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大学生自主创业是提升就业率、促进经济活力的有效手段,如何鼓励大学生群体投身创业浪潮是创业型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从大学生"三大创业极"对创业活动的带动效应出发,分析创业者、信息资源和技术、创业环境三要素在创业极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探索自由、开放的创业生态环境下,创业团队、大学创业教育、创新创业企业在形成极化效应的同时,发挥扩散作用对大学生创业活动重复反馈、不断提升的迭代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三大创业极"为核心,以创业生态环境为支撑,各要素协同发展的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的举措。  相似文献   

2.
创业管理机制及其架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业管理机制是指为了全面、科学、有效地管理创业过程,合理地规避或化解创业风险而建立的机构、系统和制度以及各因素、各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创业管理机制的形成涉及社会的多个层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建立观念性的模式结构对创业管理机制研究大有裨益,而"提摩模式"与"克里斯琴模式"就是两个创业管理的观念性模式,在此基础上可以提出创业管理机制概念性架构。  相似文献   

3.
受近年来市场经济变化以及"双创"活动的影响,各高校的大学生逐渐走进社会进行创业,贯彻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但创业的过程十分艰难,决定创业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便是大学生的创业心理品质。大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坚强的意志力等都是创业成功所必须的心理品质。文章总结了大学生良好创业心理品质对于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并对良好创业心理品质的培养途径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中,现如今各高校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到底怎样的创业教育方法才是适合当代大学生的最好教学方法,也是很多学校关心并积极探索的问题。近些年大学生创业问题一直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罗辑思维》主讲人罗振宇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大学生创业生存模式——U盘化生存。本文通过对"U盘化生存"的理解来探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丽人"从无到有一路走过来,就是千千万万个创业型企业的缩影。创业靠的是对市场的敏锐和对机遇的把握,而发展靠的是眼光和战略!在这里,我仅以"丽人"为例来谈谈对企业品牌化战略的看法。首先是定位。从"丽人"创业起,张汉就秉承着薄利多销的理念在做生意,直至后来的以增加加盟  相似文献   

6.
在日趋紧张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创业教育显得越发重要,从学生党支部主导"项目活动"视域下审思创业教育,主要是创新活动载体,改进工作方式,在创业教育方面开展具体研究,达到开展针对性学生党支部活动,开设创业教育"新课堂",解决或一定程度上缓解高职学生就业、创业问题的实际效果。并通过对"创业教育"的深入探究和思考,进一步提高党支部组织生活的积极性、创造性,进一步增强党支部的吸引力和活力,进而创新学生党支部活动体制,培养引导学生党员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起,西方发达国家就开始积极探索创业教育,国际高等教育界诸多专家都认为"创业教育"是继基本文化知识证书和职业技能证书之后的"第三本教育护照"。这足见发达国家对创业教育的重视。与国外相比,我国的创业教育还略显不足,存在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我国要积极汲取国外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将之纳入到我国的创业教育体系中。本文先分析国际创业教育的经验,接着阐释我国创业教育应该从中得到的启示和借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如何构建满足创业教育需求的实践教育体系是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亟待解决的课题。本研究的目标是构建基于"意识-能力-实践"贯通的分层递阶的创业实践教育体系,搭建增强创业意识、提升创业能力、指导创业实践的综合训练平台,提出创业人才分层培养目标体系,整合集成创业实践关键要素,建立满足多元化、个性化需求创业实践教育体系,围绕创业实践教育的目标,立足创新实践教育的"三个层次",探索以课程、项目、平台和园区为载体的"四位联动"机制,完善高校创业实践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是推进"双创"的生力军,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这是时代的呼唤和必然要求.创业是一种高质量的就业,探索非政府组织参与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就要在全面分析非政府组织对高校影响现状的基础上,从制定和完善非政府组织管理的法律法规、打造一支优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导师队伍、助力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提升、让企业家精神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全球交流与合作等五个方面拓展非政府组织参与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上海商学院中央财政项目"商贸类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中心"项目对信息平台的需求,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创新创业教与学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并尝试解决创新创业教学与园区的对接问题,为形成一条从创业生涯教育到创业种子培育,再到创业种子孵化的创业生态链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开展创业教育不仅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突出特色和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法宝,也是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国家出台的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保护性政策,以及国内创业教育典型案例所积累的成功经验都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着力发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应用型本科院校在着力发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应立足并突出其"应用型"的特点,切实抓好创业教育的教学工作,培养创业意识,传授创业知识;开展多姿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营造创业氛围,丰富创业知识,培养创业技能;全方位搭建创业平台,锻造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在对高职学生创新创业现状调查基础上,从高职院校和大学生两方面入手,提出了高职院校要引入"互联网+"思维,改革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创办特色校园活动,强化创新创业互联网思维的培养;建立创新创业教育载体,拓宽"互联网+"创新创业的途径;借助校企合作平台,搭建"导师带徒"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等策略。与此同时,大学生应该注重"互联网+"创新创业思维的养成,善于开拓创新创业的新模式,积极组建创新创业团队。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内外高校对于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索都非常重视,并一再通过创办"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大学生创业工作室"等途径来创新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基于"创业园"平台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也是众多高校当下正在不断运作、探索的主要方式之一。文章首先具体阐述了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中"创业园"平台的价值定位,然后细致探讨了当下"创业园"平台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基于"创业园"平台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索思路。  相似文献   

