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货币流通速度是货币流通量在某一特定时间内(一年)在全社会成员之间的平均周转次数。要计算出一年时间内整个货币周转量,就应将这个货币流通量乘以一年内平均周转次数,才能得出。如以 M 代表货币流通量,V 代表平均周转次数,货币周转量就是 MV。MV 就是全社会消费者和生产者购置商品和劳务,从事金融交易以及各种货币转移所发生的货币周转量总和。如果货币周转量 MV 和货币流通量 M是可以进行统计记录和核算的,那么 V=MV/M 的货币流通速度也就可以计算出来。因而,要正确计算货币流通速度,首先要精确规定货币周转量和货币流  相似文献   

2.
中国货币流通速度变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流通速度是指货币实现国民收入的速度,而不是指货币的交易流通速度,其内涵是:一年内的平均货币存量媒介该年国收入时周转的次数,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在1979-1998年的变动趋势是:每年递减0.0399次,影响货币流通速度变动的主要因素是预期实际利率,上期产值利税率,上期库存率,而不是货币化进程,而社会平均利润率的下降是货币流通速度递减的根本民生原因。  相似文献   

3.
六、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使之同经济稳定增长相适应按照货币流通规律的要求,流通中的货币量必须与社会商品流通过程所需要的货币量相适应,即货币供应量(现金加银行存款)所体现的社会货币购买力必须同市场商品和劳务供给总值相适应。现有统计资料中能反映市场商品价格总额和劳务总值的指标,主要有国民生产总值。它是一定时期内全国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的货币表现,也是最终使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拓展的交易方程式提出总体货币流通速度的概念,总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各部门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以及各部门交易货币持有量占总交易货币量比重的变化.本文根据我国资金流量表的分部门结构,分析了企业、居民、政府三个主要经济部门货币流通速度的特征,并对三部门交易货币持有量占总交易货币量比重的变化对总体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做了分析.总体货币流通速度的分部门考察为我们揭示狭义货币流通速度(GNP/M1)的变动规律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实体经济和金融资产两个部门考察了近年中国的货币需求的变化。给定实际收入和利率,金融市场交易的活跃会增加货币的交易需求,这样货币流通速度会随金融交易活跃程度而反向变动。经验结果显示,2006年以后,36%的新增广义货币(M2)是由于股票交易额大幅上升引起的。这意味着新增货币不仅要满足实体交易增长的需要,还要满足金融交易增长的需要,超出实体经济增长的货币供应不会全部体现为通货膨胀。这一结果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近年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波动和下降趋势,以及通货膨胀与货币增长关系不稳定的现象。这意味着货币政策的调整不应仅考虑商品市场价格变动,而忽视资产市场的交易需求。本文的结论还验证了,实体经济内部农业和非农部门的货币需求并没有显著差异,传统的"货币化"理论已不足以解释近十年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  相似文献   

6.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变化趋势已经发生改变 货币流通速度是指一年内一定的货币存量为当年国民收入提供资金的次数,即名义GDP除以货币供应量M2。货币流通速度是影响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目标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货币流通速度的水平和变化趋势,长期以来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呈明显下降趋势(见图1),货币供给的增长长期持续高于GDP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之和;货币流通速度呈下降趋势的同时,  相似文献   

7.
一、货币流通与物价的关系 货币流通是商品交换过程中货币在买者与卖者之间不断换位的运动形式;价格是商品内在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商品价值与货币价值互换的比率。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货币流通与价格同源于商品。作用于商品流通;共同反映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之间、商品供应量与市场购买力之间、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种种关系。  相似文献   

8.
徐诺金 《征信》2016,(12):7-16
当前我国货币供应量快速增长而经济却下行、物价走低、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更突出,货币似乎出现了迷失一样,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货币迷失.分析表明,我国当前确实面临货币迷失问题,存量货币迷失在国企、房地产和金融体系,但更重要的流量货币是被货币流通速度放缓这个无底“黑洞”所吞没.正是由于货币流通速度的大幅度下降,使同量货币对经济、物价、融资产生的作用递减,使同样的经济增长需要更多的货币去推动.而造成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原因是市场主体信心的下降.各主体持有货币的动机增强,投资、消费动机减弱.只有激活这些主体的信心,增强其乐观预期,经济才有可能活跃起来,稳定并转向较快增长.为此,我们主张增强市场主体信心,引导市场主体预期,政府主动作为填位,各方合力共济,尽快推动货币流通速度反转.  相似文献   

9.
罗煜 《金融研究》2015,(3):51-67
在金融市场发展起来后,笼统依据MV=PY计算的货币的收入速度将越来越失去经济意义,需要重新重视。由MV=PT分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计算得到的货币的交易速度。本文用两种方法、两套新颖的数据,估算了中国2000~2012年不同口径的货币流通速度。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的货币流通速度没有像大多数研究认为的持续大幅下降,而是呈现出一种先降后升的趋势,特别是2006年后货币真实流通速度平稳上升。理论货币流通速度和真实货币流通速度的不稳定比例关系,也意味着真实世界的货币流通存在一些未被合理解释的部分。  相似文献   

