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金芝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4,(5):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获得了高速增长,整个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有了明显的提高,然而伴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东西部地区差距也在日益扩大。 相似文献
2.
一、西部大开发思路的战略性转变及政策内涵西部地区与中东部地区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大,很大程度上是观念差距、人才差距和劳动者素质差距造成的。西部地区经济社会运行的典型特征表现为:①人文生态失衡。农耕文化从根本上制约了西部地区的发展;求稳定不求进取和“等靠要”的文化氛围制约着西部人。②社会运行陷入高生育水平与低人口素质的陷阱。过高的出生率既造成严重的劳动力过剩,又导致对社会教育、卫生服务的更多需求;而其提供社会服务能力最差,从而直接导致人力资本状况的进一步恶化。③生态环境脆弱。森林覆盖率最低;水土流失和… 相似文献
3.
产业转移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产业转移作为生产力空间转移的一种方式,既是发达地区加快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外力。欠发达地区必须正确把握产业转移的内涵、特征、机理和效应,科学区分产业转移类型,努力营造产业转移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科学高效地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4.
严云鸿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12):124-127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发达国家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提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强调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的经济产出。低碳经济正成为一种新的国际潮流,影响着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这种情形为欠发达地区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欠发达地区工业化、城市化起步晚,缺乏资金、技术和人才,发展经济只能依靠本地仅有的自然资源,大多走的是资源消耗型工业发展道路,经济模式和工业体系尚未完全定型,这也使得欠发达地区向低碳经济调整和转型具有成本低、阻力小、动作快的后发优势。因此,只要更新观念,倡导低碳理念;依托自身的优势,确立自身发展思路;小处入手,做到步步为营;构建低碳能源体系和产业体系;欠发达地区就会逐步实现向低碳经济的转型。 相似文献
5.
融合型经济的培育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融合型经济”是我在思考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问题时所提出的一个概念,本文拟借助这个概念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问题作出解释,并提出加快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思路和政策建议。一、融合型经济发育不良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的基本原因(一)融合型经济的涵义所谓融合... 相似文献
6.
7.
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本流失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前言
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源泉和根本动力。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人力资源质量,已成为各国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从经济增长的制约和促进因素看,人力资本作为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具有决定作用,尤其对我国农村经济增长具有战略意义。舒尔茨认为:“人的知识能够减轻自己对耕地传统农业及正在被消耗的能源的依赖,并且能够降低食物的物质生产成本。”历史已经证明,人类能够通过知识的进步来增加资源。世界各国经济现代化的共同内容是耕地的经济重要性在下降,而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在提高。“土地并不是使人贫穷的主要因素,而人的能力和素质却是决定贫富的关键因素。”舒尔茨的这一观点对于解决中国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资源短缺的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长期以来,制约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就是农业资源尤其是耕地和水资源短缺的矛盾。这种矛盾在西部地区更为突出,除了内蒙古、新疆、宁夏、甘肃等四个自治区(省)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外,其他西部省、市、自治区人均耕地面积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在重庆、四川两个地方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亩。水资源短缺也是西部大部分地区面临的一个困难。西北地区年均降水量少,蒸发量较大,而且部分地区作物生长季节的积温不够稳定,对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西部地区必须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来解决制约经济增长的资源短缺问题。但是,随着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的加快,大量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向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极为活跃。根据相关统计,改革以来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数量达1亿多人,其中四川等西部地区劳动力输出量居全国前位。 相似文献
8.
刘文秋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4,(31):4-4
201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2014年重点工作其中之一是以创新支撑和引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创新是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原动力。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推动我国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实施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经济运行坚持运用市场和宏观调控两种手段。政府的行政管理工作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无可替代的调控作用,无论是国家、企业、个人都必须深刻认识到行政管理的经济调控作用。文章在此背景下对政府经济发展趋势的调控作用进行研究,并探讨其对我国行政管理工作后续研究的启发与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众多学者对其中的原因和现象进行了实证和理论研究.本文通过对转移支付的现状和历史沿革的论述,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在转移支付对缩小地区经济差距问题上进行的实证研究,通过对转移支付在缩小地区经济差距的效果进行测算,根据测算的结果,提出在转移支付改革过程中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转移支付与地区经济收敛 总被引:109,自引:5,他引:109
转移支付是政府调节区域经济的重要政策手段 ,本文分析了 1 994年新财税体制改革以后转移支付与地区经济收敛的关系 ,发现转移支付总体上没有达到缩小地区差距的效果 ;对转移支付决定的因素分析 ,则解释了现行转移支付不能缩小地区差距的原因 ,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地区差距的基本特征与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济空间格局中巨大的地区差距已经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要在新的历史时期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统筹区域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对地区差距问题给予充分的重视。逐步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缩小地区差距的一个重要途径,而只有准确把握我国地区差距的基本特征和未来发展趋势,才能正视这一问题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行动主要是为了获得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资本积累。具体表现为:地方政府高度倚重土地财政收入,并将其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资金;同时,中央和地方均高度重视通过政府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然而,政府的财政行动却导致中国经济陷入未来增长的不确定和发展环境不公的困境。作为应对,政府应在财政公共化的框架下逐步完成省以下分税分级财政体制的构建、规范土地出让金用途,以及建立以公共服务为导向的干部政绩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14.
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欠发达是个相对的、历史的概念,是对发展状态的一种表述,是对落后的社会经济状况的动态反应。本文的研究中心放在中国范围内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分析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及落后的原因,从中挖掘出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在联系,提出适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相似文献
15.
信用经济、政府责任与地区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一种信用经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中信用缺失现象严重,信用重建是目前经济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政府信用建设在其中又是极为重要的一环。文章分析了目前国内信用缺失的原因,说明了信用经济时代对政府职责的要求,认为信用经济建设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6.
中央与民族地区的财政关系具有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共性,但因事权与责任的特殊性也具有一定的特性,受自然、历史、文化及体制等因素的影响,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差距逐渐拉大,因此,为了促进财力均等化,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目标,对民族地区在财政体制和政策上应考虑其特殊性而予以倾斜。 相似文献
17.
此文主要讲述的是关于地方政府投资方面的误区,并且对地方政府的投资行为提出了建议,如完善地方投资体制、促进民间投资的发展、对产业结构逐步调整和优化、建立投融资渠道等。 相似文献
18.
19.
经济发展中市场机制与政府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是实行自由放任还是采取政府干预?这是世界各国在经济的稳定与发展中早已面对并且仍要面对的一个严峻问题。所谓经济自由主义与政府干预主义的政策主张也成为经济学领域中几百年来争论不休的热点问题之一。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这仍然是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不能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是解决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内在矛盾的必然要求,也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在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和欠发达的原因分析基础上,提出新时期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抉择.特别指出应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注重发挥其辐射、扩散和带动效应,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