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东山 《港口经济》2010,(6):11-12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海冰加速融化,一些科学家预测,在未来30年内北冰洋将出现夏季无冰年,北极航道开通成为可能。北极航道打通对世界海洋运输格局的影响巨大,北冰洋区域蕴藏的丰富资源,吸引着世界各国和跨国企业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2.
海冰大大减缓了船舶靠离泊以及航道航行的速度,影响了港口生产和通航效率。海冰可能会损坏船体、螺旋桨和舵,导致全船失电、主机失控,甚至导致搁浅、碰撞等事故的发生。采取拖轮破冰、拖轮护航协助、使用内循环、DGPS设备导航、合理安排进出港顺序等有效的防抗冰措施,可以减少海冰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一周要闻榜     
《中国经济周刊》2009,(48):20-20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 二氧化碳浓度今年最高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12月8日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披露的最新研究进展显示,全球气候变化形势比以前更加严峻,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2009年创历史新高。研究表明,南极和格陵兰岛的冰盖正在快速融化,并因此造成海平面上升.北极海冰到2100年将可能完全消失,目前北极海冰面积约为1950年时的一半。  相似文献   

4.
一周要闻榜     
《中国经济快讯》2009,(48):20-20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 二氧化碳浓度今年最高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12月8日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披露的最新研究进展显示,全球气候变化形势比以前更加严峻,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2009年创历史新高。研究表明,南极和格陵兰岛的冰盖正在快速融化,并因此造成海平面上升.北极海冰到2100年将可能完全消失,目前北极海冰面积约为1950年时的一半。  相似文献   

5.
王磊 《中国报道》2009,(4):70-70
随着全球气候暖化,北极冰川渐融,这个美丽星球的顶端正在揭开它神秘的面纱,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气候科学家HJay Zwally预测说,北极地区的夏季海冰将在5~10年内消融,北冰洋底封藏百万年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也将随之展现在世人面前。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预计这—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分别占整个地球未开采部分的13%和30%  相似文献   

6.
张保明 《环球财经》2009,(11):46-47
2009年8月19日,加拿大总理哈珀在北冰洋东部海域巴芬岛观摩了代号为“北极熊”的大型年度军事演习。“北极熊”军演是近年来加拿大在北冰洋地区举行的最大规模军演,旨在表明加拿大有能力和决心捍卫自己在北冰洋地区的领土主权。  相似文献   

7.
随着2007~2008国际年极地年的到来,8月2日,俄罗斯小型潜水艇“和平1号”抵达4261米深的海底,在北冰洋底插上了一面钛合金俄罗斯国旗,这是人类首次进入北冰洋洋底。随后,不仅环北冰洋地区的国家做出了迅速的各种反应,全球媒体也对此做出了各种评论。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俄罗斯官方在高调宣传这次行动的同时,并没有强调这是要抢占主权,但是俄罗斯的军方的行动和加拿大军方反应,却让人似乎看到了北冰洋上空将飘来的滚滚狼烟。  相似文献   

8.
《上海经济》2012,(7):74
夏日的北极生机盎然。寒冷的水域里,浮游植物茂盛的生长着,鱼类、海鸟以及各种鲸鱼贪婪的享用着自己的大餐,成群结队的候鸟飞回北方的繁殖地产卵。从现在开始一直到九月初,也就是北极冰层达到夏季最低点的时候,这些科学家将时刻关注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每日发布的海冰报告。这家机构的卫星数据显示,冰层的消退程  相似文献   

9.
“东北航道”全年通航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10月15日的《泰晤士报》刊登了剑桥大学一项研究成果:北极冰川数量正急剧减少,到2020年,北极冰川将在夏季完全消失,轮船将可以在夏季通过北极航道进行运输。与这一预测交相呼应的是当年德国布鲁格航运公司的一次航行。2009年7月,德国布鲁格航运公司的两艘货船"布鲁格友爱"号和"布鲁格远见"号(两艘都非破冰船)从韩国装货出发,向北航行通过往年因冰封无法通航的北冰  相似文献   

10.
李振福  邓昭 《欧亚经济》2021,(2):90-108
受北冰洋海冰加速融化影响,北极航线的应用前景愈加乐观,这意味着连接亚洲与欧洲、北美洲的海运新通道的形成,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现有的航运格局、全球经济贸易格局并形成全新的地缘政治经济前景。本文基于定性和定量结合的分析方法,从北极航线应用前景视角探讨北极航线对世界经济和地缘政治的影响。结果表明:北极航线(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较传统航线分别缩短了2563海里和1912海里,航行时间缩短了1.6~6.6天,北极航线沿线国家或地区经济联系更加密切;北极航线较传统航线航次成本下降27.8%和5.3%,减少了燃油消耗和二氧化碳、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污染气体的排放;北极航线货运需求逐年增长且后期呈飙升态势,预计至2024年和2030年货运量将达1.19亿吨和2.44亿吨,其中东北航线以液散货为主,干散货增长缓慢,西北航线以液散货和干散货为主;北极航线将推动国际产业、技术不断向沿线地区移动,推动世界地缘政治经济重心向高纬度移动,改变现有地缘政治经济格局。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海冰作为资源在环渤海地区的存在价值,目前海冰资源淡化工作的进展及海冰作为一种资源在未来的作用,并介绍了有关海冰资源研究的部分成果。  相似文献   

