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剑 《糖烟酒周刊》2005,(10):A026-A029
黄酒企业在央视的集体中标,点燃了市场的关注热情,一个新的黄酒时代正在迅猛走来。作为黄酒行业的龙头企业,古越龙山的思路和动作关系着整个黄酒行业下一步的走向,也由此成为继央视中标之后业界关注的新焦点。2005年2月份,本刊记者专访了古越龙山股份有限公司宣乐信总经理。  相似文献   

2.
《糖烟酒周刊》2007,(13):114-114
在刚刚闭幕的全国春季重庆糖酒交易会上得到消息,中国黄酒成为了本次交易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全国共有20多家黄酒企业组团参加。这也是历届糖酒会上参展企业最多的一次,各家黄酒企业都拿到了满意的订单.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相似文献   

3.
郝志杰 《糖烟酒周刊》2007,(10):104-106
一直以来.绍兴地产黄酒品牌在全国黄酒市场上可谓占据了主流。但近年来,古越楼台·花雕黄酒基地迅速崛起.撬动了黄酒产业的传统格局.开始参与黄酒产业的全国化进程。古越楼台在产地区域及产品定位上都与绍兴黄酒形成了鲜明差异,作为中国黄酒新势力的一个代表,古越楼台将成为影响中国黄酒产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2005年在中国黄酒发展历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黄酒从区域销售到全国扩张的转折点。作为行业龙头企业,以及打破黄酒市场僵局的先行者,古越龙山亦在黄酒扩张的大潮中获得了众多的突破。  相似文献   

5.
黄佑成 《糖烟酒周刊》2005,(10):A038-A040
“天下黄酒源绍兴”。绍兴的黄酒传统、文化和历史地位,是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如果不是上海黄酒的叫板,绍兴黄酒在黄酒业中的龙头老大地位恐怕无从撼动,也不会最终促成绍兴黄酒急忙向全国市场扩张。有了对手就有了目标,就新一轮的市场竞争而言,一边有“海派”黄酒在叫板,一边又扯起了进军全国市场的大旗,扩张欲望更强的传统绍兴黄酒可谓是负重前行。  相似文献   

6.
短信杂坛     
《糖烟酒周刊》2006,(15):5-5
2005年是中国黄酒的“分水岭”。2005年之前,黄酒企业解决的是生存问题,2005年后,黄酒企业解决的是发展问题。2005年。以古越龙山为代表的高端黄酒品牌的快速提升。带动了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中国黄酒品牌发展战略成为黄酒市场发展的关键词。就全国市场而言,2006年品牌导入依旧是黄酒企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沈振昌 《华糖商情》2001,(16):12-14
啤酒、葡萄酒、黄酒同为世界三大古酒。古酒之一啤酒,产量上亿吨,世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以说凡有人生活的地方都有啤酒;古酒之二葡萄酒,产量超过3000万吨。世界各国差不多都有葡萄酒,不了解葡萄酒的人很难寻觅;相比之下,古酒之三的黄酒显得实在太小了,产量仅140万吨,只中国独有,别说在世界上,就是在中华大地的广大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也难觅黄酒踪迹。  相似文献   

8.
梁剑 《糖烟酒周刊》2004,(44):i003-i003
“全流通”是股市上的热门词汇,专家们对其期望甚高,认为推进“全流通”可以化解股市上的诸多弊病。与资本市场相比,消费品市场(本文专门论述酒类市场)是早就放开了,我们的许多产品,白酒、葡萄酒,已经突破了地方的限制,卖到了全国各地,并且形成了不少全国性品牌,如五粮液、长城葡萄酒等等。但是也有不少产业,比如啤酒和黄酒,地域属性还很强。近两年,无论是啤酒和黄酒,产品本身和外围渠道都发生着变化,啤酒、黄酒正在迎来“全流通”的黄金时期。  相似文献   

9.
黄芩 《糖烟酒周刊》2006,(36):36-37
近两年来,传统黄酒市场呈现购销两旺的趋势,原来的概念市场正在变成现实的高成长、高盈利市场,消费升级给厂商带来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这一点,从原来并非黄酒传统消费市场的重庆、成都可以清楚地看到。但是,令人不解的是这股黄酒热并没有平稳升温,而是在速热之后又迅速降温了。难道,厂商期待已久的黄酒的春天并没有真正到来?是什么原因阻碍了黄酒市场的消费升温?有业内人士认为,黄酒的消费市场并非不成熟,黄酒企业也为黄酒走出传统市场做好了一切准备,而导致目前这一现状的,是黄酒的价格体系与市场产生了错位——  相似文献   

