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金融业海外并购引起全球关注当前世界各国间的金融并购完全跨过国界。以2006年中国建设银行并购美洲银行亚洲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起始,中资金融机构积极进行海外金融机构并购。中资金融机构海外并购投资金额巨大,其中2007年达到了最高峰,合计并购金额为217.46亿美元,占比82.23%,并购次数为8次,占比72.7%。2008年9月7日  相似文献   

2.
李明 《魅力中国》2010,(35):78-78
金融危机后,国际经济形势和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伴随着这变化,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面临着新的也是前所未有的机遇。本文先分析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必要性,进而阐述了金融危机后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所处的良好环境,最后从国家选择和行业选择两个方面指出了海外并购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中国金融机构的海外并购应当更加谨慎。去年以来,中国金融机构积极购买海外资产,规模创下10年来最高。据Dealogic数据,2014年,中国金融机构海外并购达到30起,合计金额48亿美元。尽管金额低于2013年的51亿美元,但并购件数几乎翻番。其中较为引人注目的,包括安邦保险在海外的系列并购、海通证券收购葡萄牙圣灵投资银行及光大证券收购香港券商新鸿基金融集团等。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过后,越来越多的中国民营企业家们将眼光投放到了国际市场,实现对海外企业的跨国并购.完成自己生产技术的升级或品牌、营销渠道的扩张。文章分析了后金融危机背景下民企海外并购现状及发展趋势,旨在从政府.中外市场环境等宏观层面与民企自身微观层面的角度阐释后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民企海外并购的机遇和所面临的风险,并针对民营企业海外并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帮助民营企业更好地利用此次危机中所展现的机会,促使海外并购成功进行。  相似文献   

5.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策略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洋  于泽 《特区经济》2011,(3):235-236
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提供了巨大的机遇。本文旨在金融危机这一背景下,通过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阐述,提出基本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企业开展海外并购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葛莉  李闷管 《特区经济》2009,(8):100-101
近年来,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交易额增长较快,但并购成功率并不高。目前,全球金融危机导致海外企业大多处于资金困境,国内良好的经济环境也造就了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优势。为有效地规避并购风险,我国企业要做好明晰并购目的、分析并购能力、掌握信息等方面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7.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的数量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尤其是金融危机的爆发给发迭国家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这就给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机遏。许多企业都借此机会通过对海外企业的并购实现了走出国门,走向国际的第一步。但是。海外并购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许多中国企业在没有国际并购的经验的情况下就贸然行动.不了解国家政策就轻举妄动.缺乏对于市场的评估就采取行动,这无疑为以后的发展留下了不可忽视的隐患,也导致了许多并购并不能实现当初预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信息》2009,(7):19-19
被金融危机拖得身心疲惫的欧美企业似乎一下子成了中国企业家的投资乐土。资金实力加上潜在海外并购对象的价值大幅缩水,这让不少中国企业跃跃欲试。然而,现在究竟是不是出海并购的时机?  相似文献   

9.
最近,随着金融危机触底,中国企业到海外收购的热潮又悄然升级。汤森路透集团的数据显示,2009年一季度全球跨境并购规模同比下降36%,并购收益下降了60%,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企业今年海外收购总额同比增加40%.涉及金额达到218亿美元,仅次于德国,居世界第二位。  相似文献   

10.
王姣 《改革与战略》2009,25(6):54-56
我国商业银行在选择跨国并购方式进行海外扩张时,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正确选择与确定跨国并购的目标,这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文章认为,在跨国并购的对象选择上应重点倾向于非银行金融机构,并将“汇丰式”收购作为经典并购策略进行运用。  相似文献   

11.
编读 传媒     
《上海国资》2012,(1):9-9
早在金融危机之前,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就已开始,但高潮却出现在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企业在全世界范围内跑马圈地,几乎遍及所有行业,都能看到中国企业的并购冲动。国外经常将这视为“由政府控制的国有企业的整治行动”,但实际上也有许多民营企业参与其中。其中最出名的当属国内低端汽车制造商吉利一口气吞下国际知名品牌沃尔沃。而国有企业即使进行海外并购,实际上也并不完全是政府主导下的行为,并没有什么政治意图,只是出于纯粹的商业考虑。  相似文献   

12.
“走出去”的海外战略对于中国企业来讲已经变得越来越迫切。但从当前我国一些企业的海外并购活动看,有些企业的并购之路走得比较顺利也比较成功,但是也有一些企业因此陷入海外并购的陷阱中。笔者认为中国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时应考虑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3.
“走出去”的海外战略对于中国企业来讲已经变得越来越迫切。但从当前我国一些企业的海外并购活动看,有些企业的并购之路走得比较顺利也比较成功,但是也有一些企业因此陷入海外并购的陷阱中。笔者认为中国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时应考虑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李春林 《中国经贸》2013,(10):22-22
近几年,海外并购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重要方式。本文主要研究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动因及存在的问题。目前,中国企业进行海外投资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国外技术与资源,以及消化我国不断上升的外汇储备。而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外国法律、法规的限制;缺乏专业人才;融资困难;并购后整合不理想;以及我国国内对企业海外并购还没有系统的法律支持与制度保障等。最后,我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从中国大公司海外并购的公开资料中,人们会发现谈资源占有量的多,谈收益的少,“海外并购收益”甚至已经成了业内“忌讳”的话题。  相似文献   

16.
美国金融危机导致美国金融资产贬值,并关联影响到其他行业的股价出现深幅下挫,这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扩大海外并购投资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17.
财经速览     
《首都经济》2008,(11):11-13
亚欧峰会就应对金融危机达成共识,我国有抵御世界金融危机影响的基础、空间和能力,银监会:全球金融动荡对中国银行业影响有限,林毅夫:三大因素助中国应对金融危机,专家:中国企业参与海外并购正当其时,我国今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9.9%。  相似文献   

18.
, 《中国经贸》2013,(1):84-84
2012年12月14日,德勤发布的《中国装备制造业海外拓展新阶段》的最新报告指出,中国制造业的海外拓展已进入由装备制造业引领的新阶段。2012年前三季度,中国装备制造企业海外并购交易的金额占据中国制造业海外并购交易总额的45%,而海外并购已成为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装备制造业海外拓展的主要方式,并购发起方也从原先以大型国有企业占主导,扩大到更多的领先民营装备制造企业的积极参与。德勤中国制造业组联席负责人杨  相似文献   

19.
刘洁  余嘉明 《中国经贸》2010,(19):80-81
2008年发生的金融危机,全球许多大型资源能源类企业出现流动性问题,为我国企业提供了百年难得的境外并购机遇。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我国公司海外并购表现活跃,并购总额同比增加40%,达到218亿美元,仅次于德国,主要集中在资源能源领域。其中,我国电力企业颇有斩获,走出了一条相对成功并值得继续探索的路子。  相似文献   

20.
吴芹 《改革与战略》2009,25(12):102-104
文章从招商银行收购永隆银行事件切入,分析我国主要商业银行进行境外扩张途径,指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发展两大主要方式,即海外自设分支机构、经营网络和通过并购快速取得海外金融机构资源。最后指出海外并购是我国商业银行实现国际化经营的主要方式,但要根据当地实际监管政策,适当采取自设分支机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