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分析应对流动性过剩的货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认为调整存款准备金、调整利率和公开市场业务还有见效的空间.为了抑制流动性,应合理搭配使用货币政策工具、疏导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完善和创新社会体制.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流动性的内涵出发,探讨了市场流动性、银行流动性、宏观流动性以及全球流动性的内涵及相互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流动性过剩的表象及内涵做出了界定,认为流动性过剩是指货币供应过多,超出正常经济所需要的货币数量,并最终导致资产价格超乎预期的、持续而大幅度地上涨。中央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应该加大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的使用力度,改革外汇管理体制,改变市场预期,有效遏制全球流动性的传递。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的流动性过剩的现象日趋严重,并通过不同的渠道推动了房市和股市价格的上涨。一旦股市和房市的价格发生逆转,将对经济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因此,我们应深刻的考虑这些潜在的风险问题,正确把握现代金融危机的本质,更好地制定适合我国经济发展和金融改革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2005.7~2007.12月之间的数据,通过对我国流动性过剩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得出结论——在此段时间内我国的货币政策在治理流动性过剩方面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货币政策存在一定的时滞,长期对于流动性的影响要大于短期,并且短期内汇率对缓解流动性过剩的压力要优于利率。  相似文献   

5.
治理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的困境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存在的投资过热、流动性过剩以及通货膨胀等表象问题,从紧的货币政策只能起应急作用。究其原因,这与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时间不长、市场广度与深度不够等因素有关。“新兴”加“转轨”是我国经济的基零特征,与之对应的是货币政策在对市场主体行为进行调控时,必然要受众多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6.
浅析我国的流动性过剩现象和通货膨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动性过剩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从分析流动性过剩的现象入手,剖析我国流动性过剩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以及此类通货膨胀的特点,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7.
防止流动性过剩,已经成为目前我国经济应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流动性、流动性陷阱以及流动性过剩的内涵各不相同,流动性陷阱和流动性过剩在表现及成因上也存在较大差异,政府应对流动性陷阱和流动性过剩所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也各不相同。本文认为,当前我国既要化解流动性过剩,同时也要防止从流动性过剩转向流动性陷阱。  相似文献   

8.
2007年以来,针对中国宏观经济中存在的投资过热、物价高位运行等问题,中央银行已多次上调存贷款利率及存款准备金率,但困扰经济运行的通货膨胀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事实表明,在"新兴"加"转轨"的经济体制特征下,利用货币政策调控经济运行存在着相当的局限性。因此,为了完善当前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有必要对其中的制约因素进行详细的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9.
10.
目前,中央银行不断采取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基准利率及发行巨额央行票据等货币政策手段控制流动性过剩,但效果并不显著。应转变思路,引导资金合理分流,努力扩大内需。  相似文献   

11.
运用H-P滤波法,考察1990~2006年货币流动性过剩的绝对和相对规模,并通过分析货币波动与经济波动的联动关系,揭示经济波动对货币波动的解释力度,进而对中国现阶段货币流动性过剩做出解释。研究显示:从绝对量上看,现阶段有货币流动性过剩规模最大且有上升的趋势;从相对量上看,现阶段货币流动性过剩并非处于历史的高点。同时,中国货币波动能部分被经济波动所解释,受投机、制度变迁等外生因素的影响较大,反映出中国货币波动的脆弱性。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有很多学者研究货币流动性的原因,但少数仅专门研究外汇储备对货币流动性影响.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外汇储备与货币流动两者的关系,结论表明其二者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但同时存在着单方面的影响,即货币流动性对外汇储备的影响显著,外汇储备对货币流动性的影响却比较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推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性冲击与资产价格波动的研究发现,我国存在着显著的流动性冲击引致资产价格波动的现象,但不同发展阶段有明显的差异:1991年以前,流动性冲击的产生原因单一,主要来自内部多变的信贷政策,且具有影响对象单一、作用周期偏短和效应发挥存在时滞等特点;1991年以后,流动性冲击的产生原因兼具内生性和外生性,不仅源自内部政策,而且也可能源自外部危机冲击,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为代表的虚拟经济体系对于流动性冲击的反应显著快于以物价指数为代表的实体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14.
货币计量是货币经济学与货币政策调控的基础性命题,是研究与决策的依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金融形势日新月异,能够行使货币职能的金融工具不断涌现,货币计量框架虽几经修订,仍不能全面地反映我国金融与货币领域的新变化、新情况与未来的新发展。本文在回顾国内外货币计量实践的基础上,立足我国实际,对货币计量的框架进行了扩展,并加以计量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扩展后的货币计量与经济的关系更为密切,这一扩展是合理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由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人民币多次降息对刺激经济增长的预期效果均不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有:信贷传导途径具有局限性,利率市场化程度不高,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改革不到位,资本市场不规范,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偏高,居民消费行为尚待进一步成熟等。疏通我国贷币政策传导机制应采取的措施包括:把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机制,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改变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的现状,努力发展消费信贷,培育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16.
设立二板市场是证券市场微观结构与组织功能的创新。二板市场的结构功能设计与模式的转换都与市场流动性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各国交易所和二板市场对交易流动性不足采取了不同的结构性补救方法。中国二板市场在结构设计与流动性管理问题上需要解决的难点,主要是如何面对来自海外诸多二板市场的竞争、二板市场的准入条件、股价波动问题、沪深证券市场结构与功能的重构问题、是否引入庄家制等。中国应借鉴国外经验,重构沪深交易所的结构功能和增进市场流动性的操作策略。  相似文献   

17.
要实现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就需要使用灵活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因此本文就货币政策工具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目前货币政策工具存在的问题,论述了今后应运用间接调控的灵活有效的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提出了间接调控型的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模式及要实现这一模式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职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社会歧视、政府缺位、特色模糊,企业排斥等问题依然存在。因此,我国高职教育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规范发展模式、提升特色质量,夯实校企合作。  相似文献   

19.
在货币经济中,土地具有货币特性而非实物的资本.从国际经验来看,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名义经济增长率之间具有极其明显的相关性.土地流转或货币化有利于中国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尤其是在当前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乏力的宏观经济形势下,土地货币化将增加可抵押资产的数量,从而有利于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名义经济增长率和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顺应经济周期自然规律、收入分配比例的调整和实施倾向于增加普通消费品等的产业政策是实现这一过程的保障性措施.  相似文献   

20.
我国流动性过剩集中在银行体系和广义货币供应量两个层面。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在于长期累积的巨额存量货币的流动性增强,而信用货币派生能力的提高和境外投机资本的大量流入进一步加剧了流动性过剩现象。化解流动性过剩问题,短期应着力于控制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中期需要调整汇率政策,弱化人民币升值预期,长期来看,需要以转变政府职能和提高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为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