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资源面临压力和威胁也越来越大。本文以循环经济理论原则为指导,对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行了分析,对循环经济指导下旅游资源可持续旅游对策进行研究,提出通过建立旅游资源库、对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控制旅游容量、减少旅游污染的方式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
张志怀 《经济师》2011,(6):227-228,231
旅游业是陕西"十一五"期间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极,而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赖以发展的载体。文章从陕西这几年旅游资源开发方面的实际出发,分析取得的成就,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可持续开发旅游资源应遵循的原则;最后提出陕西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的对策,以及旅游业在中长期发展中的一点借鉴。  相似文献   

3.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对资源与环境的负面影响日益表现出来。寻找一种有利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紧迫任务。本文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对我国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构建我国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我国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华 《经济纵横》2006,(11):15-17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对资源与环境的负面影响日益表现出来,寻找一种有利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紧迫任务。本文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对我国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构建我国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循环经济下桂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倡导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这种要求与以旅游资源代写旅游论文为依托的旅游业发展模式是一致的。该文在对桂林旅游可持续发展面临问题的分析基础上,从企业、政府、社会三个层面提出循环经济理论下桂林旅游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区域旅游发展关系,以广东省顺德市旅游业发展为例来论述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摸清区域旅游资源、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切入点,提出抓住区域的特色旅游资源来做文章。以特色旅游产品开发为基础;以区域旅游合作为依托;以区域旅游市场为导向;加快城市发展为条件;提高区域环境质量为保障来发展可持续的旅游业,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为研究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矿业与旅游业在资源环境方面的矛盾,指出矿业从损毁城市形象、破坏旅游资源、污染城市环境三个方面影响旅游城市的发展。围绕"旅游业是旅游城市发展的中心"这个原则,提出旅游城市矿业发展的三种新模式:矿山公园模式、矿产资源与矿业过程旅游化模式、循环经济模式;并从发展思路、产业政策、环保法规等方面给出旅游城市矿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初探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循环经济是一种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实施旅游循环经济战略,是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要求和重要途径。本文从理论系统、动力系统、支撑保障系统、参与层面系统、旅游循环经济模式和目标系统六个方面探讨了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体系和旅游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并在国内外发展循环经济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伴随旅游业的发展已迈入成熟调整时期,由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共同作用和影响下的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和利用趋势呈现出小幅震荡、利好消弭、补仓不济的特点,而学术界针对当前情势下的相关研究则因市场秩序的自我修正出现了短期混沌,故提出了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的系统框架,通过"概念体系—理论体系—认识体系—实践体系"这一阶梯型研究脉络,勾勒出较为清晰的研究思路和高效的研究方法,以此为后期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更好地保护山区的自然环境,并通过旅游资源的有效开发促进山区经济的发展,是山区旅游业开发追求的双重目标。本文在分析旅游业发展对山区环境的双重影响——正负效应的基础上,指出山区旅游业的发展正面临着开发与保护的两难选择和困惑。为实现山区旅游的双重目标,需要在旅游的开发形式选择、产品性质和内容定位上,贯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以北京山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为例,提出了实现山区旅游可持续利用的途径和策略,即制订有效的旅游资源保护政策和相应措施,规划合理的分区布局模式,严格控制旅游开发强度,加强旅游的地域门槛分析和资源承载量分析等。  相似文献   

11.
刘婷婷 《环境经济》2005,(12):41-42
环境和自然资源是景区旅游业发展的前提,只有树立正确的旅游环境资源价值观,消除那种以旅游资源损耗和环境恶化为代价换取经济利益的短视做法.实施景区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化管理,才能实现景区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在推崇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今天,旅游业的发展也日渐注重对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并通过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有效方式,促进旅游产业的良性发展。文化不仅是旅游行业的核心要素,更为旅游业的深入发展积淀了丰厚的底蕴和内涵。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紧密结合,在满足前者发展需求的同时可以带动后者的繁荣与兴盛。通过全面分析现时代旅游发展的主流形势,针对当下旅游业单纯注重经济发展而忽略文化建设的发展现状,提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并通过对两种模式的互动发展方式进行探究,寻找二者之间的契合点,以此为基准对当下旅游业的发展提出改进性意见,并为今后旅游业发展模式的创设提供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13.
张岩  宫琳 《时代经贸》2010,(4):53-53
旅游业循环经济发展措施是一种缓解环境压力,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方法。文章以山东省泰安市为例,分析旅游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对旅游开发提供有益的借鉴,为循环经济在旅游业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旅游资源与形象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在传统旅游观点下,匮乏与负面是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资源和城市形象的代名词。有鉴于此,本文以湖北省黄石市为例,一方面,挖掘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资源内在活力,提出了激活潜在旅游资源与盘活存量旅游资源的活化途径。另一方面,通过分析资源枯竭型城市形象重塑的必要性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以城市功能转型为突破、以特色矿冶文化为核心、以山水文化资源为依托和以创新旅游产品为支撑的黄石市旅游形象重塑路径,使黄石市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过程中重塑"中华矿冶文化之都"的新形象,培育矿冶文化品牌旅游目的地,并建立旅游形象重塑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更好地保护山区的自然环境,并通过旅游资源的有效开发促进山区经济的发展,是山区旅游业开发追求的双重目标.本文在分析旅游业发展对山区环境的双重影响--正负效应的基础上,指出山区旅游业的发展正面临着开发与保护的两难选择和困惑.为实现山区旅游的双重目标,需要在旅游的开发形式选择、产品性质和内容定位上,贯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以北京山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为例,提出了实现山区旅游可持续利用的途径和策略,即制订有效的旅游资源保护政策和相应措施,规划合理的分区布局模式,严格控制旅游开发强度,加强旅游的地域门槛分析和资源承载量分析等.  相似文献   

16.
发展旅游循环经济是解决旅游与环境资源矛盾的有效途径,建立一个科学的旅游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就可以判断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从而更好地对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作出决策,以辽宁省为例,试构建了辽宁旅游循环经济指标评价体系,通过此体系对其目前发展情况进行测评,并提出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7.
旅游业循环经济发展措施是一种缓解环境压力,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方法.文章以山东省泰安市为例,分析旅游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对旅游开发提供有益的借鉴,为循环经济在旅游业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构建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乡村旅游MDR模式再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产业中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文章以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国家战略为指导,分析了循环经济理念对乡村旅游开发的指导意义,对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旅游"主体-驱动-乡村"MDR模式进行了进一步的层次解析,并就如何构建这一发展模式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旅游资源开发》这门课程是旅游管理学科专业基础课,是旅游管理学科中的核心课程。当前中国旅游业快速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顺应旅游业发展的潮流,对《旅游资源开发》课程的教学进行创新设计,通过理论创新指导实践是对《旅游资源开发》课程改革提出新要求。在深刻研究《旅游资源开发》课程教材,结合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基础之上,在明确该课程的课程性质、教学目的与要求的前提条件下,提出了《旅游资源开发》课程的教学课件和教学思路创新。  相似文献   

20.
云南文化旅游资源系统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旅游业的二次创业、深度发展,应发挥云南优势,加强文化旅游资源的系统开发.文化是旅游开发的灵魂,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是提高云南旅游业持续生命力与吸引力的关键.本文在对文化旅游和文化旅游资源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对云南文化旅游资源自然和人文地理背景的分析,将云南文化旅游资源划分为九大类型,并针对这九大类型提出了云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构想.根据文化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组合,构建了云南文化旅游资源总体空间结构,提出"四核心、十七个经典区域、三条文化古道游路"的空间开发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