12.
《发展》2011,(10):64-64
美国华盛顿大学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北冰洋海域2010年夏季最少冰量创32年以来最低纪录。 一些专家先前预测.北极冰面面积近几年来之所以大幅缩小.原因是在之前的几十年间,冰面不断变薄。另外.北冰洋冰面面积上周缩至460万平方公里以下。而在20世纪70年代.同期冰面面积为大约700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3.
你见过一年可结5茬果子的葡萄吗?去年立冬刚过,记者慕名来到创造葡萄神话的西安市葡萄研究所基地——秦岭脚下的户县太平河畔,亲眼看到了一年可以连续结5茬果子的葡萄园。据西安市葡萄研究所所长纪俭介绍:“为了解决葡萄落粒的问题,我们用野葡萄组合出了几个新品种,它的最大特点是一年能结多次果,而且树挂的时间很长。所以户太系列最大的特点是果皮厚、蜡层厚、树挂时间长。在树上4个月到5个月有葡萄,7月初有,8月有,9月有,10月有,霜降以后,到了12月中旬以后,葡萄架上还能看到。我们真没有办法给你说它一斤该值多少钱。现在11月份了,只要霜不…  相似文献   

14.
随着北极气温加速变暖,北冰洋的冰层逐年缩小,对洋底的各类考察日渐频繁。2004年8月,来自14个国家的科学家及工程技术人员分乘三艘破冰船进入北极极点附近,从冰层1400英尺深处的水下山脊附近采集的沉积物芯中再次证明,此处蕴藏着大量的石油及天然气资源。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Free University)教授Harry Doust称:“这确实可能是很有希望的信号。”而环北极圈国家对北冰洋海底石油.天然气的争夺序幕也已经拉开。  相似文献   

15.
王巍 《港口经济》2010,(11):58-59
海冰主要是由海水冻结形成的,也有一部分来自江河注人海中的淡水冰。海冰不仅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能损毁舰船、石油平台等,危及人的生命安全。其危害的形式大致包括封锁港口及航道,堵塞舰船海底门,使锚泊舰船走锚,挤压损坏舰船,破坏海洋工程建筑物和各种海上设施,使渔民休渔、船舶积冰等。  相似文献   

16.
《上海国资》2012,(8):5-5
近年来,不断有老品牌被企业重新打造。如上海家化的“双妹”化妆品牌定位奢侈品高调回归;阔别市场15年的北冰洋汽水重现北京市场;山东的宏济堂阿胶、广西的南方黑芝麻糊等都相继回归。老品牌的记忆和故事在不断被人们重拾。  相似文献   

17.
正2007年7月,中科力函(深圳)热声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力函)选择在创新创业氛围活跃的深圳正式成立,她的成立也是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与民营企业成功嫁接融合的典范。中科力函的创始人李海冰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多家外资企业工作了12年,并创立了一家小型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制造企业。企业迅速发展,产品也销往世界各地,然而由于这类产品的技术门槛低,无序竞争激烈,最终李海冰意识到要做出真正有竞争力的产品必须要有自主的核心技术。而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理化所)罗二仓研究员的热声技术引起了他的关注,双方一拍即合,很快达成了热声技术产业化的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18.
日前,有媒体披露,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十年规划将再次延后,而且规划中的内容也将做大幅调整,特别是备受关注的中央财政千亿补贴以及五年新能源汽车市场销售目标,将从规划中消失。根据原来的方案,未来十年中央财  相似文献   

19.
我们所处的社会,正遭遇着空气污染与气候变暖的现实。北极的冰山比我们悲观的预想融化得还要快。我们曾经在2003年预测,北冰洋的冰将在2070年溶化,但是时光的指针刚刚指向2008年,悲观的预期就已经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20.
王唯铭 《沪港经济》2010,(11):70-70
一直以来,1955年出生的人们,几乎被这个社会遗忘了。当然,被遗忘的还可以加上1956年至1961年这六年间的生人们。当代思想史中曾有"消失一代"的提法,虽然指的不是1955年生人们,但我将它拿来借代:1955年生人们也是社会生活史中的"消失一代"(自然,这之中不包括而今已官至正处或副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