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生物工程     
生物工程又称生物工艺或生物技术,它是一门新型的跨学科的应用技术科学,是20世纪70年代在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学、微生物学以及生物化学工程和计算机等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运用基因重组、细胞融合、固定化酶以及细胞或组织培养和生物传感器等新技术和工程技术原理,加工  相似文献   

2.
《生物技术世界》杂志于2003年12月创刊,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主办.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协办,是国内目前唯一的生物技术专业性行业期刊,宗旨是向中国生物及其相关行业的企业家、技术决策者、生命科学的技术人员、生物产业的投资人提供国、内外全面及时的生物技术、产品、市场等方面的信息,促进生物研究成果市场化,生物技术产业化。《生物技术  相似文献   

3.
包装业造纸废水处理常用生物处理方法,具有效率高、成本低、二次污染少等优点。今后随着包装业造纸和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生物处理技术必将在制浆造纸工业废水处理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当前,生物技术已成为国际科技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也是世界各国竞争的战略重点,作为21世纪科技发展的制高点,生物技术引领的生物产业将成为21世纪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5.
世界经合组织(OECD)提出,工业生物技术是工业可持续发展最有希望的技术。到2030年,生物经济将初具规模,大约有35%的化学品和其他工业产品将来自工业生物技术。那颇具前景的工业生物技术发展方向和研发重点究竟何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副校长谭天伟教授指出,过程强化和集成以及系统优化将是降低工业生物技术成本和减少排污的重要途径,基于多产物联产目标的全局调控将是未来的一个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6.
入21世纪以来,在经济、科技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对于环境、卫生及健康的需求不断提高,成为生物产业整体迅猛发展的内在动力:生命科学可谓是现代最为活跃的学科之一,在所有科技文献中,生命科学占到25%,生命科学的各种成果源源不断地向生物医药产品和技术转化,成为生物产业不断创新发展的源泉。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7.
现代生物技术在开发新资源、新材料与新能源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生物法生产的专用化学品产值预计年递增9%。近年来,世界各国在生物技术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力,其中约有1/3用于化学工业领域。由于强有力的投资.美国已在生物技术领域取得明显的技术和产业优势.在美、日、欧3000多家生物技术公司中,美国就占1200多家1991年美国生物技术产品的销售额达40亿美元,预计2000年达500~600亿美元。1993年日本政府对生物技术研究开发的投资为1000亿日元,日本企业对生物技术投资2350亿日元,是日本政府当年投资的2.35倍。一、生物农…  相似文献   

8.
新型棉花的研究及发展趋势西北纺织工学院赵宁20世纪70年代以来,农业科学通过与现代科学尤其是生物技术的交融,在种植、养殖、生物电子及环境应用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形成了一批新的生物技术产业群。农业成为现代生物技术应用最广阔、最活跃、最富有挑战性的领...  相似文献   

9.
目前全球所有的顶级化工企业都在投资生物技术研究,生物产业将成为增长最快的经济领域.在中国,以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发酵工程和酶工程为代表的生物技术在医疗、农业、能源、环保、食品、材料、纺织、建筑等领域起到重大促进作用.发展生物产业既依赖化工科技的突破,同时也将推进传统化工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生物技术中的生物催化技术被逐渐运用于工业生产领域,一些生物催化技术已经在化学制药领域得到较好的发展和壮大。为更好的了解生物催化技术,促进化学制药产业的发展和进步,本文先从生物催化技术及其发展的角度进行阐述,研究了化学制药中的相关生物催化技术。  相似文献   

11.
信息传真     
膜技术将成为21世纪的支柱高技术膜技术是一种高新分离技术,其核心为分膜。膜是集动能高分子材料、动能陶瓷材料以及微观成型技术等高技术为一体的分离材料。膜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离子、分子和微粒的电性、几何尺寸的差别,将多组分的混合物进行精细分离。反渗透、纳滤、超滤、微滤、膜生物反应器等膜技术在海水淡化、苦咸水淡化、超淡化、饮用水、废水处理和回用等水处理领域已经成为不可替代的先进技术为开发水资源、改善水质、污染治理和废水回用打开了方便之门。同时膜技术在食品、医药、生物技术、化工和电子行业也得到了广…  相似文献   

12.
生物化工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技术是以生命科学为基础,应用自然科学方法和工程学原理,通过酶催化的生物作用提供产品和为社会服务的技术。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生物技术已突破在食品、医药等方面的传统应用,逐步扩展到化工和石油行业,以更有效的、经济的生物化学过程代替传统的化工过程。生物技  相似文献   

