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周晓晨 《旅游学刊》2013,28(7):48-56
针对旅游服务提供者的法律地位及责任问题,《关于审理旅游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和《旅游法》都设置了若干规则,但其中某些规则值得商榷。在包价旅游合同中,旅游服务提供者并非旅游合同当事人,而是向债权人(旅游者)履行义务的第三人,也是《合同法》第121条中的"第三人"。旅游服务提供者是否属于旅游经营者的履行辅助人,在我国《合同法》对旅游合同中的违约责任不以过错为要件的背景下并不重要。旅游经营者无干涉、控制可能的公共交通运营者仍应属于旅游服务提供者。根据《合同法》第64条,旅游者对旅游服务提供者应享有履行合同义务或承担违约责任的直接请求权。因旅游服务提供者的原因而致旅游者人身损害或财产损失的,《旅游法》施行以后,旅游服务提供者与旅游经营者承担的是不真正连带责任。  相似文献   

2.
旅游者和旅行社之间就合同履行所产生的权益争议,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但是《合同法》并未在其分则中涵盖"旅游合同"类型,这一立法状况给旅游实务造成了不小的困扰.此次《旅游法(草案)》(下称草案)专设"旅游服务合同"一章,规定了旅游流程中涉及的部分合同,其中"包价旅游合同"又占据绝大部分的篇幅,这反映了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旅游合同立法重要性和必要性的一种共识:在《合同法》没有将旅游合同作为有名合同纳入其立法体系时,在旅游法中规定旅游合同也是一种合理的技术选择.草案第53条至第63条完整规定了"包价旅游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转让、解除以及相应的合同责任,相关立法界定了旅游合同中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为旅游消费权益纠纷提供更确定的裁断标准,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旅游合同解除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悦 《旅游学刊》2005,20(2):76-80
合同解除是合同法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旅游合同作为一种新型合同,存在许多特性,这些特性导致在合同解除方面旅游合同有着不同于其他类型合同的特殊之处。本文着重讨论旅游合同解除的各种情形,包括一般情形和特殊情形,且以后者为主,以及旅游合同解除的法律后果问题。  相似文献   

4.
汪传才 《旅游学刊》2011,26(4):48-55
谁是旅游合同的当事人?这是摆在法院面前的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文章从旅游合同纠纷的实际案例出发,试图解决作为复杂问题的旅游合同一方当事人的认定难题。尽管赞同法院裁决时否定单位的旅游合同当事人资格的做法,但不接受其裁决理由,并提出了两种诠释路径:一种是基于现行法制,否定单位具有旅游合同当事人资格的正当性;另一种是面向未来,通过完善立法,承认单位是旅游合同当事人,但赋予作为受益人的旅游者直接请求权。前者适用我国《合同法》有关间接代理的条款,认定单位不是当事人,只是旅游者的代理人;后者建议完善《合同法》有关利他合同的规定,立法确认旅游者作为受益人得就其损害向旅行社提出违约赔偿。  相似文献   

5.
杨旖旎 《西部旅游》2023,(20):84-87
<正>旅游服务合同转让区别于委托履行或履行承担,旅游者转让合同原则上不需要旅行社同意。而旅行社转让合同应经旅游者同意,擅自转让的,若受让的旅行社明显没有资质,让与人和受让人可成立共同侵权;旅游者知情这一转让而未及时主张损害赔偿或解除合同等违约责任的,可解释为构成并存的合同承担,受让人和让与人连带地对合同履行负责;旅游者根本不知情这一转让的,受让的旅行社构成通谋侵害第三人债权,应对让与人的违约行为承担连带责任。旅游合同不当履行同时构成侵权行为的,应允许受害人选择之。  相似文献   

6.
试论旅游纠纷的法律适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圣平  刘璐 《旅游学刊》2005,20(1):72-75
由于我国法律对旅游合同的性质未作界定,司法实践中对旅游纠纷如何适用法律一直争议很大。本文在分析了旅游合同的特性之后.主张旅游合同是一种类型结合的混合合同,旅游纠纷应分别准用《合同法》中最相类似的合同的明文规定,并应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本文并对几种主要的旅游纠纷的法律适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保护旅游者权利是《旅游法》的价值基础。《旅游法》一方面规定了旅游者大量的权利,另一方面设定各类制度以保障旅游者权利。将各项旅游者权利进行归类,并由此构建旅游者权利的体系,准确理解并正确运用旅游者权利,对于《旅游法》的贯彻实施以及各类配套制度的制定,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旅游纠纷司法解释》首倡“旅游辅助服务者”之概念,惟其概念内涵与比较法上之履行辅助人相比已有了很大的限缩:要求旅游辅助服务者必须与旅游经营者存在合同关系,且公共交通之提供者亦不在概念的辐射范围内.而当旅游辅助服务者提供瑕疵给付侵害旅游者权利之时,涉及三方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殊为复杂:旅游经营者向旅游者承担违约责任,旅游辅助服务者向旅游者承担侵权责任,旅游辅助服务者向旅游经营者承担违约责任.因旅游经营者可凭借合同进行追偿,故旅游辅助服务者往往是最后的责任承担者,因此,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辅助服务者对旅游者承担的是不真正连带责任,旅游者在诉讼中只能择一提起.  相似文献   

