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气衍生品的运作机制与精算定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气衍生品是为了规避天气风险给天气敏感行业带来收入的不稳定性而兴起的创新型风险管理工具,其实质是通过衍生合约对天气风险进行分割、重组和交易的证券化产品。不同于传统金融衍生品,天气衍生品的价值取决于温度、湿度或降雨量等天气指数。本文在分析天气衍生品市场发展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最常见的天气期货和天气期权的运作机制及其精算定价。  相似文献   

2.
变幻莫测的灾害性天气给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作为一种有效的天气风险管理工具——天气衍生产品逐渐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从天气风险的基本概念开始,从天气衍生产品产生的背景出发,简单介绍天气衍生产品市场的现状及发展,并对我国天气衍生产品的发展进行展望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天气指数保险及衍生品创新的本质和内涵出发,通过三组比较来进行分析。首先是进行天气指数保险和传统保险的比较,进而了解天气指数保险在理赔流程上的变化以及从风险导因出发的风险管控形式;其次是天气指数保险和天气指数衍生品之间的比较,了解这两种天气指数保险创新形式的内在联系与实质区别,提出天气指数衍生品就是天气指数保险在资本市场的应用延伸;最后通过天气指数衍生品和传统金融衍生品的比较,得出两者并非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提出需要推出天气指数衍生产品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4.
我国非灾害性天气风险与天气衍生品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全球变暖引发气候和天气变化十分频繁,导致非灾害性天气带来的经济风险急剧加大。非灾害性天气风险对我国各行各业都有着较为显著的经济影响,新生的金融工具天气衍生品能够有效的管理非灾害性天气风险。  相似文献   

5.
天气风险管理及其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气风险管理是为了规避天气风险对气候敏感行业带来收入的不稳定性而兴起的创新型风险管理工具。不同于传统金融工具,天气风险的定价取决于温度、湿度或降雨量等天气指数。本文从天气风险内涵和市场交易结构出发,系统研究了其定价机制及最新的研究进展,总结和归纳了最优天气风险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天气衍生品的产生过程和天气衍生品管理天气风险的作用的分析和研究,探讨了我国在深化经济体制过程中推出天气衍生品的必要性,认为我国应适时推出天气期货,并提出了我国的月度HDD/CDD期货合约.  相似文献   

7.
气候变化与天气衍生产品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气候变化会加大天气的波动性,企业需要运用天气衍生产品来对冲天气影响的风险以稳定利润。天气衍生产品是一类特殊的金融衍生产品,具有自身特定的构成要素、标的变量、支付函数和定价方法。随着气候变化的影响逐步加大,天气衍生产品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8.
随着气候异常变化频率的增加以及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繁发生,天气风险对农业的影响尤其严重,天气风险管理成为了关注的热点.天气衍生品作为国外进行天气风险管理和转移的金融创新工具,为应对天气风险提供了重要的途径,定价问题则是天气衍生品研究中的核心问题.本文使用武汉市1990.1.1-2009.12.31的每日气温数据,采用了基于ARMA的时间序列模型分析了武汉市气温动态变化的过程,对模型进行了估计、检验了模型的预测准确度,结果表明:ARMA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优度,能以此为基础对气温期权等天气衍生产品进行合理定价.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应提供有利的技术环境、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以推进农业天气衍生品开发与市场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是金融全球化和自由化的时代,面对变幻莫测的天气及由此带来的社会损失,天气衍生产品作为一种有效的避险工具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文章从世界天气衍生产品发展情况出发,介绍了欧美发达国家天气衍生产品发展现状及我国在应对天气风险的现有举措,结合中国现有国情,就未来我国发展该种金融工具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进行了可行分析,充分论证了未来我国天气衍生产品发展的迫切性和直接现实性。最后为未来我国天气衍生产品的发展提出切实有效的举措与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论天气衍生产品与农业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业面临严重的天气风险,现有的控制和分散农业天气风险的机制和措施由于自身缺陷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天气衍生产品市场在分散和转移农业天气风险方面具有优势,我国应积极探索和发展农业天气衍生产品市场,可以率先发展生长温值(GDD)指数期货市场,待市场成熟以后再逐步推出其他衍生产品.  相似文献   

