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城市建设用地规模预测方法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确定城市用地规模,是衡量城市理性发展的重要依据。将灰色关联度引入城市建设用地的预测中,通过对双因素理论模型进行改进,建立建设用地规模的预测模型,通过对哈尔滨市2010年以及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进行预测,得知哈尔滨市的建设用地规模将会急剧扩张,这样势必会占用宝贵的耕地。抑制用地规模急剧扩张的势头,应采取挖掘城市存量土地的潜力,注重城市内涵发展,正确处理保护耕地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在加强土地用途管制的同时增加规划控制的灵活性与弹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选取山西省2007年11个地市的入境旅游、国内旅游的客流量和总收入,以及进出口总额、利用外资额和公路客运量等截面数据,分别分析了旅游资源优度和区位可达性对山西省旅游业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入境旅游市场、国内旅游市场的客流量和总收入分别与资源优度、区位可达性呈正相关关系.最后,利用二维矩阵分析法分析了资源优度和区位可达性的空间差异,太原和吕梁的旅游主要依靠其区位可达性;晋中、临汾、阳泉和忻州的资源优度对旅游的影响略大于区位可达性;而其余城市的资源优度和区位可达性对旅游业的影响均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各抽取4个城市,选用各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对城市韧性进行综合测算。结果显示:城市韧性呈现东部地区城市韧性较高,中部地区城市韧性中等,西部地区城市韧性较低的区域韧性分布特点。然后,以区域为研究范围,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找出影响区域城市韧性的主要因素。最后,根据影响区域城市韧性的主要因素和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各区域韧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国典型的南方省份,福建省以其得天独厚的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以及人文条件,为发展种植业提供了优势。相比于北方粮食高产的城市,其山地、丘陵居多的地形条件虽然制约了大规模种植业的发展,但因其临海,接受外来文化较多,引进的外来经济作物多种多样。自古以来,福建省一直是经济作物的重要供应地,具有代表性的经济作物有果类作物、油料作物和工业原料作物等。分析发现,福建省经济林产业存在着一些严重制约福建省经济林有效发展的问题,利用灰色关联度的分析方法,分析近十年的数据,深入研究经济林产业存在的问题,针对发展较快的几类经济林,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休闲观光农业与城市发展关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休闲观光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形式,相对于其他形式的旅游活动具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本文探讨了休闲观光农业乡村自然景观的承载、传统农耕文化的延续、现代农业的展示和民风民俗文化的演义等景观表达要素,并从其特殊的发展背景和发展历程中,探讨了休闲观光农业与城市发展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马克思认为,超越农业劳动者本身需要的劳动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基础。城市是一个有机体,它是生态、经济和文化三种基本过程综合的产物,是文明人类的自然生息地。现代城市发展并没有远离农业,而是与农业融合的要求更强烈了。城市规模越大越现代化对农业固有的生态功能的依赖性也越大,由此也决定了现代大城市与农业高度融合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马克思认为,超越农业劳动者本身的需要的劳动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基础。城市是一个有机会,它是生态、经济和文化三种基本过程综合的产物,是文明人类的自然生息地。现代城市发展并没有远离农业,而是与农业融合的要求更强烈了。城市规模越大越现代化对生态依赖性也越大。农业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复合体。农业固有的生态功能,决定了现代大城市与农业高度融合的可能性。现代农业发展本身也在不断的自我调节中。  相似文献   

9.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驱动力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是否提高,有赖于其驱动力是否发挥作用以及其发挥作用的程度,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驱动力因素可分为内部驱动力和外部驱动力.选取耕地总量、地均GDP,GDP增长速度等13项驱动力因素,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驱动力的研究表明,耕地总量、综合容积率、地均从业人数、第三产业占GDP比例、城镇化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推动该区域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高的主要驱动力因素.  相似文献   

10.
以水利投入为主线,通过建立扩展的Solow生产函数以及灰色关联度,对江苏省1996~2007年水利投入和产出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水利投入与国民经济投入产出关系密切,对经济增长影响显著,对拉动全省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大贡献,但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一定时滞,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选取23项具体指标,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四个方面构建了城市低碳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权法对各指标赋权,并将欧式距离和广义马氏距离TOPSIS法分别应用于该体系之中,综合评价南京市2010—2019年的城市低碳发展水平。研究发现:两种方法下南京市的城市低碳发展水平整体都呈上升趋势,但广义马氏距离下的发展趋势较为稳定、更加贴合实际。  相似文献   

