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0 毫秒
1.
在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居民消费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居民消费行为的视角,对安徽省不同城市化地区的343位居民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影响购买前、购买中、购买后三个阶段的消费因素,探讨了农村、城乡结合带、城市居民家电消费行为的区域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家电消费调查的研究数据,从微观层面上对安徽城乡居民的消费模式进行了初步概括,根据需求层次的基本原理提炼出三大消费模式,对不同消费模式下居民的总体特征进行了归纳描述,并根据研究数据,比较了不同模式下居民家电消费的行为差异。  相似文献   

3.
扩大内需,尤其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是促进中国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的驱动力,而研究居民跨期消费行为对于如何进一步启动内需具有重大意义。通过梳理前人关于跨期消费行为的研究,分析比较福建省与台湾地区居民跨期消费行为,探讨闽台地区居民消费需求的异同点,进而提出了扩大闽台地区居民消费需求的着力点和创新点。  相似文献   

4.
王世群  李文明 《特区经济》2010,(10):265-266
本文以扩展线性系统(ELES)模型为基础,分析了我国在经济转型期间(1996~2008年)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主要研究结果是:①城乡居民商品及服务的边际消费倾向随时间推移而下降;②城乡居民的消费行为虽有差异,但趋向较为一致;③食品支出的重要性显著降低,居民的消费结构向高级化发展;④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已对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行为产生较大影响,但相对而言,城镇居民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通货膨胀压力日渐增大,201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控制通货膨胀的任务依然艰巨。居民通货膨胀预期与人们的消费行为紧密相关,进而也成为助推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本文将借鉴以往对通货膨胀预期与居民消费行为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十一五期间城乡居民消费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分析,大致测算居民预期对其消费行为的影响程度,并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50%,人们的生产方式、职业结构、消费行为、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都将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但由于法律制度安排,导致了“半城市化”问题,损害了城市化中农民的合法权益.权利正义论为分析我国农民市民化的制度障碍和路径选择,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工具.赋予农民平等参与城市化的各项权利,是城市化科学发展,实现农民市民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绿色消费作为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适应的消费模式,日益受到政府、企业和公泉强烈的关注。同时,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消费意识的提高,高质量的消费成为居民新的消费需要。由此,对绿色消费行为模式的研究也有了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本文试从消费者的个人行为入手,对绿色消费模式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得出了绿色消费行为的特征和规律,为有关方面的策略制定提供一点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一、居民购物时受媒体广告的影响达六成,但对不同群体的作用略有差异据国家统计局社科司与有关部门对全国31个大中城市的5000余户居民家庭1996年消费情况调查,居民在购物时受媒体广告的影响而发生购物行为的占60.4%,广告对居民的消费行为起着明显的导向作用。这种导向作用对城市各层次居民具有普遍影响,作用程度在不同群体中略有差异。分年龄看,年轻人对广告的信赖程度相对较,这与年轻人文化程度高,相对接收媒体信息的机会多有关。据调查,30岁以下的居民购物时受媒体广告的影响程度为62.5%。随着年龄的递增,受广告影响的程度呈微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基于回归分析的废旧家电回收重要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所收集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对30个废旧家电回收影响因素的重要性,从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感知差异显著性方面进行比较,选取了六个城镇和农村居民感知差异性相对较大的影响因素,即生产企业的企业形象、生产企业的规模和经济实力、回收行业市场竞争、政府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政府对回收知识的宣传教育、居民的回收知识,进一步进行均值—标准差分析,找出了城镇和农村居民对以上六个因素感知重要性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制度变迁过程中的消费者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居民的消费行为特征是不同的 ,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制度变迁 ,我国出现了通货紧缩 ,居民有效需求不足对宏观经济稳定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从分析我国消费者行为特征入手 ,提出了加快制度变迁 ,治理通货紧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设计了废旧家电回收中心服务质量调查问卷,对问卷进行信度效度检验,以南昌市居民为对象发放正式问卷,并对废旧家电回收中心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技术质量、功能质量、渠道设计、关系质量和环境质量对废旧家电回收中心服务质量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影响力依次递减。据此,从技术、功能、人员等角度给出提高回收中心服务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截至2010年11月4日,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带动新家电销售2 672万台,销售额突破1 000亿元,进一步释放了国内居民的消费需求。作为党中央国务院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  相似文献   

