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各地都受到了高度重视,对其保护工作也日趋完善和成熟,如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业的发展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是各地非物质遗产保护中应该重视的一个问题.文章从内蒙古非物质丈化遗产特征及旅游价值入手,分析了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如何从旅游的角度科学开发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平顶山文化资源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彰显了中原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其中马街书会作为平顶山市首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项目,对其进行文化旅游开发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本文以宝丰县马街书会为例,剖析马街书会的发展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梳理其文化的资源价值,挖掘可开发元素。通过多方位探索马街书会的发展路径,传承与创新传统曲艺文化,以期对平顶山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谭宏 《中国市场》2007,(52):109-111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经济价值,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研究,可以认识其特点,寻找其转换机制和转换形式,拓展文化资源的内容,增加文化资产的实力,提升文化生产力,为发展区域特色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4.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宝贵的资源与财富。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而临消失的危机,如何保护这此遗产资源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保护现状的基础上,科学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关系,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强调科学的旅游开发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商》2016,(11):281-28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同时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也是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路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由于各参与主体目标不同,与其相关的各开发和保护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也都不尽相同,协调好各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以及有效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动的先决条件。本文提出了建立利益协调机制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动中各主体的利益诉求,从而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活动开展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6.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异常丰富的国家来说,高度重视其经济价值,形成文化产业规模经济,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产业化经营管理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塔吉克族为跨界民族,在中亚、西亚、南亚等多个国家分布.我国新疆塔吉克族为高原塔吉克的一支,是新疆世居民族之一。塔吉克族文化遗产是帕米尔高原特有的原生态历史遗存,充满神秘极具吸引力。本研究利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塔吉克族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综合评价,为塔吉克族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期促进塔吉克族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并实现塔吉克族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和现代经济价值,带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繁荣,使其成为新疆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增长极。  相似文献   

8.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我国旅游开发一项重要的资源。本文主要介绍了联合国以及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界定,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还阐述了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现状,提出了其旅游开发应遵循的原则和开发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是使其得到传承、保护、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存在的开发度、活态性、原真性、资金、立法与管理、传承人、社区参与这七个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非遗"旅游开发作为一种手段,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新的活力,使其不断传承、发展、创新,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因此对于相关开发问题的建议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李志丹 《北方经贸》2012,(5):125-126,129
"生产性保护"是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方式之一,也是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社会生产生活实践的最直接和现实的途径。旅游开发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可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旅游吸引物。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文化价值高且区域分布不平衡。应确定保护性开发原则,明确开发定位和发展方式选择,以区域旅游发展角度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11.
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宝贵文化财富,应用于旅游开发将产生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是保护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佳形式之一.目前四川江油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得到合理利用与开发.灾后重建中,如何实现其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有深刻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是当前我国文化遗产研究的热点,旅游开发则是保护传承的重要途径。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丰富,种类多样,地域特色鲜明,文化内涵深厚,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然而在旅游开发中存在着保护意识淡薄、人才基础薄弱、法律法规不健全、开发模式单一、原真性破坏严重等问题。对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性旅游开发,必须坚持增强保护意识、重视人才培养、完善法律法规、丰富开发模式、分类适度发展等措施,实现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与物质文化遗产相比,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与开发。辽宁省作为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集聚的重要地区,非物质文化资源丰厚,合理开发利用既有利于辽宁非物质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又有助于辽宁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全球化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4.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教育是关键。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是一个被长期忽视的传统民间资源进入主流教育的过程,也是一种对民族生存智慧和发展精神的活态文化认知过程,更是一个最具社会理性精神和民间精华发现的民族文化整合过程。但就目前而言,教育领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重视和价值重估,教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脱节,教育难以培养输送足够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需之才。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调查及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茂慧  付国印 《现代商业》2014,(11):126-127
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本文在对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调查分类的基础上,尝试对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进行评价,为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旅游的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文化资产,又是一种新兴的、重要的旅游资源,时其保护问题现已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应不应开发、开发的程度如何等一系列问题也在不断的提出.为此,本文以西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为实例进行深入剖析,并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7.
随着近年来我国乃至世界的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都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文化实力的一项重要标志,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越来越多的地区也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华民族文化延续中的重要性,为了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的生活需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并且与新时期的旅游开发工作进行有效的集合,这样能够有助于使现代化的旅游开发工作更为良好,并且还能够有助于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18.
冯薇  王大本 《消费导刊》2014,(10):193-193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的美学价值、传统文化精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引入校园,不仅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而且能更加有效的使广大青年学生切身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价值和美学价值,从而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繁荣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校园文化建设“共赢”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种重要分类。以苏绣为例,在其保护、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保护意识淡薄、法律法规不完善、保护人才缺乏、传承机制不健全、宣传力度不够和保护资金的来源不足等问题。对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构建一个完善的保护机制,建设一个展览馆,做好保护传承人工作,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要将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相结合,最终实现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  相似文献   

20.
悠久的传统文明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代代相承,为人们所接受和传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文明中占据很大比例。本文主要通过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旅游业发展的相互影响,来阐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性,并对旅游开发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