12.
肖妍  张倩 《中国林业经济》2012,(4):53-55,61
统筹城乡发展,就是从整体上科学规划城镇体系、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劳动就业等,其目的是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而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状况对城乡差距有较大的影响.在界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关于人力资本与城乡差距关系作了研究综述,得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城乡统筹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3.
以长株潭城市群为研究区域,分别建立土地集约利用及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动态计量经济方法与模型研究分析了该区域土地集约利用和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1)长株潭城市群的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水平序列都是一阶单整序列,二者在短时期内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但长期表现为均衡关系;(2)因果检验发现二者存在较明显的单向因果关系,即土地集约利用的Granger原因为经济发展;(3)二者的脉冲响应分析表明,经济发展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冲击影响较大、变化响应强烈,其对土地集约利用冲击影响的解释水平达到了95.3%;而土地集约利用对经济发展的冲击影响较小、变化响应微弱,其对经济发展冲击影响的解释水平仅为4.7%。因此,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需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土地利用监督管理,促进区域土地利用与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利用DEA模型以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河南省2013—2018年各市耕地利用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揭示研究区域耕地利用效率与经济发展的时空耦合关系.结果表明:河南省的耕地利用效率水平整体有效,投入与产出之间存在的差异较小;研究期内耕地利用效率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较高的协调关系,耕地利用效率的提升能够有效促进...  相似文献   

15.
快速城市化导致了大面积的城市扩张和大规模的生态破坏,随着城镇化发展到以城市群为主体的阶段,探讨城市群国土开发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对于指导区域开发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为研究区,从投入、产出以及土地联系三个角度构建国土开发强度模型,通过测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反映国土开发活动的生态效益,运用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模型、普通最小二乘法以及空间回归模型对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测度。结果表明,(1)在研究期内,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国土开发强度呈现显著提升,土地开发活动的生态效益有略微下滑;(2)国土开发强度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并且具有空间依赖性。国土开发活动与生态系统之间是一个相互影响的复杂系统,未来要加强城市群生态系统的统筹管理。  相似文献   

16.
结合长株潭城市群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文章从空间结构、城镇体系规模和各城市空间联系三个方面对研究区域空间发展展开分析.结果发现长株潭城市群空间发展存在:①长沙市首位度低;②区域"轴-圈层"辐射力量薄弱;③城镇体系规模分布呈现平衡特征;④城市间空间联系性不强等问题.最后借鉴国内外空间管治研究现状,提出从空间管治理念入手,优化...  相似文献   

17.
南方集体林区木材供给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2000,2003,2005年福建省木材生产村级数据,通过Faustmann模型和Cobb-Douglas生产函数分析框架,考察市场化条件下林农木材生产经营决策行为,评价不同因素和政策可能的影响方向和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价格、成本、资源状况、贴现率及林业政策均对木材的短期供给产生重要影响。政策方面,对林地制度改革的效果给予肯定,对限额采伐政策持怀疑态度,超限额砍伐现象的存在可能使其完全失去作用。  相似文献   

18.
建国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县和县级市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产业竞争力、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医疗、教育、住房、就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特别是县域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态势初步形成。但在看到取得的成就的同时,也应看到,我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存在巨大的差异,县域内部的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严重不平衡,与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差距较大。文章在对我国东部浙江省绍兴县县域城乡统筹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由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统筹水平、环境统筹水平组成的城乡统筹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统计与调查数据,对绍兴县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了未来绍兴县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以京津冀地区为例,探寻城市群地区县域国土空间均衡发展的演变趋势和实现路径,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策略,完善国土空间规划理论体系。研究方法:Zipf参数分析、泰尔指数、δ收敛和空间β收敛模型。研究结果:京津冀地区国土空间质量与均衡性演变趋势一致,呈现城镇空间和农业空间质量提升、生态空间质量下降的特征;非均衡性主要源于不同发展阶段区域间差异,而终极城镇化区域县域间国土空间功能差异最为显著,是实现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均衡的重点区域;不同类型国土空间功能收敛趋势差异明显,并因不同要素作用在不同发展阶段区域存在异质性特征,而表现出空间功能跃迁的路径差别。研究结论:考虑城市群地区县域间自然资源、经济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差异状况,因地制宜实施国土空间发展策略,是区域间空间功能跃迁升级实现均衡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0.
城市土地储备制度在我国是一项新生事物,建立时间较短,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有一些问题。本文具体阐述了武汉市城市土地储备制度自建立以来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