9.
曾坚 《旅游学刊》2013,(8):25-27
经过30多年的酝酿,《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以下简称《旅游法》)于2013年4月25日公布。该法第一条明确了立法宗旨:"为保障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护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法。"立法宗旨的排序不是随意的,将旅游者权益保障放在第一位彰显了这部法律最重要的立法思想,也即从人的角度去做出制度安排,这是符合当代法律精神的。不过,《旅游法》并未明确界定什么是旅游者。  相似文献   

10.
郑晶 《旅游学刊》2011,26(4):43-47
只有明确了旅游合同的立法体例、立法目的和制度设计框架等方面的问题,才能在立法上确立旅游合同制度。现有的研究对旅游合同的概念、性质以及归责原则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积累,在上述研究基础之上,可以推导出下列结论:在不同的立法体例下,对旅游合同会有不同的概念阐释;旅行社的责任应当是立法的重点,在《合同法》严格责任的制度框架下,应当在旅游合同的归责原则方面作出过错责任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旅游合同瑕疵担保责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龚滔 《旅游学刊》2005,20(4):18-20
瑕疵担保责任是指违反瑕疵担保义务所承担的民事责任,它是买卖合同中的一项法定责任。由于旅游合同是有偿合同,根据公平原则,也应该建立瑕疵担保责任。同时旅游合同还有其特殊性,为了更好地保护旅游者的利益,我国很需要建立旅游合同的瑕疵担保责任。对于如何建立,可以借鉴德国和中国台湾的一些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12.
旅游合同示范文本由旅游局和工商局联合制定推广,性质上属行政指导,具有效率、安全、优先及补充等法律价值,示范文本条款分四大功能模块,由通用条款和协议条款组成。目前示范文本是多级制定,种类单一,权威性不高,文章提出完善和丰富示范文本种类和内容、统一示范文本和示范文本备案豁免等建议,以提升旅行社使用示范文本的积极性,发挥示范文本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琼  张德淼 《旅游学刊》2013,(12):90-96
旅游吸引物在旅游学上属于一个集合概念, 在法律上没有相关规定, 但不同属性的旅游吸引物作为个体在《物权法》上的权属性质往往是有法可循的。文章运用物权法理论, 结合新颁布的《旅游法》, 分析几个典型旅游吸引物的权属, 试图澄清几个与此相关的问题, 论证设立旅游吸引物权、为之统一立法的不合理性和不可行性, 并进一步提出充分运用《合同法》、《旅游法》以及相关法律解释等现有法律规定, 解决农村土地旅游开发中社区权益保护问题, 而不是简单地采取修改法律的方式解决此类问题。  相似文献   

14.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organizations are spending more time and money o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initiatives, but at the same time not fully understanding how such initiatives enhance travelers’ responses.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impact of two CSR initiatives that have been widely adopted by many travel organizations: tourism accreditation and codes of ethics. A large-scale survey collected data on how potential travelers responded to an online tour brochur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oth accreditation and code of ethics information in a brochure have significant but varying impacts on perceived tour value, trust, and tour booking intention.  相似文献   

15.
西方国家旅游合同立法模式选择及其借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孟凡哲 《旅游学刊》2008,23(5):79-84
本文通过对不同国家旅游合同立法体例模式及其具体内容的比较研究,分析了旅游合同不同立法体例选择的内在根源.探讨了中国旅游合同立法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基础上可供选择的路径,认为将旅游合同立法置于<合同法>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aims to identify China's Generation Y's (Gen Y) preference toward joining group package tour (GPT) when traveling abroad and explore their expectations on a number of service attributes. Six service attribute dimensions were identified through factor analysis, including: group leader/local guide(s), optional tour and shopping arrangement, safety, cleanness, and comfortableness, accommodation, activities, and shopping length and frequency. This study confirmed the importance of group leader/local guide(s) with a special emphasis on their honesty. It is found that current group and non-group travelers of Gen Y shared similar expectations on six service feature dimensions, while having different expectations on four service attributes: food hygiene, tour leader's emergency handle ability, Chinese food offering, and park as attraction choice. Results also showed that potential group travelers had higher concern over the factor of group leader/local guide(s) than non-group travel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