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西安市为例,运用规模系数和产业就业规模增长等集聚模型对城市工业部门集聚经济的存在以及产业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垄断程度及城市产业的多样化对产业增长的影响等问题进行检验。得出产业的专业化及城市产业的多样化对具体产业的增长有促进作用,但产业自身的垄断程度,对不同的产业将会有不同的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骆玲  史敦友 《南方经济》2015,(3):120-128
本文依据产业分工对城市经济影响的相关研究成果,梳理了单中心城市群产业分工的演化规律,并以我国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借助亨德森城市群模型比较分析了两大城市群产业专业化和多样性与其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从中心城市产业定位与城市群产业分工角度提出了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的城市产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程广帅  张赛 《开发研究》2021,(1):122-129
城市集聚经济包括专业化和多样化两种类型.从就业效应、收入效应和人力资本效应3方面构建城市专业化集聚经济和多样化集聚经济影响人口流动的作用机制,并基于城市层面的面板数据,采用工具变量法实证考察了不同类型的集聚经济对人口流动的影响,发现城市专业化、多样化确实是影响人口流动的重要因素,但多样化的影响大于专业化.从城市规模和区域的异质性视角来看,东部地区和大城市样本中的回归结果与总样本完全一样.但对于中西部地区和中小城市,只有专业化变量的影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专业化、多样化在不同城市和不同区域人口流动影响的差异,能够部分解释我国流动人口空间分布的不均衡.  相似文献   

4.
被誉为城市经济发展“引擎”的会议产业,对一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城市资源的整合等,发挥了积极的拉动作用。在日本,国际会议产业自20世纪60年代起步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后,与IT业、旅游业共同成为推动日本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目前,日本的会议产业已取得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提高了会议举办地的知名度,有利地促进了区域振兴。除东京、大阪、福冈等大城市外,一些中小城市国际会议产业的专业化、国际化水平也比较高。总之,日本发展国际会议产业和构建新型国际化城市的事业方兴未艾,未来的发展空间巨大。  相似文献   

5.
蔡敏勇 《产权导刊》2011,(11):16-18
随着后工业化社会的到来,国内外大城市正在由制造业主导型经济向服务业主导型经济转变,创意产业由于能为经济发展注入创新活力与文化元素,引导其向高端化升级,提升城市功能、放大经济规模,为城市人口提供多层次、多领域的就业机会而备受瞩目。  相似文献   

6.
中原城市群作为承接东西部的枢纽地区,研究其内部的产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格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中原城市群中三个重点城市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三市高技术产业数据,通过计算区域分工系数、地方专业化指数初步测算三市之间的空间分工水平和各种高技术产业的专业化程度。结果发现郑洛新三市高技术产业区域分工还处于低层次阶段,产业结构趋同明显;郑州洛阳新乡的高技术产业不同行业专业化水平差距明显,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浙江经济》2012,(23):42-43
围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支柱产业、提升城市软实力的核心产业、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民生产业、推进城市国际化战略的先导产业"的战略定位,做大做强丽水文化创意产业近年来,各地党委、政府相继推出相关政策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范围从最初的几个大城市如北京、上海扩展到全国主要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十一五"以来,丽水文化创意产业发  相似文献   

8.
空间经济结构特征对区域创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了空间经济结构特征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空间经济的专业化与多样化特征具有积极的创新促进效应;城市化程度对发明专利申请有显著积极作用,但对非发明专利申请影响稍弱。分城市规模看,直辖市与一般大城市对发明专利申请及非发明专利申请均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中等城市作用不明显。最后,在区域创新过程中,专业化与城市发展水平交互作用不甚明显,而多样化与城市发展水平存在显著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9.
产业转移对城市空间发展带来影响,城市为应对产业转移建设产业园区、产业新城,申请建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产业转移一方面为地区经济增长带来益处、促进其城镇化发展;另一方面承接产业转移的城市面临新的空间发展问题,如计划土地规模超过真实产业需求、土地亩产效益低、基建成本过高、环境污染等。产业转移引发的空间规划势必带来新的城市空间增长需求,应当推动空间规划与产业转移的有效、积极的互动,才能真正促进土地效益的提升与产业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0.
市场化、技术复杂度与中国省区的产业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市场化程度对省级区域产业增长的作用机制,发现技术复杂度较高的产业会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得到快速发展,并运用中国2000~2007年30个省级区域22个工业产业的相关数据对此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技术复杂度较高的产业增长较快,并且这一结论不受控制变量、不同样本的影响。此外,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产业的专业化、多样化均对产业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其中产业专业化的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低碳经济的发展成为全国众多城市经济转型发展的新主题,虽然各大城市都纷纷在低碳产业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入,但这些投入并没有给城市带来新的发展动力,相反,在低碳产业方面盲目投资的不利因素,如产能过剩等频频暴露。不过,也有一些城市如常州在处理这一问题时有不少好的闪光点,本文就是通  相似文献   

