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化工管理》2010,(4):95-96
我们一直以来在喊“人性化管理”的口号.而对“人性”是什么,这些“人性”需要如何管理的问题,研究得较少。人性化管理被庸俗化,堕落为“对员工稍微好一点儿”的同义词。  相似文献   

2.
■在管理盛行的美国,“忠诚”已成为管理界的一个争论焦点。部分专家甚至宣称“忠诚”早已寿终正寝,然而实践证明他们错了,现在的企业管理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需要“忠诚”的加盟。■契约关系不能保证天长地久,价值观认同却可以形成“志同道合”的局面,忠诚会让员工“流连忘返”,进而实现从“形变”到“神变”。  相似文献   

3.
人性化管理的阶段划分人性化是指人性的关系协调。那么何谓人性化管理呢?“人性化”管理就是通过与被管理者思想的对话,使企业的各项政策、制度、管理方式等等能为员工所接受,在原则不变的前提下使我们的管理方式“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人性化管理是一种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以充分开掘人的潜能为己任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陈鸣红感言     
“只有首先让员工满意,才能为顾客提供满意的服务。”“管理客户的最高境界是通过服务让客户感动,产生感恩意识,成为忠诚客户。”“因为服务质量是关系到咱们中国石  相似文献   

5.
■是什么导致员工的不忠诚?归根结底还是我们的制度出了问题,我们有缺陷的管理体制久而久之造成了员工的不忠诚。■用价值去浇铸忠诚,再享受忠诚带来的更大的价值回报,这是实施忠诚管理,最终实现企业利润、增长、持久增值的真谛。  相似文献   

6.
员工是企业的第一资源,要确保企业又好又快地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有效提升员工的岗位忠诚度。在员工忠诚度培育过程中,必须遵循“双向忠诚”的理念,通过个体归属感的培育、员工发展通道的畅通和企业忠诚文化的构建,实现由“低度忠诚”到“高度忠诚”的转变,达成“个体忠诚”与“群体忠诚”同步提升。  相似文献   

7.
忠诚管理中我们谈论最多的是员工的忠诚度为什么会下降?却很少谈到员工为什么不忠诚于企业?事实证明,忠诚是相互的。  相似文献   

8.
我们正处于变革的时代,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在变,人们的观念、行为也在变。在这种不断变化、发展的环境中,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关键是政工干部要善于知变、识变和导变,做到变中求变、变中见效。 知变 知变就是要以敏锐的观察力看到变,特别是要看到人们观念、行为的变化。只有知其变,工作才能有的放矢。当前,政工干部要看到人们的如下变化: 1.思想观念的变化。现在人们思想比较解放,敢想、敢说、敢干,没有什么禁区。具体表现为:第一,冲破了“社”“资”标准的束缚。过去由于长期受“左”的思想影响,人们凡事都要问一个姓“社”姓“资”,唯恐方向错了犯政治错误,而现在人们看问题、办事情问的是能不能发展生产力,能不能增强综合国力,能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由“社”“资”标准转向了生产力标准。第二,摆脱了“本本”的束缚。说  相似文献   

9.
近来常在报刊上看到一些变了形的有关“人本主义”管理理念的文章。比如:“树立让员工满意的观念”、“没有满意的员工就没有满意的顾客”等。《中国电力企业管理》的个别文章中亦有类似的观点。笔者认为,这种“员工满意论”的观念是一种错误的观念,蔓延起来将对企业员工造成思想上的混乱。1、现代企业的物质基础不具备员工满意的条件。在物质还未达到极大丰富的社会条件下,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任何一个企业在员工的工资薪酬、福利待遇、工作条件、生活环境等方面不可能都做到“老子天下第一”。在物质条件不能满足人的欲望追…  相似文献   

10.
4月13日,广西马山县供电公司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全员大讨论,由公司支部书记主持并策划,以公司领导班子成员为甲方,公司工会、职工代表为乙方,展开了企业与员工忠诚“对对碰”,根据各方的现场员工支持率达成了若干共识,把“忠诚南网·忠诚企业”活动提升到“双向忠诚”、“双向承诺”,使南方电网公司的大政方针根植在思想上,实践在行动上,体现在业绩上,把“忠诚南网·忠诚企业”教育活动推向高潮。当甲方提出“为什么要忠诚于企业?忠诚企业是立企之本,没有了忠诚,企业迟早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出局;同时,忠诚带给员工的受益是终身的…  相似文献   