10.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货币流通速度是货币经济学的一个关键概念,它是反映一国货币流通快慢的重要指标,一般用一定时期内货币流通的次数来衡量,即一定时期(一般用一年表示)内通过货币媒介的交易量同货币量之比,即V=PT/M.一般参与交易的货币量用货币供应量MS表示,由于货币供应量有不同的层次MO(流通中的现金)、M1(M0+活期存款)、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交易量同样也包括不同的范围,不同层次的货供应量对应不同范围的交易.  相似文献   

11.
孙天琦 《西安金融》2011,(6):29-35,F0003
本文设计了"货币存量指数(DBI指数)",对我国各省份货币的相对多寡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省际之间DBI指数差异很大。笔者认为,这种差异从性质上讲是市场运行的结果,是随着我国这么多年货币化、市场化以及市场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价格信号引导、市场竞争机制不断强化,供求互动、产业发展、商品在全国范围内流动以及生产要素在全国范围内配置的结果,这个结果最终统计显现在存量货币的空间结构上,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贷款派生、商品和劳务输出、国外省外资金流入、产业结构、省域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等等。  相似文献   

12.
我国社会资金流量分析应用方法孙小系,吴丕斌编者按:长期以来,当我们说到市场货币流通需要量时,往往以工农业总产值,社会财富即资金余额(存量)与之对应,忽视了资金周转额(流量)。这种思路实际上是把人们对货币的需求,看成只是对有形商品的购买。按这个口径计算...  相似文献   

13.
一、货币流通的形式和渠道1.货币流通的两种形式所谓货币流通,就是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服务于商品交换的过程中,在商品所有者之间形成的不断转手的运动。因此,商品与货币的换位,是货币流通的基本形式。货币流通包括现金流通与非现金流通两种形式。以现实货币的收付所形成的货币流通,  相似文献   

14.
基于网络银行的数字现金一出现后便迅速挤占现金通货纸币的位置以及替代存款类电子货币的某些发育层次形态 ,本文结合我国货币供应的实际 ,探讨了数字现金对货币供应和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本文认为 ,随着数字现金的普及应用 ,首先 ,货币供应量Ms1 和Ms2 都将下降 ,而且Ms2 比Ms1 下降得快些。其次 ,货币流通速度在初期 (以V0 为主 )将随M0 趋向减少而呈下降的态势 ,而在后期E ,VE 都将趋向增大 ,M1 的总量却将因其流动速度的极快以及向Mn 转化的总趋势 ,将导致其形态留存时间极短而总量趋向降低 ,则货币流通速度 (以VE 为主 )将转而呈上升趋势 ,即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特征呈V字型。  相似文献   

15.
中国"超额货币"成因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通过运用一个新模型从理论与实证的角度对中国“超额货币”的成因进行综合分析并得出其存在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生活中用于交易的货币占货币总量的比例下降,经济的货币化程度增大,货币流通速度及其变化率下降,自由物价与官方物价的比值增大。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货币流通速度与股票市场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供给量、股票交易规模分别成正相关,所以股票市场和货币供给量之间的关系与货币流通速度和股票交易规模之间的关系一样存在长期的稳定均衡关系.总体上来看,货币流通速度与股票交易规模显著正相关.当货币流通速度快时,货币流动性强,货币供应量也会随之放大,从而股票交易规模就会放大,进而抬高股价;反之,当货币流通速度慢时,货币流动性弱,货币供应量也会随之缩小,股票交易规模就会缩小,进而引起股市下跌.但是,当货币流通速度过快时,会引起货币流动性过剩,造成股市下跌.  相似文献   

17.
过去我们把货币流通只理解为现金流通,调节贷币流通只调节市场上流通的现金数量,这是不全面的。调节货币流通的目的,是使贷币流通量代表的购买力(全国全年市场贷币平均量乘全年贷币平均周转次数,就是当年全国商品购买力总量),同社会商品可供量(包括服务部门提供的劳务)适应起来,保持币值和物价的稳定。  相似文献   

18.
1996年货币供应量正式确定为我国中央银行的中介目标,掌握货币流通速度变化规律进而准确测算货币供应量对于合理进行宏观调控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构造了基本符合我国实际的货币流通速度模型。然后本文将该货币流通速度作为外生变量,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对货币流通速度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货币流通速度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密切关系,通过掌握已知宏观经济变量可以对货币流通速度进行预测,进而更好地指导宏观货币政策的实施。  相似文献   

19.
货币均衡与价格问题,已对我国经济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它直接关系到经济增长与人民生活水平问题。如何采取正确的货币政策,理顺价格体系,缩小供需缺口,从而实现货币的动态均衡,促进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是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大问题。货币动态均衡对价格的影响货币动态均衡是在货币供给与货币必要需求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必然引起货币流通速度、商品的平均价格及待售商品数量的相应变动,使货币供求关系在新的变动中平衡。如果货币供给量变动后对商品的平均价格不会产生大的影响,而主要是通过货币流通速度及待售商品数量的变化形成新的货币需要与货币供给对等,那么,这样的货币均衡有  相似文献   

20.
货币流通规律不仅适用于简单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而且也适用于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一) 货币流通是由商品流通引起的货币形式运动。货币流通要受商品流通所制约,并随着商品流通范围、规模、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它表现在空间、时间、方向、速度和数量五个方面。马克思说:"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有它自身的流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91页)。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但在量上这两者是经常不一致的。因为商品在流通中不过是转瞬即逝的要素,而流通中的货币却是奔走不息的。所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