13.
我国居民消费的平滑性是扩大内需的政策产生效果的一个障碍。本文利用"相关性UC模型"来研究收入-消费关系,试图利用该模型中消费、总收入和持久收入之间新息的相关性来验证我国居民消费行为更符合哪一种消费行为理论。最后实证结果说明,凯恩斯主义消费理论,习惯形成理论和预防性储蓄,持久收入假说都不能完美的解释我国居民的消费行为。相对来说,其消费行为更接近于持久收入理论。  相似文献   

14.
浙江要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继续"走在前列",关键是要在城市竞争上抢占制高点,以新型城市化提升新型工业化,以城市经济引领产业转型升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世界城市化空间布局和形态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加速发展。2011年,我国城市化率首次超过50%,这是我国经济社会结构的一个历史性变化,意味着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行为、价值观念将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标志着我国城市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作为我国现代城市发育最早、城市密集度最高、城市体系最完备的地区之一,长三  相似文献   

15.
“十一五”期间扩大消费需求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消费需求不足、消费率低下的问题将是当前一个时期必须直面的严峻问题,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收入水平决定了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本文首先对浙江省城乡居民几十年来的恩格尔系数进行初步分析,再分别构造城镇和农村的收入对消费的对数模型,并进行回归分析。最后简单分析城乡居民消费行为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城市居民低碳消费理念与消费行为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松梅 《特区经济》2012,(5):299-301
低碳消费是指消费者在日常消费过程中自觉选择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消费行为。通过对青岛社区居民和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可以看出,环境问题意识、低碳消费知识、个人责任意识,及媒体宣传等因素对城市居民低碳消费行为影响显著。因此,要加强低碳教育、加大低碳交通的宣传力度、强化低碳产品认证、建立低碳消费反馈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7.
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实施一年来,拉动家电消费500多亿元,同时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推动家电产业逆市上扬。白2010年6月1日起,我国决定在9个试点省市基础上,在河北、山西、大连等19个省市开始实施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并将逐步推广至全国,此举将为消费增长注入持续活力。  相似文献   

18.
家电下乡是中央刺激农村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项重要措施.这一举措可以说是农村消费革命的开端.调查表明:首先,家电下乡对农村消费意识具有根本性的影响.消费意识从以往的"实用型"向"享受型"转变;消费意识日臻理性化、理性化.其次,家电下乡对农村消费结构具有显著影响.传统家电仍将普及;高档产品持续热销;消费的时间性逐渐减弱.再次,家电下乡对农村的消费行为具有重要影响.更加注重消费产品的本地化化;节能降耗是趋势.因此,扩大农村内需,以家电下乡为契机培育合理的农村消费模式就必须: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使全市农民对国家优惠政策家喻户晓、人人明白;探索创新工作模式,把扩大产品销量、简化补贴手续、增加补贴资金作为工作着力点,力求效果最大化;引导企业健全农村家电流通服务网络,提高售后服务质量和水平;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让农民消费无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财政政策有效性的微观基础居民消费入手,在基于居民最优决策行为的基础上,构建了中国加总社会消费函数,并利用经验数据,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居民的消费行为进行了经验分析。分析得出:改革开放以来,致力于总需求管理的财政政策调整,不仅没有对私人部门的消费产生挤出效应,反而对私人部门的消费产生挤入效应。两者间显著的互补关系表明,财政政策对总需求波动具有明显的稳定效应。但稳定效应的微观基础不是来自于有限期界的居民消费决策行为,而是来自于中国存在较高比例的流动性约束消费者,这一比例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保持在60%以上,流动性约束使得居民的消费行为对当前收入变化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0.
低碳城市建设的发展途径研究——以杭州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晓芸 《北方经济》2010,(15):48-4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能源消费行为发生了改变,人均用能迅速增加;城市人口增长也将引起交通用能增加.这必将推动城市能源消费量的增长。因此,城市将成为节能减排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