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延续三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航空运输业造成重创,同时带来了一些影响市场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如高通胀率、资金链断裂、人力短缺和供应链中断等。目前来看,各国国内市场恢复和经济发展是全球航空运输业复苏的基础。随着各国采取措施加强疫情防控和2022年初许多国家开始逐步取消国际航空旅行限制,北美和欧洲一些航空公司在2022年第三、四季度实现了盈利。国际机场理事会认为,  相似文献   

2.
<正>日前,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发布了2022年全球航空客货市场表现的相关数据,本刊整理如下。2022年全球航空客运需求持续复苏(一)整体表现2022年航空客运总量(按照收入客公里RPKs计算)同比2021年增长64.4%,全球2022年全年客运量为2019年(疫情前)水平的68.5%(不同地区恢复情况统计见表1)。  相似文献   

3.
2022年初,西安、河南、天津等地疫情再次成为社会和大众关注的焦点,但依靠着国家和各地市政府的管控措施,所造成的影响微乎其微.而习惯了后疫情时代生活、生产节奏的大众和企业,在做好疫情防范的同时,也将目光瞄准2022及未来的岁月,力求用细分市场、精准发力,为自身发展带来一波新的高峰.  相似文献   

4.
兰翔 《空运商务》2024,(3):31-35
<正>2024年春节过后,多个省市的地方统计局公布了2023年末本地常住人口的数据。和2022年末的数据对比,除了浙江、海南和青海出现增长外,其他几个省份的常住人口数量均呈现下降趋势。如果与新冠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爆发之前相比,各省市常住人口波动和变化幅度还是较为明显。为了观察疫情对民航市场的影响,尤其是高价值航空旅客群体的规模状况,本文使用2023年的国内民航市场旅客常住地数据,结合当地常住人口规模对比疫情前的改变,分析旅客分布情况的结构性变化。  相似文献   

5.
2022年是新冠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持续的第三年,虽然我国整体疫情防控卓有成效,但随着德尔塔、奥密克戎等变异毒株在全球肆虐,国内多地疫情多点散发,让本已开始恢复的行业再次面临不确定性因素冲击.一方面,国际航线运营持续受限,国内客运市场流量大幅波动,公司经营效益改善难度日益加大;另一方面,油价攀升,汇率波动等因素...  相似文献   

6.
<正>飞机作为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出行选择。受疫情影响,2022年民航运输量总体呈低位运行态势,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的最新数据,2022年民航完成运输总周转量599.3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2.5亿人次。2023年1月8日国家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政策以来,疫情防控政策更加科学、精准,民航运输市场、航班量和旅客数量均呈现出井喷式的增长趋势,保障旅客顺利出行是航空公司、机场的共同愿望和追求。  相似文献   

7.
<正>近三年,民航运输业因新冠疫情遭受了巨大打击。随着疫情发展变化,我国民航业恢复之路呈现明显波动态势,如2021年3月,国内疫情逐渐得到控制,民航业迅速恢复,航班执行量直线上升,4-5月国内航班量一度达到2019年同期水平;然而好景不长,7月下旬新冠肺炎变种病毒德尔塔来袭,导致国内航班量又跌到谷底;2021年底,新冠肺炎变种病毒奥密克戎的到来和2022年国内疫情出现局部地区爆发,再次给民航业的复苏进程蒙上了阴影;2022年底,  相似文献   

8.
<正>2022年12月7日,国家卫健委重磅发布防疫“新十条”,民航局当天也出台了《关于优化近期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这些政策必将促进国内航空市场进入快速恢复期,面对航班量的增加,如何尽快加速航空货源的回流,是应该提前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快递行业观察者郭鹏程众所周知,从2020年开始,因为疫情的关系,中国快递在艰难的曲折中前行。尤其是2022年,中国快递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不仅是行业整体发展受到了影响,各快递企业也受到了“重创”。但是随着疫情的“放开”以及各类消费需求的推动,可以预见,2023年将是一个快递服务需求全面释放的年份,而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的中国快递市场格局也将得到重塑,中国快递发展新分水岭也即将到来。  相似文献   