11.
邢宁 《齐鲁珠坛》2023,(3):39-45
2020年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0]47号)文件,明确未来一段时间我国人工影响天气的发展目标,同时明确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相关经费列入中央和地方部门预算。按照意见规定,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形成共同投入机制,优化了人工影响天气财政投入结构,极大地促进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发展。目前,气象部门对人工影响天气专项资金关注点主要集中在项目申报、项目执行以及资金使用规范性上。  相似文献   

12.
近年世界范围内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对粮食安全造成了重大威胁。利用金融创新工具应对天气灾害、保障粮食安全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问题。2008年,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IF—AD)、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与中国农业部签署了在中国试点农村推行天气指数农业保险的项目,标志着我国天气指数农业保险正式引入。为了了解天气指数农业保险的需求情况,文章对河北省正定县和灵寿县40个行政村的400个农户进行了调查问卷,涉及了农户面临的风险,分散风险办法和是否乐意购买天气指数农业保险等问题。调查显示,一旦爆发天气灾害,大多数农民依靠储蓄、抵押贷款、紧急贷款、社会援助或亲属救济来恢复灾后生产与建设,但很多农民已经表示了对天气指数农业保险的极大兴趣;对那些熟悉保险的农户和容易遭受洪涝和干旱天气的农户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以很低的相关系数通过检验,证明了事件在统计上是显著发生的,即这类群体对于天气指数农业保险的兴趣更加浓厚。因此,对于天气指数农业保险的理论研究有必要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3.
农业保险制度是农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气保险作为其创新形式之一,已被应用于农业风险管理。农户天气保险措施的选择需求因素包括农户区域和自身特征、农户家庭特征、需求诱致因素、自然禀赋特征。本文利用江苏省318份有效问卷的调查数据,采用二元选择模型来分析农户购买天气保险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高、家庭人均年收入、听说过天气保险、贷款用于种植业生产、天气灾害损失严重以及人均耕地面积多等因素对天气保险的需求总体起到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4.
农作物受灾机理十分复杂,在生长过程中往往受到多重灾害的共同影响,本文以山西沁县谷子为例展开综合天气指数保险研究。首先,构建干旱指数PI-、P2-、P3-、P4-、暴雨指数P3+共5个天气指数。然后,引入数据优化匹配方法,通过逐步调整产量去趋势步长、天气指数异常阈值和产量损失阈值,寻找最大拟合优度R2值来达到最优匹配,以实现定量评估天气指数对作物产量影响的目的。在优化匹配关系模型的基础上,得到山西沁县谷子综合天气指数保险产品的保险费率、天气指数触发值和赔付标准。本文旨在为开展综合性的天气指数保险提供技术支撑,也为转移与管理气象灾害风险提供实际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15.
天气指数保险在我国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气指数保险是农业保险的一种创新模式,具有降低经营风险和交易成本的突出优势,能够有效提高农业保险的经营效率。本文基于天气指数保险的国际实践经验,深入分析了天气指数保险的运作模式及其在我国的适用性,并结合实际探讨了我国开展天气指数保险面临的主要障碍,提出了推进其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越来越多,各种天气灾害也越来越严重。这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还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天气类保险”也逐渐引起了国人的关注,但这种保险产品在国外已经很盛行,在国内相对还比较少。下面小编收集了一些天气类的保险产品,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天气指数保是一种金融创新,可以避免传统农业保险一些不足,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首先分析天气指数保险产品的优势,接着分析天气指数保险产品运用农业灾害保险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一、天气风险的概念及其对相关行业的影响天气风险是指除了飓风、洪灾等巨大灾害之外由于温度、湿度、降雨、刮风等天气原因造成的相关企业收入不确定性的风险。据估计,世界上每年大约有70%的企业受到天气风险的影响。美国每年有25%的G D P会受到天气变动的影响,其中直接影响占  相似文献   

19.
一、天气风险的概念及其对相关行业的影响 天气风险是指除了飓风、洪灾等巨大灾害之外由于温度、湿度、降雨、刮风等天气原因造成的相关企业收入不确定性的风险.据估计,世界上每年大约有70%的企业受到天气风险的影响.美国每年有25%的GDP会受到天气变动的影响,其中直接影响占10%.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上海世博会期间的异常天气保险进行了设计,并提出了政府给予一定补贴建立异常天气保险制度、引入专业保险中介、完善异常天气保险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保险和气象专业服务水平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