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树 《走向世界》2012,(30):72-73
……老残向管事的道:"现在天气渐寒,贵居停的病也不会再发,明年如有委用之处,再来效劳。目下11鄙人要往济南府去看看大明湖的风景。"……到了铁公祠前,朝南一望,只见对面千佛山上,梵字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更有那一株半株的丹枫夹在里面,仿佛宋人赵千里的一幅大画,做了一架数十里长的屏风。正在叹赏不绝,忽听一声渔唱,低头看去,谁知那明湖业已澄净的同镜子一般。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里,显得明明白白,那楼台树木,格外光彩,觉得比上头的一个千佛山还要好看,还要清  相似文献   

2.
圣灵佛山     
冯仲凯 《走向世界》2014,(43):37-39
千佛山实在极端得很,庙会时拥挤得一塌糊涂,平时却静谧得鸟鸣山幽。这种能够满足精神需求的"二元结构"为济南人提供了双向选择。不过,一年之中,大部分时间的"静"给千佛山奠定了主基调,那鲜活生活的庙会似乎只是不安分的一点调剂品。这样的山,适合静心,因为千年沉淀的佛韵让心灵躁动不得。所以,若是闹市呆久了,不妨南山寻幽,在拾阶而上的过程中与自己对话。  相似文献   

3.
大事件     
《走向世界》2014,(51):55-59
1"大千佛山风景名胜区"试运营10月26日,千佛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处更名为千佛山风景名胜区管理中心,并正式挂牌。管理中心的挂牌意味着大千佛山景区将开始进行整合试运营。大千佛山风景名胜区包括了千佛山、佛慧山、平顶山、蚰蜒山和金鸡岭五大景区。  相似文献   

4.
乔风 《走向世界》2014,(43):70-70
佛家、商道,看似如此格格不入的两个领域,如今在千佛山景区却已成为最为相辅相成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走近千佛山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不是巍峨雄伟的佛山卧佛,而是正门口一排古色古香的礼佛用品店。佛心缘是其中最为靠近千佛山大门的一间老店,门面略显陈旧、店内设施古朴,走进其中檀香弥漫,佛音袅袅,一尊尊佛像慈面相对、各种礼佛用品一应俱全,不由使人顿生宁静、心驰神往。  相似文献   

5.
千佛山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又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及香火圣地。每年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济南的人们总要到千佛山登山赏菊。自元代开始,就定九月九日为千佛山山会。千佛山附近盛产柿子,尤以大盒柿最为著名。山会期间,适值大盒柿成熟上市,赶山会者,多买柿子而归,故千佛山山会有"柿子会"之称。  相似文献   

6.
吕途  何厚明 《走向世界》2007,(18):16-19
近几年,济南举办了几次相亲大会,地点不是在千佛山就是大明湖,或许这两处景点实在是带着浪漫与传奇色彩的地方,是容易滋生爱情的地方,或者说是能得到祝福的地方. 作为济南市区三大著名景点中的两员大将,二者在两两相望的同时又在恰当时机巧妙融合,比如在春秋天天气清爽之日,旭日初升抑或夕阳西下之时,在蓝天碧水的映衬下,平静的大明湖面上,便会呈现出城南千佛山那清晰的倒影,就是老济南誉称的"佛山倒影".单这一点,就像极了两地分居的情侣,虽然聚少离多,可是聚在一起的时光,充满了幸福.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济南举办了几次相亲大会,地点不是在千佛山就是太明湖,或许这两处景点实在是带着浪漫与传奇色彩的地方,是容易滋生爱情的地方,或者说是能得到祝福的地方。作为济南市区三大著名景点中的两员大将,二者在两两相望的同时又在恰当时机机巧妙融合,比如在春秋天天气清爽之日,旭日初升抑或夕阳西下之时,在蓝天碧水的映衬下,平静的大明湖面上,便会呈现出城南千佛山那清晰的倒影,就是老济南誉称的"佛山例影"。单这一点,就像极了两地分居的情侣,虽然聚少离多,可是聚在一起的时光,充满了幸福。  相似文献   

8.
提起山来,济南不仅仅只有千佛山。巍巍泰山的北脉延绵于济南南部,那星星点点、数不胜数富有情趣的一座座小山体让泉城看起来更是婀娜多姿。如果说泉水是济南的灵魂,那么山则是济南的脊梁、城市的风骨。但是随着济南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郊山体逐渐进入城区,部分山体由于地  相似文献   

9.
刘书龙 《走向世界》2014,(43):40-43
古人云:"江山之好,亦赖文章为助。"千佛山之所以能与趵突泉和大明湖鼎足而立、成为济南三大名胜之一,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明代以后,千佛山便吸引了大量的文人名士前来登临游览,并留下了大量相关的题咏诗文。这些名人游踪和题咏丰富了千佛山的文化底蕴,提高了千佛山的知名度,使千佛山在清中叶以后的名气逐渐超过济南的另外两座历史文化名山——华不注和龙洞,最终成为济南第一名山。  相似文献   

