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利率期限结构反映利率与到期期限的关系。本文对我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预期假说进行实证检验,否定了预期理论。表明我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存在明显的时变期限风险溢仇时变期限风险溢价是决定利率期限结构的重要因素。不同期限即期利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说明利率期限结构隐含的远期利率对未来即期利率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府在“预期之谜”。  相似文献   

2.
李宏瑾 《金融研究》2012,(8):97-110
根据预期假说,本文对我国利率期限结构的远期利率预测作用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利率期限结构存在明显的时变溢价特征,这可以解释利率期限结构中的"预期之谜"。经期限溢价修正后,利率期限结构所隐含的远期利率包含了大量未来即期利率变化的信息,而且无法拒绝预期理论。这对中央银行观察金融市场对经济的预期和未来利率走势,判断实际货币政策态势,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并为我国推进利率市场化、实现通过利率价格工具调整开展间接调控的货币政策模式转型,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交易所国债回购利率期限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上海证券交易所国债回购利率的利率期限结构进行了研究。与以往研究结果不同,本文使用GMM方法克服了国内学者在预期理论实证研究中的估计偏误。本文发现,在假定期限溢价为常数时不支持预期理论,但把时变的期限溢价引入检验模型中时、实证结果支持了预期理论。但期限溢价及即期利率价差仅能部分解释未来短期利率的变动,预测效果较差,还需要对流动性、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等可能的影响因素作进一步分析,以期提高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利率期限结构信息为解释变量,对中期国债的风险溢价建立预测模型.回归结果显示,利率期限结构的斜率因子和曲度因子对中期国债的月度风险溢价具有显著的预测能力.利用该预测模型建立的模拟债券组合,与市场指数及债券型基金相比,取得了较好的业绩表现.  相似文献   

5.
交易所国债期限风险溢价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考察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国债期限风险溢价的时间变化特征及决定因素。实证结果显示,债券剩余期限越长,平均风险溢价越高;通过对不同期限债券组合的风险溢价序列建立回归模型,发现长短期利差及风险溢价的前期值对中长期债券期限风险溢价的时变性具有明显的解释能力。  相似文献   

6.
预期理论是解释国债利率期限结构进而预测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理论。基于国债发行频率会影响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假设,本文应用频段谱相回归方法对我国国债市场利率期限结构的预期理论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发现,预期理论在我国国债市场总体不成立,特别是在高频段和低频段,利率期限结构所包含的期限溢价信息较少。我国应通过更加透明的宏观经济政策及推进国债利率市场化来完善我国利率期限结构。  相似文献   

7.
利率期限结构的预期假说是否成立在中国债券市场上至今仍无定论。采用2002年2月至2006年10月的月度数据,运用门限回归模型分析通货膨胀与我国债券市场上的利率期限结构预期假说存在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通货膨胀确实能够影响预期假说的成立,并且通胀门限值为3.9。进一步得出,低通胀条件下,预期假说成立;高通胀条件下,预期假说不成立。这说明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和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需要审时度势,根据现有通货膨胀情况有效制定货币政策以稳定宏观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8.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协整方法对我国利率期限结构的形成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利率期限结构基本上符合流动性偏好理论,且随着市场发展,利率的预期效应逐步加强,长短券间的风险溢价也更直接地决定于期间限差的大小。  相似文献   

9.
该研究采用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2003年12月至2008年4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债券市场国债风险溢价与利率期限结构及宏观经济变量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上期利率期限结构曲线越陡峭,当期国债风险溢价越高;上期通货膨胀水平越高,当期国债风险溢价越高,而再延长一期滞后期,会发现滞后第二期的通货膨胀水平与当期国债风险溢价存在显著负关系;货币供应同比增速增加时,国债风险溢价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仿射模型中推导出预期宏观经济变化和利率期限结构的仿射关系,并在三因子模型中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无套利利率期限结构模型好于简单的利差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对宏观经济的预测能力。三因子模型对近期消费和通货膨胀的变化具有更高的解释能力,对投资、产出和出口的解释能力长期有效。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Bloomberg与Wind相关日频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提取了我国银行间市场与国债债券市场的利率期限结构截距因子、斜率因子与曲率因子。在此基础上,该文研究了美国非预期货币政策冲击对我国利率期限结构的外溢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该外溢作用显著存在,它扭曲了我国银行间市场与债券市场的利率期限结构,会导致我国利率期限结构“倒挂”,提高短期利率水平,压低长期利率水平,进而加剧我国金融市场中系统性风险集聚。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对各主要宏观经济变量及利率期限结构对国债风险溢价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国债利率期限结构曲线越陡峭,国债的风险溢价水平越高;通货膨胀因素对国债风险溢价水平的影响较大;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上证综合指数月度收益率与L 债风险溢价水平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广义货币供应量与国债风险溢价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官方利率与国债风险溢价水平的关系较弱.  相似文献   

