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我与时展先生识荆,是在1939年,距今已六十余年.当时日寇铁蹄践踏上海、南京、杭州.我大学毕业,蜗居上海租界,目睹国土沦丧,精神极端苦闷.未几,得学校通知:浙江省会迁至山区永康方岩,凡大学毕业青年,均可前去报到,安排工作,支援国难.我泣别父母,与同学数人偕去方岩报到,当即录用在财政厅上班.其时沪杭两地至财政厅报到之大学生凡数十人.  相似文献   

2.
终身学习     
大学毕业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了,这么些年,忙忙碌碌,为自己能够在社会有一分立足之地而辛勤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能进入亚洲(澳门)国际公开大学与上海师范大学欧洲文化与商务管理学院、上海东亚学院研究生院及杭州东亚文化传播有  相似文献   

3.
终身学习     
大学毕业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了,这么些年,忙忙碌碌,为自己能够在社会有一分立足之地而辛勤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 让我能进入亚洲(澳门)国际公开大学与上海师范大学欧洲文化与商务管理学院、上海东亚学院研究生院及杭州东亚文化传播有  相似文献   

4.
单车老板     
文天宇 《乡镇论坛》2008,(6):M0002-M0002
出差到上海,我顺便去看望同学老谢。 老谢的父亲是一位成功的商人.老谢大学毕业后,子承父业。当了父亲公司的老总。老谢见到我盛情款待。席间,秘书向他汇报.有个美国人上门联系代理广告业务。那个美国人是一个小伙子,操一口生硬的普通话,身上的衣服被被巴巴。  相似文献   

5.
今天我非常荣幸,来到世界上最好的大学之一。我自己没有从大学毕业,现在可以说是我最接近大学毕业典礼的时候。我想跟各位分享我人生的3个故事,没有特别的大道理,就是3个故事。  相似文献   

6.
终身学习     
大学毕业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了,这么些年,忙忙碌碌,为自己能够在社会有一分立足之地而辛勤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 让我能进入亚洲(澳门)国际公开大学与上海师范大学欧洲文化与商务管理学院、上海东亚学院研究生院及杭州东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工商管理研究生课程班进修学习。本想能有这  相似文献   

7.
终身学习     
大学毕业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了,这么些年,忙忙碌碌.为自己能够在社会有一分立足之地而辛勤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 让我能进入亚洲(澳门)国际公开大学与上海师范大学欧洲文化与商务管理学院、上海东亚学院研究生院及杭州东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工商管理研究生课程班进修学习。本想能有这  相似文献   

8.
《企业研究》2005,(4):5
陈天桥大学毕业后.在上海陆家嘴集团历任该集团下属公司的副总经理、集团公司董事长秘书等职务。1999年创办上海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并担任执行董事兼总经理职务。2004年1月.辞去总裁职务.出任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相似文献   

9.
1997年大学毕业之后,我一直从事会计实践、教学和科研等工作.二十多年来,我始终坚持学习,不断打破舒适圈,努力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求学深造提升了我的理论素养 我在大学里主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辅修会计专业出于对会计专业的热爱,大学毕业后到一家企业从事会计工作,期间顺利通过了中级会计师和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但我还想扎扎实实...  相似文献   

10.
正我们是一个重型装备的企业,有3万多人,工程多、技术工人多、车间大。我从大学毕业就到上海振华重工,干了18年。虽然很苦很累,但是我很自豪。如果您去美国的旧金山,刚刚通车的新旧金山海湾大桥,也是美国西海岸的地标就是我们造的,我参加了通车仪式,很感慨和光荣。如果你去美国、欧洲以及世界上任何一个集装箱码头,所有的起重机都是我们造的,我们进入了84个国家,两百多个码头,70%都是海外业务,处于绝对垄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经营者》2007,(1)
杨超简介1951年生于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毕业,经济学硕士、高级经济师,任中国人寿保(集团)公司党委书记兼总经理,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他是中国保险业资深的高级管理者,长期在海外工作,拥有逾30年银行  相似文献   

12.
眼前活力四射、青春洋溢的新百伦(NEW BALANCE)中国上海分公司市场部经理张晓芳,在大学毕业后已经有着17年的职场经历,同时也是一个比较资深的培训师.  相似文献   

13.
一年前,刚刚大学毕业的我被分配到乡镇党政办公室工作,负责公文处理、报刊收发工作。  相似文献   

14.
大学毕业后,在家人的鼓励下,我想到了创业。和家乡其他人一样,我开起了一爿“羊粥店”,并决定用我的“文人”思想为小店注入“羊文化”,以此显示我的品位。但我只做了一个月的“老板”!我是一介文弱书生,从没有想过和“老板”沾边。但是家人一直鼓励我自己创业。大学毕业后,与同学们告别的那天,我冷静下来,第一次想到了创业。  相似文献   

15.
矿山的嬗变     
我从小在矿山长大,见证了这古老矿山的旧貌新颜,更在历史的沧桑巨变中述说着矿山的进步与发展.在我儿时的记忆里,父亲常以鞍钢职工为自豪,以至于我大学毕业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鞍钢,从此,我与鞍钢结下了不解之缘. 1994年是我大学毕业的第二个年头,我从鞍钢矿业公司干部学校调到原弓矿公司,从事宣传工作,我亲眼见证了弓矿区域的发展历...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80年代初,一位上海小伙子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国企。没多久,他就厌倦了那种一成不变的工作,于是辞了职,东拼西凑地借了一些钱,做起了扑克牌的代理生意。  相似文献   

17.
《楼市》2005,(12)
用时下流行的话来说,我是个标准的飘一族,大学毕业后,从北京到广州,从深圳到上海,几年间,我飘在各个不同的城市间,感受着不同的风情与潮流,享受自由自在的惬意的同时,我也开始体会到居无定所的苦涩每隔几个月的搬家、租房,让我飘着的美丽心情已经大打折扣,连老妈都开始着急,苦口婆心地劝说,总要有个自己的窝才行,动了买房的心思,却一直犹豫不决,喜欢北京的文化却受不了那里的风沙和寒冬,热衷广州的满街美食,又不爱那湿热潮闷的空气,醉心上海的大都市时尚与风情,却忍受不了只能住在郊区与繁华遥遥相望……记得到杭州的第一天是个雨天,放下行…  相似文献   

18.
策划人语     
苏儒博 《东南置业》2005,(95):F0006-F0006
大学毕业后,我有幸从事房产行业,面对挑战性强、综合素质要求很高的一个行业,我曾经害怕过、退缩过,但知难而进的个性却令我与这个行业结下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9.
承诺     
我大学毕业,经验丰富,业务熟练,在局内是有名的技术权威。  相似文献   

20.
没有电脑     
1992年我还没大学毕业。那时的男友即现在的老公在信中诱惑我,说毕业后为我买286。我着实兴奋了好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