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曾昆 《中国物价》2011,(2):49-53
本文利用2001-2010年CPI与工资季度数据,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框架下,分时期分部门研究了物价与工资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1)长期,物价与总工资存在均衡关系;短期,物价上涨推动工资上涨,但工资对物价没有影响;(2)物价与不同类型的工资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短期,物价上涨推动了国有单位工资的上涨.国有单位工资的上涨又可以引起城镇集体单位工资的上涨。所以,物价上涨推动总工资水平的提高,但不同类型的工资对物价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使用1989-2015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探讨教育回报率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及其机制。数据显示,女性和男性的工资差距呈扩大趋势。使用Heckman两步法估计明瑟教育回报率表明,女性教育回报率高于男性,而且性别间教育回报率差距扩大。机制研究表明,国有部门性别间教育回报率差距小于非国有部门,从而导致国有部门性别工资差距小于非国有部门。性别工资差距扩大主要源自非国有部门,而非国有部门性别工资差距扩大主要源自低学历女性和男性工资差距扩大。此外,女性占比较高的半白领和白领职业性别间教育回报率差距小于女性占比较低的蓝领和白领职业。综上,有关部门需要关注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女性,降低非国有部门的性别工资差距,减轻对女性的职业隔离。  相似文献   

3.
选取1998—2006年中国26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结合劳动力供需的对外开放影响工资差距的理论模型,就对外开放对制造业熟练和非熟练工人工资差距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从全国样本看,外商直接投资有利于缩小制造业熟练与非熟练工人工资差距,而贸易开放与制造业熟练和非熟练工人工资差距则是一种倒"U"型的关系。在分地区讨论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中西部地区制造业熟练与非熟练工人工资差距的缩小作用要大于东部地区,贸易开放对中西部地区制造业熟练与非熟练工人工资差距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东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这进一步验证了上述倒"U"型关系的实证结果。  相似文献   

4.
国有企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制度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有企、事业单位改革中,工资分配制度改革一直倍受关注。目前,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国有企、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制度改革虽然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随着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体制转换以及结构调整进入关键时期,国有企、事业单位分配制度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矛盾也充分暴露出来,进一步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重要假设前提之一是本国与外国劳动力市场不存在分割,劳动力可在两部门间自由套利,故长期来看两部门工资趋于相等。这一假设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现实非常不符,由于存在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不平衡、行业保护、信息不对称等诸多问题,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受到限制,劳动力市场也因此存在分割。为了更好地反映中国的现实情况,本文修正了经典巴拉萨-萨缪尔森模型的一个假设,认为发展中国家两部门工资未必均等,通过统计学两样本均值的检验,验证了新的假定,本文在新的假设下重新构建了模型,结果表明,本国两部门相对劳动生产率(即劳动生产率比)与相对工资(即工资比)都对实际汇率产生影响,实际汇率与两部门劳动生产率比成正相关,与工资比成负相关,且随着两部门工资差距的缩小,本币实际汇率将升值。最后,实证部分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验证了理论模型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劳动力没有成为商品,就不存在完整意义上的商品经济;不建立劳动力市场,就不存在健全的市场体系。劳动力成为商品不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者个人并不直接掌握公有的生产资料,要实现自己的劳动力和公有的生产资料的有效结合,只有通过市场。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商品反映的是劳动者集体与劳动者个人之间不同的利益关系,工资仍然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货币表现,也是实现按劳分配原则的具体形式。  相似文献   

7.
拜访客户     
酒店作为劳动力密集型的第三产业,对劳动者需要量很大。随着我国工业化速度加速,工业企业与各行业争夺人力资源加剧,酒店业也未能幸免。普通员工工资十多年未见增长的国有中小型酒店业,招聘员工逐渐失去往日优势,原有部分优秀员工因该类酒店薪金低、劳动强度大而流向合资、独资或新开业的民营酒店担任领导职务,以谋取薪金大幅度提高。国有中小型酒店遭遇优秀员工留不住、引不进的难题,这使得困境中的国有中小型酒店的日常运营更加雪上加霜。如何留住优秀员工便成为国有中小型酒店管理者迫在眉睫的难题。  相似文献   

8.
<正>企业的营销计划,我们往往以为是营销部门和市场部门共同完成的,事实上能够达成销售目标,和生产、财务、研发、物流部门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而我们发现,在企业中,真正与客户发生面对面"亲密接触"的部门除了营销部门以外,客户服务部也是天天在和顾客打交道,事实上,他们在扮演者第二支营销队伍,保障和促进摆脱各种顾客的疑问和不满意的地方,为销售和品牌建立持续不断地做加法。而在许多形成规模和市场优势的企业中,并没有建立这样的服务。部门或者服务职能,认为这些由公司的前台接待一下,或者销售部处理一下就可以了,不太重视第二支队伍的建设和管理。  相似文献   