13.
基于Shibor的利率期限结构预期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Shibor数据进行利率期限结构预期理论的假设检验,结果发现,1M以下和3M以上期限的利率能分别较好地验证预期理论,而如(3M,1W)或(6M,1M)的长短期利率组合却难以验证预期假设;并且现实中期限较短利率的波动程度要远大于期限较长的拆借品种,基于此,我国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培育Shibor以作为基准利率和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上海证券交易所2014年11月28日国债数据,选择Nelson-Siegel模型对收益率曲线进行拟合。在当前利率市场化背景下,中国利率期限结构整体上符合预期理论和流动性偏好理论,收益率曲线呈现向右上方倾斜的形状,中长期利率高于短期。但在超过15年的较长期限的利率出现下降趋势,长短期利率利差较小,增加幅度逐渐变小,这与中国利率体系尚未完全市场化有关。因此,中国应完善国债期限结构,降低市场分割,建立以国债利率为基准的利率体系。  相似文献   

15.
基于我国国债回购市场的利率预期理论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给出利率期限结构预期假说的定义及其推论的基础上,利用单位根和协整检验方法对上交所国债回购市场的利率数据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国债回购利率序列均为一阶单整,由各个国债回购利率所构成的利率系统仅由一个共同的随机趋势驱动,因此得出利率预期假说在我国国债回购市场是有效的结论。本文利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各个国债回购利率的估计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6.
中国股票市场风险溢价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综合资产定价理论和实证文献研究结论,对1997年到2009年中国股市A股股票的风险溢价的截面差异作了详尽的实证研究。我们构造25个投资组合作为检验资产,进行Fama-MacBeth两步回归法,建立了基于市场风险溢价,账面市值比,盈利股价比,现金流股价比,投资资本比,工业增加值变化率以及回购利率和期限利差的八因素模型。我们的主要发现有以下三点:一是相对于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我们模型的实证解释力有显著提高;二是与过去的文献不同,我们发现回购利率和期限利差等债市指标对股市风险溢价的截面数据有显著解释能力;三是与基于投资的资产定价理论一致,我们发现投资比率和现金流股价比能显著反映我国股市的风险溢价。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协整分析方法,对我国利率期限结构的预期假说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各期限国债利率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从而支持了利率期限结构的预期假说。不同期限利率通过短期动态调整的误差修正机制,实现了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经验研究还发现,隔夜及1月期短端利率始终是其他各期限利率的Granger原因,反之则不成立。这为我国货币政策由数量调控向利率价格引导模式的转变,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采用AFNS模型对国债收益率曲线进行建模,实证研究了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对国债收益率曲线的传导效果和渠道以及对收益率曲线形态的即期影响.研究发现,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以及MLF利率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其作为短期、中期市场利率中枢的作用,而SLF利率的影响并不显著.传导渠道方面,货币政策工具从预期收益率渠道向国债收益率曲线传导的效果明显强于风险溢价渠道.同时,紧缩(宽松)类货币政策能够显著抬升(降低)整条收益率曲线,并导致利率期限结构变得更为平坦(陡峭),但对曲率因子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基于我国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的股票日交易数据,通过CAPM模型检验,发现在两个市场上存在市场风险溢价以外的市场异象,但是在加入流动性因子的LCAPM模型中无法有效地测度两个市场上的流动性风险补偿溢价。因此,构造了A-LCAPM模型,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对两个市场的异象做出解释,我国中小板市场股票存在较显著的流动性溢价效应,但是在创业板市场中不能被证实流动性溢价效应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共同因子是刻画风险溢价的重要基础,将共同因子模型应用于公司债券市场有助于合理估计信用风险溢价.本文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探究债券信用溢价因子的存在性以及结构变化后发现:规模、下行风险、价值、波动率以及流动性等五个公司债券共同因子对单个债券信用溢价有较好的解释能力,动量因子对信用溢价的解释能力较差,流动性因子具有较强的逆周期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