  相似文献   

8.
地衣是菌、藻共生的生物复合体。其生物学特性主要是在菌、藻共生中真菌本性的反映。即参与地衣共生的真菌是地衣的主导成分,地衣的子实体实际上也就是真菌的子实体,而地衣体的形态特征几乎完全是由参与地衣共生的真菌所决定的。为此,通常也把地衣叫做地衣型真菌,一类特殊的真菌。  相似文献   

9.
据报道,作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保护项目在浙江杭州正式启动,授牌仪式在青田举行。在首批已确定的4个全球农业遗产保护项目中,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是亚洲惟一入选项目。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旨在对受到威胁的全球重要传统农业文化与技  相似文献   

10.
《浙江林业》2008,(1):41-41
日本研究人员日前发现了两种特殊酶,它们是日本扁柏合成抗菌物质时必需的成分。研究人员说,将来把与这两种酶有关的基因植入其他树种,就有可能得到更耐腐蚀的普通木材。  相似文献   

11.
人参抗病基因首次在吉林农业大学分离成功。这也是国际上首次分离成功的人参抗病基因,该研究成果为AM真菌在人参锈腐病生物防治上的应用及人参锈腐病的分子病理学研究奠定了基础,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2.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推广行为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根据对我国四省22个县的76位有关农业技术人员调查资料,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折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行为。结果认为,推广经费短缺和社会地位及收入水平低是影响推广人员减少推广时间的重要因素。据此,提出了两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植物基因工程疫苗是利用植物系统表达病原菌抗原蛋白的一个或几个亚单位,它没有病原菌完整的侵染能力,却可以使机体对特异的病毒或细菌产生免疫应答反应,这种小规模、低成本生产高附加值的医药产品的技术在未来农业中,特别是水产养殖业中具有广阔的前景,自问世以来近20年间,倍受学术界和商界的青睐,发展十分迅速,其中植物生产疫苗已经成为分子农业的重要领域。将病原体的抗原或抗体基因转入植  相似文献   

14.
<正>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四个放在”的要求,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走出国际化大都市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一、上海农业农村发展的目标任务已经明确,要以更加有效的路径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过两个客观规律:一个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城的比重上升,乡的比重下降,是客观规律”,另一个是“不管工业化、城镇化进展到哪一步,农业都要发展,乡村都不会消亡,城乡将长期共生并存,这也是客观规律”。这两个“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从多元农业经营主体这一本源入手,运用共生理论,构建"以人为本、互利互惠"的生产空间重构路径,旨为其开展重构提供一新思路。研究方法:参与式农户调查,共生理论量化方法。研究结果:2010-2015年大柱村形成三对稳定的农业经营共生体,其共生关系均处于非对称互惠共生阶段;共生界面是影响农业经营主体共生关系变化的关键因素,其中劳动力、农业基础设施、惠农政策是大柱村主要共生界面阻尼介质。研究结论:多元农业经营主体是生产空间重构的本源,共生界面是关键,共生效益是目标,构建"强化主体共生能力—夯实共生界面—保障共生利益"的生产空间重构路径,能确保村域内"资源共享、义务共担、环境共建"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五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并提出:"要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这是对农业产业化的充分肯定,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地明确了方向。以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为己任的农业发展银行应该坚定不移地贯彻十五大的这一重要精神,更加积极主动地支持我国农业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一、提高认识,增强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历史使命感邓小平同志曾经深刻地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  相似文献   

17.
农业不仅仅是一个种地和养猪的问题,更不是一个短期视野就可以把握的问题,他实际上是一个比核武器还重要的重大的战略产业,需要引起国家战略层面的高度重视。2004年我国几乎在一夜之间丢掉了大豆产业,这是一个最经典的案例,也是最惨痛的教训。这要使我们警醒,农业涉及国家安全,既包括人的发展权和生存权层面的安全,也包括宏观经济层面的安全。以往,我们对农业的认识往往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不同条件下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共生演化关系,建立了共生演化模型,在探讨了共生演化模型均衡点及其稳定性条件的基础上,对不同共生演化模式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表明:(1)互惠共生模式是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共生演化的最佳模式,应积极引导寄生共生模式和偏利共生模式向互惠共生模式转变。(2)共生系数是影响互惠共生模式实现的关键因素,也是影响均衡点稳定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我们刚刚跨入新世纪的门槛。在这重要的历史时刻,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研究和部署新世纪初的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传达了江泽民总书记就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所作的重要指示,强调进入新世纪,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的工作仍要坚持不懈地抓下去,一刻都不能放松。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在新世纪继续加强农业、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首位的战略意图。这次会议的召开,对于促进农村经济上新台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农业是带着骄人成就进入21世纪的。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大提高,长期短缺的…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世界生物技术发展迅猛,日益显示出解决人类面临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效益衰减等问题的巨大作用,为农业带来新一轮的革命。 转基因植物研究开发取得重大突破。应用转基因技术是将有特殊经济价值的基因引入植物体内,从而获得高产、优质、抗病虫害的转基因农作物新品种,目前已取得重大突破。如生物技术研究人员将苏云金芽孢杆菌B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