14.
记者: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已举办了三届,您认为此项竞赛对中国大学生的创业产生了哪些影响? 李小豹: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共同主办"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根本目的是育人,是希望竞赛为学生创业提供一个实验的舞台,一次锻炼的机会,使学生通过参加这项竞赛培养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了解创业的艰辛,为将来的创业做准备.  相似文献   

15.
"创业诊所",这是个听上去很新鲜的名词,只听说过"心理诊所"、"宠物诊所",可从没听说过"创业诊所";然而,顾名思义,"创业诊所"就是针对创业问题进行诊断治疗的新型"诊所".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教育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教育扩招与大学毕业生就业呈现持续的冲突与矛盾态势,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在现实就业与大学生创业的探究中,我们要对大学生创业意向进行研究,要以大学生为突破口,探究大学生从事创业活动的主观态度和能力。在我国确立"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指导下,要对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和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科学的定位和实证分析,面对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成功率平均不足0.3%的现实状况,探究我国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意愿及影响大学生创业的因素,提出创业成功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7.
应众多创业者的要求,作为《2005年中国科技创业状况报告》的内容之一,中国区域创业成本系列调查"长江三角洲篇"公开亮相。做这样的创业成本调查未必是我们的强项,但我们深知这对于创业者的重要。几乎每一位创业者在开始创业前,创业成长中以及创业成功后,都对自己所处或将处的创业城市,城市环境成本有过调查了解,有过急欲详细了解的愿望。对创业者而言,创业成本是个很广泛的概念,至少有软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广东清远市省级职业教育示范基地"现有四所高职院校学生,以随机抽样的形式,就创业及与地方法经济融合的认知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检验、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结果显示:不同创业意愿程度的学生在创业经历上存在显著差异;性别、年级和是否接受学校创业教育是影响学生创业意愿的主要因素,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和是否接受创业教育在创业意愿各维度上有显著差异;缺乏工作或管理经验、缺乏社会资源和人脉、缺乏创业资金是学生创业的主要障碍;地方优势或特色产业是学生依托地方经济创业的主要产业类型选择,并在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论证与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创业与地方经济融合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中,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创客"的行列。作为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大学生创业群体,其创业状况、发展态势一直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本文即以大学生创业群体为调查对象,对其创业所需求的政策环境、教育环境、组织环境等进行梳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心理资本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创业竞争力,它是影响大学生能否实现创业成功的关键所在。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有其特有的心理因素,高校可通过内化心理资本理论、推动创业心理资本课程设计、组建专业的创业心理资本培育的师资队伍、营造"以人为本"的创业文化氛围等途径,开发大学生创业心理资本,以推动高校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