13.
近日,依托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建设的生物源纤维制造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了由科技部基础研究司组织的验收。专家组认为,生物源实验室纤维制造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实现天然生物资源及其生物技术产品在纤维材料及其纺织品中的大规模、高水平应  相似文献   

14.
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在近日举行的第六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产业政策部长论坛暨闭幕式”上透露,中国新世纪将重点实施7大科技发展战略。徐冠华说,首先要实施技术跨越式发展战略。今后5至10年,在信息技术领域,将大力发展新型操作系统、相应软件平台和嵌入式CPU芯片,迅速提高中国信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生物技术领域,重点开展功能基因组、生物信息学以及生物工程药物、生物遗传育种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力争在国际生物技术前沿———生物医药产业占领一席之地;研究开发电动汽车产业化技术,力争在电动汽车关键单元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及…  相似文献   

15.
闫莹  孙代华 《化工管理》2022,(18):37-39
现阶段,随着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化工行业得到全面发展,与此同时,也为环境带来较大威胁,由此环境保护逐渐成为化工行业的首要目标。文章介绍了精细化工行业环境保护的基本概述,如环境保护理念、环保的重要性等。然后围绕着微生物利用、需氧菌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生物处理技术、解氮处理技术五个方面,主要探讨了精细化工行业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基因学( genomics)在人类治疗学、诊断学和农业生物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特别是在基因学领域形成的技术 ,已使我们对生命是如何工作等方面有了很多了解。这些知识的应用已经产生处理病害和改进食品生产的更好方法。以生物技术为基础的人类治疗学和诊断学方面的发展 ,为改进营养引入的基因工程作物以及特性的技术改进与非药物诊断都已成为工业增长的要点。预计从2000年到2010年 ,美国生物技术产品的销售额将以年均12 %的速度增长 ,到2010年 ,约达到500亿美元。生物技术革命不仅导致对生命机理…  相似文献   

17.
高崇明 《化工管理》2001,(10):16-16
生物技术顶替了某些化工产品。随着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其对化学工业发展模式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科学家可以应用生物技术代替化学合成方法,并可生产出各种各样的聚合物。例如,利用DNA重组技术,可以改进果糖和乙醇的生产方式,而乙醇又是当今可替代汽油的再生资源;将橡胶合成酶基因引入微生物体内合成天然橡胶,或将由生物生成的橡胶合成酶在体外催化天然橡胶合成;用DNA重组的微生物发酵生产聚酯。这是一种与塑料相类似的高分子化合物,用它生产的塑料相类似的高分子化合物,用它生产的塑料最大的特点可被生物降解,这是人类长久以来梦寐以求的产品。用微生物生产的聚酯,不仅具有高熔点、高结晶度、高相对分子量和高弹性等特点,而且耐紫外线,生物相容性好,不易引起炎症,完全不含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因此,它在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同时,用生物发酵技术生产的各种酶制剂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去污剂行业在洗衣粉中添加细菌脂肪酶、蛋白酶,从而减少了对化学工业品的使用量。在造纸行业,造纸黑液的处理一直是令人头 疼的难题。我国科学家将产酸菌接种碱法草浆造纸黑液中,不加任何化学品,在一日内将黑液的PH值从12左右降到8以下,使全化学草浆产甲烷菌种培养驯化和工业化应用技术得到了成功的应用,从而有效地减少了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单纯以传统的技术和方法已经难以满足病患需求,技术的革新是一个行业发展的规律,也是中医药现代化的一个体现。1996年中国政府正式提出实施“中药现代化”战略,近十多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改造传统医药产业工程,充分挖掘现代生物技术的潜力,支持利用基因工程、酶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改造传统的化学药、中药、天然药物、生化制品、血液制品等生产工艺路线,实现节约资源、提高效率和节能环保。  相似文献   

19.
医药生物技术及生物技术药物(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医药生物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给制药行业带来了新的活力,以重组蛋白质药物、治疗性抗体、生物技术疫苗、基因药物及基因治疗、细胞及干细胞治疗等为代表的生物技术药物揭开了医药产业发展的崭新一页,2008年全球医药产品销售额前15名中就有四个生物技术药物。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生物仿制药(Biosimilar)已经成为国内外制药界的热点领域,面对专利保护已经或即将到期的许多生物药以及庞大的市场,我国不少制药公司摩拳擦掌,准备大举进军生物仿制药市场?一些国际大型生物公司和市场调研、咨询公司也发表了不少有关生物仿制药的白皮书或者专业报告。然而迄今为止,我国尚无对生物仿制药的明确定义,也鲜有系统、全面、深入介绍生物仿制药的文献。在全球生物仿制药热潮来临之际,本刊特推出生物仿制药系列文章,对生物仿制药进行系统、全面、深入的介绍,并对其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