10.
董亮 《空运商务》2022,(2):18-21
2022年以来,新冠疫情在多地区反复,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持续面临严峻考验.当前,我国航空公司来自内外部环境的各种考验和变量因素呈现复杂性、长期性和严峻性态势,疫情输入性风险等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多.长期以来,客服中心作为航空公司直接感知客户需求以及市场变化的"神经末梢",已成为航空公司提升服务价值、调整发展战略、创新营销...  相似文献   

11.
<正>2023年,是国内民航行业走出低谷,逐渐恢复正常的一年,全年旅客运输量6.2亿人次,同比2022年增长了146%,相当于疫情前2019年的94%。回顾复苏的过程,大致经历了上半年有序恢复、三季度旅客量爆发和四季度客流回落三个阶段。从下半年的市场结果看,旅客运输量已经恢复并接近了2019年的水平,民航客运市场重新进入了正常轨道。虽然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都保持了恢复的态势,但是两者的复苏进程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2.
谁能够想到,2022年初春,上海的疫情成为了爆点.根据本刊截止发刊为止,上海疫情已经成为了继武汉之后最大的一次疫情,这次疫情正考验着这座中国的经济中心城市. 八方兄弟省市驰援上海 "自上海疫情愈发严重后,全国的救援物资就源源不断地进入了上海,应急反应程度甚至比上海本地还要快."湖北武汉从事物流的强盛经历过2020年年初...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全面实施的起步年;今年更是夺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行业恢复双胜利的关键年.民航局冯正霖局长在2022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2022年是"十四五"民航发展关键的一年,既关系到行业恢复的成色好不好,也关系到基础打得牢不牢,积蓄的力量厚不厚实,未来发展的后劲够不够,做好2022年工...  相似文献   

14.
站在2022年岁首,回望2021年征途,我们倍感自豪.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加之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2021年的中国经济顶住了多重压力,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答卷. 2021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中国宏观经济持续复苏,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GDP将连续第二年超过人民币 100万亿元,占世界比重进一...  相似文献   

15.
<正>本文通过新冠肺炎疫情对浙江及庆元地客货运输经济的影响进行总结分析,立足县域客货运行业发展实际,为后疫情时代客货运输经济复苏,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0.引言2022年底,“新十条”的公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等一系列防控政策调整,标志着新冠疫情全面放开。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战略性行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  相似文献   

16.
<正>2023年的暑运,国内航空客运市场逐渐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国际航班的复航也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可以说是疫情后国内民航市场逐步复苏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根据民航局发布的数据,2023年的暑运期间民航运输旅客1.3亿人次,较2019年暑运同期增长7.4%。  相似文献   

17.
<正>2022年末,随着《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疫情“新十条”)的发布,国家对疫情防控措施进一步优化调整,实现了有序放开。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从核酸采样设备日销50万台到无人问津,从医院重症病床告急到指夹式血氧仪的疯抢,从服务区疫情防控指南接续发布九版到宣告废止,从高速公路出行流量反弹到服务区各类商业依旧惨淡……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切,似乎一边在宣告着昔日的远去,一边又警醒着我们故事未完待续。  相似文献   

18.
孙昊 《中国储运》2022,(1):55-56
日前,山东重工·潍柴动力2022年商务大会工程机械动力分会在山东潍坊胜利召开.2021年,潍柴在原材料价格上涨,房地产市场低迷以及新冠疫情出现反复的不利条件下,顶住压力,实现逆势上扬.2021年潍柴集团产销发动机预计突破100万台,其中工程机械动力预计销售达 20万台,同比增长超过13%.  相似文献   

19.
年度热词     
<正>回首2022,促投资、稳增长仍是重中之重,交通运输经济运行虽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发生波动,但随着疫情防控逐步松绑,已呈现出不断恢复态势,在这一大背景下,行业锚定数字化、高质量,交通国企实现改革重组,高速公路企业探索多元化发展……下面这些在各种场合被反复提及的“热词”背后,有挑战、有困惑、有希冀,但更多是坚定和笃行。  相似文献   

20.
<正>进入2023年,新冠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的影响已经逐渐减弱,经济复苏的前景逐渐明朗,交通运输行业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尤其是刚刚过去的春运,在交通出行完全不受限制的情况下,民航旅客运输量迅速回升,达到2019年春运的76%。在市场全面复苏的大环境下,分析疫情发生前后旅客常住地变化的情况,可以寻找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市场变化的规律,为未来的运力投放和市场营销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