11.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于是,经济特区,“三资”企业如雨后春笋出现:“三资”企业,在引进发达国家和地区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设备的同时,尤其是一些外资企业,侵犯员工权益的事也时有发生。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文化的演绎与传承,将忠诚不仅成为个人理想中崇高品质的化身,更成为中国传统组织文化中处理小我和大我、个人与组织之间关系的基本道德法则。■忠诚管理本质上是价值观的管理,忠诚管理的最核心是创造一个“忠诚为立人兴企之德”的信念,突出全员“命运、利益、责任、情感、作为”五层“共同体”关系的忠诚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3.
当我们还沉醉在“热门专业”的优越感中时,现实突然向我们敲响了警钟,入学分数名列前茅的管理专业毕业生都成为最难分配的学生。学校不得不花很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做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工作,尽管勉强分出或通过计划渠道下达指标,但我们已经看到也必须承认管理教育与实际需要存在的不适。是不是已经供过于求?不是。只要测算一下便知,目前我们煤炭系统高校培养管理工程人才的能力还远没有达到需求的水平;是不是预测本身有问题?也不是。专门人才预测无论从其依据还是从其组成队伍以及所用方法来看都是可信的。再着实际,我国煤炭系统管理还有很多问题远远没有解决,效率低、效益差的情况还普遍存在,优秀的管理人才不是多而是少,甚至是奇缺。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二律背反”的命题:管理专业毕业生分配难与管理人才短缺。这除与政策因素、环境因素有关外,与我们当前的管理教育也并非无关。依笔者之见,改革管理教育实乃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儒家文化提倡的是“以人为本”,这也是其管理思想最重要的特色和标志,我们且把它称之为人本观。“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这八个字是孔子“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充分表达。孟子也明确提出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管理论断,从理论的高度论述了人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荀子道:“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生有气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这些都说明了人的重要。“以人为本”首先就应该尊重人的价值。从目前成功的企业文化分析中可以看出,他们都非常重视对企业各种员工的尊重。IBM公司明确提出“让公司每一个成员的尊严和权力都得到尊重。”这与惠普企业文化中的“以真诚、公正的态度对待公司的每一个成员“有异曲同工之处。要想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其真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关于人性管理的研究观点概括来说有两种:一种是从伦理道德和忠诚等人性特征去研究;另一种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我国民营企业中并不缺人才,缺的是合理使用人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非典”的猖狂肆虐,给人们的工作生活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学校为防止病毒的扩散而停课,上班族们纷纷加入到SOHO的队伍中……北京某进出口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张先生,“非典”也让他颇感头疼:公司年初制定的员工培训计划搁浅了。“非典”不知要持续多久,但公司的人力资本提升不能踯躅不前,对员工的职业培训也不能长期停滞。那么,有什么方式能安全有效地对分散在各地的员工进行有效的培训呢?近日,北京经华智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张先生找到了解决办法,那就是通过互联网对员工进行电子化培训(E-Learning)。 作为一种新兴的企业培训方式,电  相似文献   

17.
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使得电力企业的薪酬管理越来越敏感,员工不单对薪酬待遇提出更高的要求,更渴望企业能重视他们自身的价值。目前,电力企业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绩效考核体系落后。目前的绩效考核体系严重制约着电力企业薪酬管理水平的提高,尤其是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已远远落后于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使得薪酬对员工的激励功能得不到有效地发挥,既不能改善员工的工作态度,也不能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当前,南方电网公司系统正在全面开展“忠诚南网、忠诚企业”教育活动。开展这项以学习实践南方电网公司大政方针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其目的就是要系统地贯彻落实大政方针,弘扬南方电网企业文化,引导员工无私奉献,勇于承担责任,主动维护公司的利益,在广大员工中大力倡导忠诚,鼓励忠诚,使大政方针根植在思想上、实践在行动上、体现在业绩上,形成思想、言论、行动“三个统一”,建设一支忠诚能干的员工队伍,在企业营造休戚与共、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高员工忠诚度,促进各项工作全面完成,以履行自己的职责和创造一流的业绩来实现对南方…  相似文献   

19.
实践越来越表明,中层管理者(部门经理以及主管级别的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企业对于中层管理者的培训投入不断加大。同时,关于中层管理者的课程也非常之多,有“中层修炼”“中层执行力修炼”“中层技能修炼”“主管修炼”等等。客观地说,这些培训多多少少都发挥了作用。可是,很多企业的领导者却认为,这种培训常常不能"解渴",很多企业就此对培训效果以及培训本身产生了怀疑!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保定供电公司(以下简称保定供电公司或公司)在秉承国网公司“以人为本、忠诚企业、奉献社会”核心理念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和谐企业建设。企业遵循“以人为本,共同成长”的准则,以企业发展实现员工成长,依靠员工业绩促进企业发展,真正实现了企业与员工的和谐统一,形成了“企业关爱员工,员工忠诚企业”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