10.
刘权 《走向世界》2013,(26):21-23
<正>听说千佛山有庙会,忙完公事之余,沈从文和余庠从博物馆一出来就直奔千佛山。第二天一大早,沈从文在一阵"壮丽而缠绵"的钢琴声中醒来,然后照例给远在北京的妻子张兆和写济南通讯,信中念念不忘这次逛庙会的经历……  相似文献   

11.
《走向世界》2014,(5):110-111
在济南,哪个地方可以拍摄到最美最全的夜景?在这里小编为您推荐一个地方——千佛山景区。 在济南,很多喜欢爬山的人都了解,在千佛山山顶就可以看到济南最繁华的地方。在天气晴好的时候,空气能见度较高。在千佛山北面可以看到济南近处的大明湖如镜,远处的黄河如带,泉城景色一览无余…  相似文献   

12.
松柏滴翠、绿色葱茏的千佛山景区,是一处风光明秀、文化底蕴丰厚的绝佳圣地。苍翠山谷散发淡淡幽香,深邃悠远的人文智慧不仅陶冶恬淡人生的心态、宁静致远的境界,更感染心灵达至超然之境。水映丽山位于千佛山脚下,扎根生长在这片浸染灵山禅韵的风水宝地,处在清妙自然的怀  相似文献   

13.
丁宁 《走向世界》2014,(43):71-71
9月25号,济南下着断断续续的小雨,笔者临时决定雨中登千佛山。坐在车里,远远就可看见扑面而来的巍巍青山,郁郁葱葱,生机勃勃。进了山门,空气逐渐清爽,各种古树、杂花、野草铺展的漫山遍野,瞬间把人带入一个天然氧吧。当时雨虽不大,但千佛山也被淋地有些湿漉漉的,烟雨蒙蒙中透着一股清秀与灵气。  相似文献   

14.
千佛山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又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及香火圣地。每年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济南的人们总要到千佛山登山赏菊。自元代开始.就定九月九日为干佛山山会。干佛山附近盛产柿子,尤以大盒柿最为著名。山会期间,适值大盒柿成熟上市,赶山会者.多买柿子而归.故千佛山山会有”柿子会”之称。  相似文献   

15.
舜曾经耕耘的历山.学者普遍认为就是现在济南的千佛山。在济南.许多道路.学校等公共场所.都以舜命名,在千佛山、趵突泉等名胜景区.更有祭祀大舜的舜祠。舜文化一直深刻地影响着济南的历史文化,在如今的济南,俯仰皆是舜的踪迹。  相似文献   

16.
张继平 《走向世界》2014,(43):53-55
济南让人流连忘返的名山胜水多矣。著名摄影家、作家牛国栋先生却独独把千佛山称为"世俗之山",斯言诚哉。当然,说它"世俗",并非说它不是一个宗教之地,相反,它的玄机、它的神圣、它的暮鼓晨钟、它的经声佛号,每天都吸引着无数香客来此顶礼膜拜;说它"世俗",是说它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平民之山、市井之山。济南的春天是一夜春风刮来的。草绿了,花开了,沉寂了一冬的千佛山便热闹起来了。  相似文献   

17.
雍坚 《走向世界》2014,(43):30-33
光绪二十九年(1903)4月27日,应山东巡抚周馥之邀,英属威海卫租借地行政长官骆克哈特乘船抵达济南小清河黄台码头,开始了他的济南之旅。骆克哈特随行的摄影师一路咔哒相机快门,定格了这位洋大人在济南的足迹,同时也为济南留下了一组弥足珍贵的老照片。近年来,伴随着这批照片的回流,当代人得以"穿越"回111年前的济南。5月3日,骆克哈特乘轿游览千佛山(图1),一行人不仅到了半山腰的兴国禅寺,拍摄了寺内的摩崖造像(图2),还拾级而上到了千佛山山顶.  相似文献   

18.
刘菊湘 《山东经济》2003,(3):79-80,F003
千佛山景区旅游开发可进一步突出景区文化内涵,在营造宗教文化氛围、保护景区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调节人造景观与环境的和谐上,应再下些功夫。千佛山景区管理,在价格收费、功德箱设置、环境保护、安全保障等方面仍需完善。  相似文献   

19.
千佛山寻泉     
丁宁 《走向世界》2014,(43):62-63
济南是个"泉城","家家泉水,户户垂杨"这是济南最为人耳熟能详的真实写照。济南泉多,除了大家熟知的各种版本的七十二名泉以外,还有近700个有据可查的泉子,其中不少的泉子就与千佛山相生相伴。千佛山东南,佛慧山开元寺中有一泉,名曰甘露泉,呈浅洞形,因水味甘美而得名。明代《历乘·舆地》中记载:"大佛山寺中一洞,其水涓涓而下.  相似文献   

20.
千佛山溯源     
陈强 《走向世界》2014,(43):27-29
千佛山在隋代以前的史书中一直是默默无闻,直到隋朝初年,就山势在千佛山阴镌刻佛像无数,成为"千佛山"一名的由来。目前发现最早的石刻为隋开皇七年(587)《刘景茂造象记》。《续修历城县志·金石考》记载有隋代造像题记10种,最晚为开皇十五年(595)《女花仁造象题字》。唐至北宋时期的500年间,除了宋代《太平寰宇记》将县南五里之山称作"历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