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伊壁鸠鲁和穆勒的伦理学都是从人的感性经验出发建立各自的幸福哲学体系的,具有强烈的生命体验意义.他们对幸福观的理论建构、价值意义等的论述是相似的.但穆勒在强调个人感觉体验同时,对他人乃至整个社会的幸福进行调适,从而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通过对两者幸福哲学的比较分析,可对幸福这一价值理念具有更现实具体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当前,由于受到市场经济负面作用的影响,部分青年在幸福观问题上出现了偏差,形成了与无产阶级幸福观相背离的幸福观。文章认为必须深入分析幸福的内涵,对青年加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教育,并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相似文献   

3.
周玉仙 《魅力中国》2010,(35):233-233
从“幸福”、“幸福观”概念入手,针对大学生幸福观现状,并对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幸福观的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时代,人类对幸福的观念及追求幸福的途径不可避免发生变化。网络的出现满足了人们社会交往和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但也不可否认网络中充斥着多元的文化对新时代人民主流幸福观造成一些冲击。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是以劳动实践为基础的客观物质基础和主观感受性的统一,强调物质基础是满足精神需要的前提。因此,如何在互联网时代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念,传播主流幸福观,找到实现幸福的新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道德讲堂”通过搭建讲述道德故事的百姓舞台,以身边人讲身边事的生动形式讲述道德榜样的先进事迹。“幸福讲堂”就是在对大学生进行生命幸福观教育时,让他们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分享。在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简称“基础课”)教学实践中借鉴“道德讲堂”的成功经验来创设“幸福讲堂”,可以创新内容和方法,帮助大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释了中国古代维吾尔族的思想巨著《福乐智慧》。《福乐智慧》的内容:质幸福,提倡一种适中的幸福观;社会关系幸福,是指人在社会关系方面的需要得以实现而获得的一种幸福;精神幸福,更多地表现在对于道德的极度重视。《福乐智慧》幸福观的特点:两面性,一方面极度重视精神世界的幸福,,另一方面也提倡物质幸福是必要的条件;变化性,物质幸福、精神幸福需要一生去追求;幸福观同时也带有一定宗教性的特点。探讨了《福乐智慧》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校要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的幸福观教育,对大学生进行幸福观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有利于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针对当前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现状,通过丰富幸福观教育的形式、完善幸福观教育的内容、拓展幸福观教育的渠道和形成合力育人的社会环境等有力措施,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幸福观,提升当代大学生感知幸福的能力和创造幸福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幸福观的发展史着手,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内涵。指出马克思认为真正的幸福不是取决于单纯的肉体快乐和纯粹心灵的满足,而是人所向往的一种完满的生存状态和为这样的生存状态而不断实践和劳动的过程。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是享受与劳动的统一;是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这为当代人对幸福的追求提供了一条真实可靠的实现之路。  相似文献   

9.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对大学生进行幸福观教育的主渠道。在第三章第一节"树立正确的幸福观"这一内容中,可以在对授课班级进行幸福感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围绕"什么是幸福"和"幸福四谈"来开展教学活动,从而帮助大学生在了解幸福是什么的同时,能够正确认识幸福与财富的关系,应该追求什么样的幸福,影响幸福感的主观因素,以及不幸福了如何走出痛苦。  相似文献   

10.
“90后”大学生作为高校的主体,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但在其幸福观的确立过程中却存在着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等诸多问题.因此,基于“密尔幸福观”视角对“90后”大学生幸福观加以正确引导,从而树立以美德作为追求幸福的手段、以个人与集体的统一作为幸福主体、以精神幸福作为更高追求的幸福观.  相似文献   

11.
在消费时代和富裕社会,以建构核心消费理念和富裕观念为引导,着力培养全民的健康消费方式和理性对待财富行为是德育的积极对策,是体现消费与富裕本质的客观要求,是统领现实多元消费理念和富裕观念、抵制消费主义和为富不仁负面影响的需要。健全科学消费观、道德消费观、审美消费观、道德富裕观、和谐富裕观、安全富裕观等核心消费和富裕理念形成及发展的体制机制,支撑和激发全民健康消费方式与理性对待财富行为的养成,是人们的健康水平、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提高、维护社会良性运转、实现全面小康与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幸福观是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重要构成内容,马克思经济学的幸福观在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对"幸福悖论"的解释等层面的科学全面性均远超西方经济学。深刻理解马克思经济学的幸福观,可以客观解构幸福的内涵和本质、多重维度和多个辩证关系等,以及在幸福的创造、享受、分配等层面获得一些重要的政策启示。基于理论梳理和对比研究,有助于借鉴西方经济学幸福观的科学成分,进一步把握和完善马克思经济学的幸福观,并对中国构筑和实践新时代幸福观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邰炜  张威 《中国经贸》2013,(24):134-134
本文从古希腊幸福观的两种基本理论出发,分析了当前的目前大学生择业时的功利主义倾向及消极影响,并希望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重视,正确引导当代大学生的功利主义价值观。根据相关理论指出:大学生择业不仅要追求感性的幸福,更要着重培养理性的品质。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古希腊幸福观的两种主流思想及其作用,以期对当代大学生择业心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夏榕 《改革与开放》2013,(19):76-77,7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价值观的多元使得大学生对幸福的目标和理想产生了一定的动摇,对幸福的迷茫让他们不知道幸福在哪里。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直接影响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幸福感培育,树立理性、科学的幸福观,不仅是大学生自身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人的生活离不开审美与道德,审美满足人的情感,展现人的生命活力,道德为人类社会建构秩序;在审美中人可以展现自由的生命,而道德可以使人更加理性的生活,从而实现人的生命价值。审美与道德关系问题是自古希腊就有的问题,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美学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从对他的研究看,从审美与道德的内在冲突性与和谐性的人们最终找到一条通往幸福和谐之路。  相似文献   

16.
陈有英 《魅力中国》2011,(8):269-26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套的道德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对道德建设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道德建设要驭得实效.必须正确的认识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遵循道德发展的规律。为此,作者着重从三个方面全面论述道德及其在当代的价值:一:从理论上即道德学说的语义学分析,层次性及其夺质和功能方面看、二:从道德的几个范畴如善何以必要,义与利,幸福等看。三:从道德在社会生活的实际运用看。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天津市宝坻区司法局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在区委、区政府、区委宣传部和文明办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司法行政的职能作用,以提升司法行政系统良好形象为根本,切实加强干警道德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宝坻做出了贡献。2012年以来,宝坻区司法局先后荣获"全国‘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单位"、"天津市‘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区县"、"天津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8.
“幸福”二字已成为当今流行的一大“热词”,也成为人们向往和追求的目标。领导干部也是人,当然也有追求幸福的权力和渴望,但其幸福观是否正确,不仅关乎个人能否幸福,更关乎人民能否幸福,关乎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兴衰成败。  相似文献   

19.
薛雅帅  范亚文 《魅力中国》2010,(29):264-264
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是人们追求的最高善,其思想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主要通过对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进行梳理,以期对人们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20.
在阐述对大学生进行幸福观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的基础上,结合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和图书馆教育在大学生幸福观养成中的重要作用,从有针对性地导读、举办各种主题活动、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等五个方面探讨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培养大学生建立幸福观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