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就业宣传工作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和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高校就业宣传工作的现状出发,探讨了高校就业宣传工作的理论体系,分析了就业宣传工作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和高校宣传工作中的作用和地位,并对如何做好高校就业宣传工作的对策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2.
就业是国之大略,是民生大计。高校毕业生就业因其重要性、特殊性,多年来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研究分析了运城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存在就业问题的主要原因,并从完善政策、优化环境、畅通渠道、搭建平台等方面,积极探索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仝欢欢 《商》2014,(48):41-41
2014年,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面对高校毕业生数量创历史新高以及经济增速放缓和结构性矛盾突出的压力,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要位置,大力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胆创新政策,夯实工作基础,强化就业创业服务,力促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2014年我市生源高校毕业生6.4万人,回我市54225人,实现就业53499人,就业率达98.7%,登记失业率保持为零。  相似文献   

4.
如今,我国已步入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期,整个社会的就业形势虽然有所好转,但是,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高升,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文章结合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就如何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201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到了660万人,高等教育已进入了"大众化"的时代。在此背景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面临了新的挑战。2010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讲话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高校要改善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就必须完善和创新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6.
高校毕业生是优秀的高素质人才,对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现阶段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较为严峻,需要积极采用有效的方式和手段,缓解就业压力,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问题。新时期环境下,高校毕业生和高校、政府都需要采用积极的方式和策略。本文主要是从新时期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入手,针对新时期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策略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7.
张晓 《消费导刊》2013,(12):169-169,171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文章针对运城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存在就业问题的主要原因,从完善政策、优化环境、畅通渠道、搭建平台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魏巍  杨河清 《商业时代》2015,(4):111-113
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工作搜寻理论,为工作匹配、摩擦性失业、保留工资等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解释视角,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随着高校连年扩招,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从2008年开始严重凸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受哪些因素影响?如何评估?高校和整个社会需要通过营造何种环境来助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提升?一度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本文拟从工作搜寻理论模型入手,通过筛选、提炼影响工作搜寻的诸因素,描述诸因素对求职者的作用机制以及求职者对诸因素的适应机制,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评估指标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王满良 《消费导刊》2010,(5):169-169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就业机制的转变,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作为高校的基层党务工作者,要充分认识高校毕业生党员参与就业工作的重要意义,明确目前高校毕业生党员参与就业工作存在的不足,探索和实施毕业生党员参与就业工作的具体措施与对策,以便更好地发挥党员的先进性,促进高校全体毕业生的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0.
贾文娟 《商》2012,(23):252-252
由于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贵州各高专院校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每年为国家培养出大量的优秀毕业生,但是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仍然不容乐观,本文以贵州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现状为分析基础,提出实现贵州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特色化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自从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我国高等学校开始实施大幅度扩招。高校扩招是国家出台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它对于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战略,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满足广大青年学生升学深造的渴望,缓解高中毕业生就业压力乃至推动经济内需,促进社会消费等都具有积极的意义。然而,不容回避的现实是急剧的扩招使毕业生数量在短时间内成倍增加,全国高校毕业生由2002 年的145万,2005年增加到338万,2006年更将达到413万,毕业生就业已经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如何以营销理论为指导,广泛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建立毕业生就业推广体系,是高校就业工作中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商》2015,(52)
如今大学生就业市场竞争愈演愈烈,高校大众教育的普及化使得高校毕业生供大于求,以及高校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够强等原因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推向了一个新高度,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心理问题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探究了高校毕业生现存的不良心理状况以及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商》2015,(45)
高校毕业生党员群体作为高校毕业生中的先进群体,不仅肩负着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还承担着当代党员应尽的责任。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今天,我们应当引导好毕业生党员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就业优势参与到高校就业工作中来,以便高校能更好的开展就业工作[1]。  相似文献   

14.
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璞  单宝珍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22):266-267
信息化建设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关注,但该项工作起步较晚,且各个高校水平不一。通过对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是我国就业政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厘清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建构的历史脉络,从宏观(总政策)、中观(具体政策)和微观(特殊政策)政策变化情况入手,把握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三个主要环节——"去哪里"、"凭什么去"、"怎么去"的动态,对于当前我国就业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深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就业市场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但用人单位"招聘难"和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依然长期并存。文章通过对一般经贸类高校就业质量进行分析,发现该类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行业性结构性特征显著,就业专业相关度有待提高,就业市场服务细节不"细"。针对就业市场服务中的问题,提出了以"供—服—需"为轴线,以就业市场服务为核心,以信息分析、市场开拓、调研反馈、目标调整为手段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服务体系生态建设对策,以期为行业性高校就业服务工作提供借鉴,促进高校就业工作良性发展,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7.
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逐年递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明显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阐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的现状,运用微观经济学的博弈模型分析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原因;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与企业招聘人才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数百万大学生,更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仅从高校和毕业生自身的原因来分析,当前高等教育质量不高,毕业生整体素质偏低,已成为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非常突出的因素。因此,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已成为高校亟需探索和解决的重要课题。我国学分制的建设和改革正是在这样的背景和前提之下应运而生的。学分制管理制度对推动就业工作有着特殊的作用和意义,我们要以学分制建设和改革为契机,做好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19.
职业指导是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毕业生做好职业规划,树立正确择业观的有效手段.通过对东莞四所高校开展毕业生职业指导情况调查,发现高校职业指导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职业指导在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发挥作用和重要性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持续增加,毕业生就业力的提升成为高校工作重点。在推动高校人才培养向创新型和实践型转变的背景下,文章以混合式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从课堂改革、创新创业活动和实践教学的全过程、多层次教育模式对混合式教学提出了新的诠释,并指出混合式教学对毕业生就业力提升的影响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