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农村货币流通,伴随着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商品流通的扩大,已由“封闭型”向“开拓型”转变。随着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行,必将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生产力更快地发展。可以预料,农村货币流通将进一步向“开放型”发展。特别是农村新的产业结构的变化,有计划的价格体制的建立,各种经济责任制的建立和多种经济形式的发展,以银行信用为主体,多条信用渠道和多种信用方式并存,农村货币流通将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因此,从整个货币流通范围来加强  相似文献   

2.
万红  厉放 《金融研究》1985,(9):22-25
货币流通速度是我国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过程中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变量。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是否有规律可循?中央银行是否能找到预测货币流通速度的有效方法?本文想就些问题谈些看法。一、世界各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世界各国一般采用次数法来计算货币流通速度,即货币流通次数=当年价格的GNP以m1或m2  相似文献   

3.
4.
5.
该文比较研究了中国、美国和欧元区不同时期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特征。研究发现:货币流通速度在经济和金融危机期间急剧下降,使得巨量的货币供给在短期内并不会带来严重通货膨胀;货币流通速度通常会受到资产价格上升的抑制,在一定条件下,资产价格上升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替代关系;货币流通速度在长期(10年以上)呈U型,中国可能已经进入货币流通速度的上升期,等量的货币供应可能对应更高的通胀水平。  相似文献   

6.
过去的金融应用理论研究都把货币需要量问题摆在战略位置上。在探讨货币需要量问题时,人们贯用的手法是“假定货币流通速度不变”。近来有不少同志对“不变的货币流通速度”提出质疑。这场讨论中,绝大多数的同志都认为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趋势是递减的,存在着“货币流通速度递减规律”。我提出了相反的观点,认为货币流通速度在变化过程中尽管有些短期波折,但就变化趋势而论却是递增的。如果把它提到规律性的高度去认识,那应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的四化建设中,坚持稳定货币的政策,保持货币流通的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经济学界和金融界对货币流通的理论问题和政策问题,发表文章,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现择其主要论点综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中国货币流通速度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区发展差距过大对中国货币流通速度有显著的影响,导致了中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金融发展指数与通货膨胀率对货币流通速度具有正向的效应.因此,要充分关注国内不断扩大的地区发展差异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在保持货币供应量稳定增长的同时,通过外生变量调整货币流通速度.  相似文献   

9.
货币流通速度是货币流通量在某一特定时间内(一年)在全社会成员之间的平均周转次数。要计算出一年时间内整个货币周转量,就应将这个货币流通量乘以一年内平均周转次数,才能得出。如以 M 代表货币流通量,V 代表平均周转次数,货币周转量就是 MV。MV 就是全社会消费者和生产者购置商品和劳务,从事金融交易以及各种货币转移所发生的货币周转量总和。如果货币周转量 MV 和货币流通量 M是可以进行统计记录和核算的,那么 V=MV/M 的货币流通速度也就可以计算出来。因而,要正确计算货币流通速度,首先要精确规定货币周转量和货币流  相似文献   

10.
中国货币流通速度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睿  李佳 《金融纵横》2008,(7):23-27
本文首先分析了货币流通速度的理论基础,根据货币流通速度的方程式以及我国的具体经济数据判断出我国的货币流通速度成不断下降的趋势,然后分析了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一些原因,认为在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背后,我国的经济存在许多亟待改进的问题,最后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货币流通速度的理论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流通速度(V)是理论界长期存在着争议的一个问题,国内外的诸多学在此问题上都各执一端,货币流通速度问题的研究对于货币供应和货币需求的探讨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是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作为经济中最活跃的组成因素,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作用,分析货币流通速度的状况自然就成为必不可少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是一部具有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学。成本理论的研究,同其他经济理论研究一样,都要以《决定》为指导思想。《决定》指出了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成本理论的研究,必须联系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个特点,才能总结成本的实际经验,指导成本的实际工作。以下试图根据上述看法,论证成本的性质、成本的作用和成本的经营管理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把对外开放作为长期的基本国策,作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措施,在实践中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我们有些同志对这项基本国策的必要性,在理论上还缺乏应有的认识;国外也有许多人对这项政策的长期性表示怀疑,认为只是权宜之计。另外,对外开放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还有些问题(如市场开放问题),也需要从理论上作一些探讨。本文拟就几个理论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对外开放的客观依据对外开放,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产物,还是合乎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趋势?弄清楚这个问题,对于认识对外开放的必然性和长期性是十分重要的。战后的历史表明。  相似文献   

14.
货币流通速度是一个内涵丰富的问题,需要探讨的问题很多。本文将立足于广阔的理论跨度,对货币流通速度问题进行全方位扫描,力求清晰地陈列出有关这一问题的正确基本认识.  相似文献   

15.
发挥银行的调节作用,需要从理论方面研究的问题很多,例如: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作用问题,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的关系问题,等等。如果不探究这些问题,银行的调节作用就无从发挥。因此,本文着重从理论方面来谈谈银行在宏观调节中有关的几个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6.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正向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方向进展。新的体制在创立,旧的体制在解体。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组成部分,其方法理论体系也在发生重大变化。这里就会计改革的几个理论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关于虚拟经济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一、关于金融机制的含义为了解释金融机制的含义,我们先分析几种金融现象。在融资活动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当银行利率提高时,企业付息额就会增大,从而增加其成本支出,利润相应减少,企业就会减少贷款,资金需求减少。而另一方面,银行利率提高时,储蓄者收入会增加,从而银行储蓄存款增加,资金供给增加。银行利率降低时,则出现相反情况。在利率的涨落中,资金的供给与需求会逐渐趋向一致。可见,在融资活动中,利率与资金供求之间有一种内在的联系,彼此间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关于会计计量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66,自引:0,他引:66  
随着当代财务会计试图把越来越多的所谓“资产负债表外业务”纳入表内核算和试图在会计报表中反映资产、负债价值的变化,会计准则中已经越来越多引入了公允价值等除历史成本以外的其它会计计量基础,从而对现行的历史成本会计模式产生了很大挑战。不仅如此,由于过去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没有考虑这一新的会计计量发展趋势,也使得会计准则与概念框架之间、会计准则与会计准则之间因为会计计量问题而产生了诸多的不一致,十分不利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和国际会计的趋同。为此,本文以现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存在的会计计量问题为出发点,系统研究了当前会计计量问题的实质、理论基础、未来发展趋向及其国际努力,并进而提出了我国的因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通货膨胀是指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流通的客观需要量。要测量通货膨胀的程度,就必须首先解决流通中的商品交易和货币量的计量问题,然后将这两个量加以比较,便可确定通货膨胀的程度。下面我们先研究用什么指标反映商品交易量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