10.
转眼间,又迎来了2007年全国春季糖酒会。糖酒会是产业、企业展示自我的大舞台,也是产业、企业之间开展相互交流与学习的良好平台。这也引发了我对黄酒产业交流与产业发展话题的思考。黄酒产业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在全国市场飞速扩张的同时,也应该静下心来,认真思考一下产业自身的问题与不足,认真思考一下黄酒产业到底应该向其他兄弟产业学习些什么,借鉴些什么。  相似文献   

11.
2005年,黄酒行业继续高速发展,整个黄酒行业的产量冲向了200万吨。黄酒业的快速发展引起了许多投资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从黄酒产业的长远发展来看,黄酒产业三年全国化实践的最大意义在于初步完成了全国黄酒市场的普及教育。黄酒产业当前的根本问题是营销问题,是如何把握黄酒营销本质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切只有回归到对黄酒产业营销本质的反思。黄酒有必要彻底打破当前的营销模式,进行一些颠覆性的营销尝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黄酒产业结束了第一轮全国化,“运动”之后,各个黄酒企业逐、渐恢复了冷静。对于拓展全国市场,整个黄酒产业不再是盲目乐观,而是多了一些理性,多了一些思考。本文将目前黄酒企业深感“闹心”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归纳,抛砖引玉,以引发广大读者和黄酒企业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糖烟酒周刊》2005,(23):40-40
绍兴黄酒广东唱主角 广东黄酒市场唱主角的还是来自绍兴的黄酒。“古越龙山”、“塔牌”等成为广东消费者的中高档黄酒饮品之首选。古越龙山仍是黄酒行业的老大。广东市场。2004年的销售额在2000万元左右,占广东市场的20%左右,全国销售总额的5%左右。据调查,古越龙山“十年陈”以下的黄酒销售境况最好,主要销售渠道是商超和酒楼。深受消费者喜爱。  相似文献   

15.
黄酒仿佛一段尘封的记忆,被遗忘在历史的角落,直到今天,它被再次唤醒。时下,黄酒产业迎来了属于自己的第二个“春天”,产业复兴成为行业热门话题.也成为全社会瞩目的文化热点。黄酒产业如何复兴?产业复兴的关键是什么?回答这一系列问题还需回归到对黄酒本质的认知和把握。  相似文献   

16.
上海对于中国黄酒产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是市场规模,还是战略地位,上海市场都可谓是中国黄酒产业的重中之重.上海黄酒市场的发展变迁也成为中国黄酒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7.
朱远征 《网际商务》2004,(11):64-65
在传统的酒类产业中,黄酒是不被关注的行业。随着黄酒企业现代创新营销传播理论的全面导入,同时随着现代消费正在向健康、保健方向发展,新时代的消费化和消费方式赋予了传统黄酒业新的内涵,让沉淀了上千年化的黄酒业焕发出全新的市场活力。中国的黄酒业正在脱下千年长衫,换上新时代的运动装,跑向黄酒业的现代化。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黄酒行业的现状和竞争特征,笔特以浙江善好黄酒为例,试着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8.
施剑刚 《新财富》2007,(1):32-32
中国目前约有700家黄酒生产企业,企业平均年产量为2800吨左右,其中产量过万吨的在30家左右,产量过5万吨的只有4家。我们预计,今后十年黄酒产量的年复合增长率将在8%左右,到2015年,黄酒行业的规模将达到430万吨(图1)。  相似文献   

19.
川渝地区是白酒王国.不但名优白酒多产于此,而且善饮白酒之风长盛不衰。而开始突破江浙沪传统区域市场、走向全国的黄酒,却也恰恰先在川渝地区落了地.开了花。从2003年开始,黄酒在川渝地区的产品销量几乎年年翻番,川渝地区成了黄酒外围市场最为成功的范例市场之一。但时至2006年底,一些黄酒企业却开始哀叹黄酒迎来了“倒春寒”。其实.业界对此过于悲观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倪丽娟  李君 《新商务》2004,(2):40-43
接到浙江塔牌绍兴酒厂的采访邀请,我们有些犹豫。因为“新视界”栏目重在“新”,而我们不知道绍兴黄酒这个耳熟能详的名字能否给读全新的感觉。同事说:“不管怎么样,生产黄酒我们倒是从没有看到过,这也算一新吧!”于是,我们来到了绍兴,结识了塔牌绍兴酒厂副厂长、全国黄酒评委潘兴祥;知道了品酒大师王阿牛;了解了绍兴黄酒的酿制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