9.
赵瑾 《财贸经济》2019,40(3):5-18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化,由劳动力国际化带来的失业增加、工资不平等、青年失业人口增多、非正规部门就业提高等诸多问题,已引起国际社会关注,贸易与就业成为当代国际贸易研究的重要课题。国际最新研究显示,贸易既能创造就业,也会导致失业,其就业净效应取决于不同国家的不同情况。从短期和局部看,因存在就业调整成本,贸易对不同国家、地区和个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但从长期和整体看,贸易会对一国产业结构优化、高技能工人就业、工资提高和妇女就业产生积极影响。贸易能否发挥对劳动力市场水平和结构的积极影响,取决于政府的决策。中美贸易冲突将对我国就业产生重要影响,稳就业是中央提出的应对国内外复杂形势的首要任务。为化解中美贸易冲突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应尽快建立中国贸易调整援助制度,发挥中国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中的引领作用,并从财政政策、金融政策、贸易政策、教育政策、区域政策和劳动力政策等方面综合施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我国有进行进出口贸易的32个细分行业为研究对象,时间跨度为2002~2009年,采用面板模型实证检验进出口贸易对相对工资差距的影响。实证结论显示:在不考虑行业特征的情形下:第一,行业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引起相对工资差距的缩小;第二,在将进出口贸易分解为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的情形下,出口贸易增加引起相对工资差距的缩小,进口贸易增加引起相对工资差距的扩大;在考虑行业特征的情形下:第一,出口扩大工资差距,进口没有影响。第二,行业要素密集度的不同会导致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对相对工资差距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工资形成过程是工资决定主体,包括企业、政府、劳动者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博弈的过程。在诸多因素影响下,工资形成机制包含微观层面的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宏观层面的要素分配机制以及政府监管机制。本文通过对工资形成机制的理论和我国工资形成机制进行研究,得出当前我国尤其是国有部门还没有形成真正市场化工资形成机制的结论,进而提出从工资集体协商、要素分配机制以及政府监管三个方面进行相应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田盈  潘晓琳 《商业时代》2007,(17):52-53
本文讨论了不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下,企业对员工一般性在职培训的投入水平。为了更加与现实经济生活中常用的报酬体系相一致,提出了“相对工资压缩”的概念。研究表明,在不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下,只要存在“绝对工资压缩”,即使不存在“相对工资压缩”,企业也会对员工进行一般性在职培训。  相似文献   

13.
在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形势下,完善我国工资制度对于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有看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需要坚持用马克思的劳动力商品价值理论指导我国解决劳动者工资问题,努力建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工资制度,并发挥工资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本文首先论证了劳动力商品价值理论是解决我国工资问题的理论基础;然后将此理论结合当今社会现实,并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资制度改革联系起来,提出关于我国工资制度改革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刘蓉 《商场现代化》2006,(17):264-265
效率工资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工资激励制度,本文通过对效率工资原理的简单叙述,总结了效率工资的两个基本假设条件。对效率工资五个模型进行分析,得出效率工资个模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理论中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外商直接投资的迅速增长和户籍制度导致的劳动力市场异质性是中国市场化转型中的重要现象,也是影响劳动者工资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结合跨国公司理论和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利用CHIP2007微观数据全面研究了跨国公司对不同户籍劳动者工资提升的作用机制和影响。结果显示:跨国公司对城镇和流动人口的工资均有显著作用,城市外商直接投资存量增加10%,流动人口工资提升1.8%,城镇劳动者工资提升2.9%;在劳动者工资获得机制方面,跨国公司增强了劳动者职业地位回报和人力资本回报,其对流动人口的作用高于对城镇人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朱洁萍  李瑶祯 《商》2012,(7):52-53
本文以刘易斯模型的理论构架为依据,主要针对乔根森对刘易斯模型中生存工资问题进行了评析。在此基础上针对资本主义部门和生存部门的工资水平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运用中国的经验化数据检验刘易斯的假定跟模型。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分工框架,以我国制造业部门为研究对象,采用WIOD和TIVA数据库1995~ 2009年的数据,分析全球价值链分工对高技术劳动力相对工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总体上提高了我国制造业高技术劳动力相对工资,贸易特别是出口的增长最为显著地推动了高技术劳动力相对工资的提升,而制造业服务化程度的提高则起到了相反作用,来自国内服务业部门的中间服务投入更明显地降低了制造业高技术劳动力相对工资.  相似文献   

18.
美国企业劳工的工资差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企业劳工的工资差别●王秋良美国劳工的工资中,不仅同一企业存在工资等级差别,而且不同行业、不同性别、不同种族、不同地区也存在着工资差别。这些工资差别,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1、不同职业的工资差别。美国企业特别是大企业中,不同职业的工资等级差别...  相似文献   

19.
文章提出研究假设,构建理论模型,揭示了企业异质性、劳动力异质性对技能工资差距的影响机理;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对企业异质性、劳动力异质性与技能工资差距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异质性对技能工资差距有显著的影响。其中企业绩效越好、创新能力越强、生产率水平越高、外资参与度越高,则技能工资差距越大。出口企业与体制内企业存在明显的技能工资溢价。(2)劳动力异质性对技能工资差距有显著的影响。其中男性占比越高、受教育年限越长、技能型员工占比与技术型员工占比越高,则技能工资差距越大;人力资本异质性进一步扩大了性别技能工资差距。(3)劳动力异质性与企业异质性交互项对技能工资差距有显著的影响。其中技能型员工占比扩大了狭义技能工资差距,技术型员工占比进一步扩大了广义技能工资差距,广义技能工资差距大于狭义技能工资差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政策建议,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0.
国有垄断企业工资分配问题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石油、通讯、银行、电力和烟草等行业员工的高工资与其低效率形成鲜明的对比,充满了中国特色。从国有垄断企业高工资的现状、形成机理和对策几个方面诠释国有垄断企业工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