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江 《魅力中国》2011,(15):291-291
尊重才是教育的前提,缺乏尊重的教育不可能是真正的教育,教师要用尊重架起与学生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2.
友爱 《环渤海经济瞭望》2008,(1):I0008-I0008
<正>"讲话声音不高,但很有穿透力;办事井井有条、精益求精。"友爱道小学的教师们这样评价自己的校长孙广祝。在教师们心中,他是位儒雅、有"大爱之心"的校长。采访中,记者听到他说得最多的一个词是"尊重":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学生,尊重教师,尊重家长……  相似文献   

3.
周海荣 《魅力中国》2013,(28):213-213
最近在网上看过几篇关于教师如何尊重学生的文章,结合自己的感想来谈谈为什么现在的课堂学生不尊重老师的现象频频发生。  相似文献   

4.
崔丽 《魅力中国》2013,(13):207-207
美国著名教育家爱默生曾指出:“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这深刻说明了尊重教育的重要性。是的,尊严可以使人高尚,而人格尊严是人的第二生命,是一个人的脊梁。学生们,作为一个个生命个体,他们的基本权利应该得到尊重,他们也应该有权力捍卫自己的人格尊严。而作为塑造人类灵魂的我们,就更不应该去伤害学生的人格尊严,因为,只有尊重的教育才能教出尊重他人的学生。  相似文献   

5.
论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伟  徐明 《理论观察》2002,(6):91-92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近期在上海市召开的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推进素质教育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从而把健康教育放在学校体育的首要位置,同时也为长期得不到重视而疏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确定了新的目标。教育部再次发布的《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  相似文献   

6.
张占平 《魅力中国》2010,(12):55-56
教育在社会发展中承担着极其重要的任务。它不仅是对受教育者个人思想、心理素质和求生技能的培养,它还进一步提高社会富裕程度、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促使教育理念不断更新与转化,教育创新将会成为教育发展的主流。教育也只有不断创新,并尊重教育规律、尊重社会发展规律,才能带来自身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高校开展“三生教育”要从生命教育开始,明确生命教育的基本含义及特点。在生命教育中,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课程研究、创设活动载体、进行学科渗透、尊重个性化的教育等途径有效进行生命教育,使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学会与人相处,尊重和珍视他人和自己的生命,拥有丰富的人生。  相似文献   

8.
张志英  王吟 《魅力中国》2009,(5):120-121
从分析音乐专业学生的个性特点出发,提出尊重个性、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并阐发了实事求是,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尊重个性、因材施教、发展完善在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职辅导员必须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遵循教育规律,善于捕捉教育时机,才能取得教育实效。辅导员在工作中要与时俱进,要有亲和力,采用正确的工作方法,尊重和理解学生,欣赏和鼓励学生,热爱工作,这样才能得到学生们的信任和尊重,更好地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0.
张波 《理论观察》2009,(1):118-119
“人的自然状态”的内涵,即尊重人的个别天性和成长规律,摆脱外界、人为的不符合大自然法则的强制干预和约束。作为东西方的自然主义教育的代表者,老庄和卢梭都极力主张以自然为教育的理想准则,接近自然、取法自然、返回自然、归顺自然,尊重人的自然状态;“人的自然状态”是一种“目标状态”或“理想状态”,在实现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阻碍,这是正常的,但也从另外一个角度给所有从事教育事业的人们敲响了警钟:教育必须要尊重人的自然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