12.
本土产业集聚模式会显著影响FDI在城市创新中的溢出效应,但是鲜有文献在研究FDI对城市创新能力影响时考虑了本土产业结构与FDI是否相互匹配的问题。文章在新经济地理学的框架下,首先分析了本土产业集聚模式影响FDI溢出效应的作用机制,并基于我国2008-2013年26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了本土产业集聚模式如何影响FDI在城市创新中带来的区域内与区域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产业集聚与FDI都能够产生明显的外部性,产业集聚对FDI溢出效应的影响受到地区差异、城市规模差异的约束。从整体上来看,相比于多样化集聚,本土产业专业化集聚更容易吸收和传播FDI的溢出效应,提升城市创新能力的作用更明显。从分区域层面来看,东部地区产业多样化集聚提升FDI的溢出效应作用显著,而中西部地区FDI的溢出效应更多的受益于专业化集聚。从分城市规模来看,特大规模城市应该选择多样化集聚模式,而大中小三种规模城市则应该更多地专注于专业化集聚模式。  相似文献   

13.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受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在国内某些大城市已初具规模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目前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还存在很多不足,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然后针对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湖北省地级市为例,用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固定资产以及科技活动人员数量对城市间经济联系紧密度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辐射带动力弱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与城市间经济联系紧密度呈负相关关系;科技活动人员数量与城市间经济联系紧密度呈负相关关系;固定资产投入与城市间经济联系紧密度具有正相关关系.从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省域产业专业化、多样化、竞争性三方面带来的外部性,分析高新技术产业对城市间经济联系紧密度影响的途径.为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对城市间经济联系紧密度的正向影响,提出的对策建议为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布局,促进产业多样化;优化高新技术产业链结构,提高产业专业化程度;注重市场机制与政府引导相结合,提高同一产业内和不同产业间的竞争程度;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加强科技人才激励;增加高新技术产业固定资产投入,实施过程管理.  相似文献   

15.
通过计算泛长三角地区不同城市规模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区位熵,对城市规模与两大产业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超大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具有明显优势,但制造业水平相对不高;其他规模城市制造业专业化程度高,尤其特大城市比其他规模城市具有更高制造业集聚水平,但其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水平普遍较低。此外,2014年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城市规模间均有某种对应关系:制造业与城市规模之间大致呈“倒V”型分布;生产性服务业随城市规模递减而减小。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实证检验中国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本文通过构造国民经济产业分类标准C门类制造业中类产业间共同集聚指数、产业内集聚指数等作为解释变量,同时控制专业化指数和企业规模来计量和解释不同产业集聚结构对劳动生产率和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产业内集聚和产业间集聚都对劳动生产率存在显著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在东、中、西部地区的表现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7.
影响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因素有多种,从全国层面看,专业化有负向的影响,多样化有正向的影响;但从分地区来看,虽然专业化仍是负向影响,但多样化对创新绩效影响由于受到企业规模等控制变量的约束呈现东中西部不同的特征,东部为正,西部不显著,中部为负。在控制变量的影响方面,公路里程等交通设施、人力资本投入、技术人员投入比例等对创新产出有正的影响;企业规模在东部地区有负的影响,中西部为正的影响;创新投入则影响为负。  相似文献   

18.
在城市化加速推进的同时,由于中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难以跟上城市化增长的步伐。加上缺乏科学、合理和前瞻性的人口及产业的空间活动的规划及政策引导,中国城市化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中国一些城市已经患上比较严重的“城市病”。“城市病”是指人口过度向大城市集中而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在中国所表现出的特征有: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贫困失业、住房紧张、健康危害、城市灾害、安全弱化等。中国不同规模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在这些方面都有程度不同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城市规模分布演进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探讨如下问题,中国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如何构建合理的城市体系。我们基于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路径,对中国过去10年的城市体系演进进行了系统回顾,并运用省区动态面板数据识别了城市规模分布演进影响整个城市体系的外部性进而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本文发现,从整个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看,中国的城市体系仍未达到最优分布状态,但正逐步向其趋近。中国城市规模分布体系主要特征为中小城市过多而大城市过少,少数大城市相对规模过大。新的(特)大城市的出现,及各大城市的共同发展,能显著促进区域经济效率。本文的发现为中国未来的城市化途径选择提供了有益见解。  相似文献   

20.
产业集群的发展与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楠 《辽宁经济》2006,(12):52-53
产业集群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下崛起和发展的一种产业组织形式。大量由产业集群成就的呈明显块状、色彩斑斓的“经济马赛克”的财富创造现象,使全世界就产业集群是一种有效的产业组织形式和区域发展模式达成了共识。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产业集群是指,某一特定产业(相同产业或关联性很强的产业)的企业根据纵向专业化分工以及横向竞争和合作关系。大量集聚于某一特定地区而形成具有聚集经济性的产业组织。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经济竞争是产业集群的竞争,产业集群化发展已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发展潮流,产业集群构成了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空间构架,推动着世界经济的增长。当代的产业集群现象在国外早已出现,既有传统产业集群,还存在高科技产业集群。如美国的硅谷是以IT产业为代表,纽约的华尔街金融投资、德国的索林根刀具,意大利威尼斯玻璃器具,英国的剑桥工业园,法国的索菲亚,瑞士的制药业,印度班家罗尔地区的软件技术园等。中国的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全国内地280多个城市的160个城市拥有不同程度的产业集群。据国家信息产业部的数据显示,中国的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东部以环渤海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地区,尤其是浙江、广东两省。此外,中西部的广大城市也出现了产业集群。目前大大小小的产业集群约数千个,而且在大多数行业当中都有了产业集群的存在,如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电器、机械制造、家具制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